养老金重要报告出炉,延迟退休在即,退休年龄为65岁,是真的吗?

小强财艺 2024-02-26 14:45:42

3月份将是一个热闹的月份,对于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来说,不仅有春暖花开的奔放,也有对于两会上有关2024年养老金是否调整的期待,还有关于延迟退休问题是否会落地实施的等待。如今一个消息传来,一个关于养老金方面的重要报告出炉,并提出了延迟退休问题,那么延迟退休年龄定为65岁,是真的吗?

养老金重要报告出炉,提出了延迟退休年龄问题

根据《中国经营报》的消息,2024年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延迟退休问题将再次成为代表讨论的热点。根据近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在测算养老金替代率时,提出了养老金延迟退休问题。

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在即,65岁可能是调整后的最终结果。

当然,这只是该报告提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官方态度,因此,未来退休年龄是否确定为65周岁,现在还是一个未知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标题中提到的延迟退休年龄为65岁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真实确定的结果。

目前,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男女是有差别的,男职工需要年满60周岁,女职工需要年满50周岁,女管理人员需要年满55周岁。

对于某些特殊行业的人,或者公务人员,退休年龄的要求还有一些特殊规定。

比如,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来说,最多可以在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上提前5年退休。对于公务员来说,工龄满30年,或者工龄满20年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如果得到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为何要执行延迟退休政策?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人口老龄化问题。

根据民政部数据,2022年末,全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为2.8亿,占总人口的19.8%,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在十四五期间,将是退休高峰。

根据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将新增退休人员超过4000万,劳动人口净减少3500万。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人越来越少,而领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养老基金收不抵支,出现养老金发放风险。

其实,这种风险在我国个别省份已经出现,比如辽宁、黑龙江等地。

如果全国性的缴费人数减少,领养老金的人增多,长此以往,养老基金有干涸的风险。

第二,养老金持续调整的原因。

我国养老金计发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每一位退休人员都想领高额养老金,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领取职工养老金的人员,人均每月养老金超过了3000元,已经属于较高水平了。

同时,我国养老金已经19连涨了,每年因为养老金调整而增加的养老金支出也是巨大的,即使按照每人每年新增1200元计算,1.3亿退休职工,需要增加的养老金支出为1560亿,进一步加重了养老基金的负担。

第三,发放过渡性养老金的原因。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前的职工,并没有实际缴纳社保,但退休时有视同工龄,领取过渡性养老金,在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模式下,养老基金前期积累不足,导致目前养老基金在养老金连续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持下出现了收支风险。

综上所述

养老金2023报告出炉后,虽然认为男女退休年龄或许会统一为65岁,但并不是官方观点,同时也应看到,延迟退休也是必须的,不然未来养老基金有收支风险。

对于延迟退休,你怎么看?

0 阅读:351

小强财艺

简介:做专业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