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打仗,经常亲率骑兵冲锋,为什么一点事都没有?

禾珯茬读历史 2024-05-12 22:28:37

武德四年(621年),唐军将王世充给围困在洛阳城内,切断了他们的粮线,导致洛阳成了一座孤城;穷途末路的王世充只能向夏王窦建德求救。深知唇亡齿寒道理的窦建德,亲率十几万大军前来相救。

李世民打算在虎牢关狙击窦建德,于是亲自带着三千五百名骁勇急弛虎牢关。

一、

三月二十六日,刚抵达虎牢关的李世民稍微休整下,就亲率骁骑五百人出虎牢关侦察窦建德大营。

沿途分别留下骑兵,让李世勣、程知节、秦叔宝分别率领,埋伏在道路两旁;自己只带四名骑兵和尉迟恭继续侦查,到了距离窦建德大营还有三里的地方,两人才与窦建德游兵遭遇,敌军以为他们是唐军斥候,也懒得搭理几人。

李世民看没人搭理他,很不开心,拍马往前走了几步,对着敌兵大喊一声:“嘿,我是秦王李世民。”

敌兵还一脸懵圈时,李世民又引弓射击,箭响过后一员敌将应声倒地。

此时,窦建德军才反应过来,真的是李世民来了。很快,营中就冲出五六千骑兵追击,大喊着“活捉李世民”。

跟在李世民身边的四个骑兵早就吓傻了,见过不要命的,没见过像李世民这么不要命的。

四人赶忙护着李世民,叫李世民赶紧撤。李世民却笑着说:“兄弟们在前面走,我自与尉迟恭殿后。”

于是,李世民和尉迟恭断后,两人边撤边拉弓射箭,但凡敢靠近他俩的,必被两人的箭给射杀。李世民前后射杀数人,尉迟恭也杀了十几人,敌军不敢靠得太近,只敢在远远的距离射箭。

李世民故意放慢速度引诱他们,将追兵给引到了埋伏圈中。早已埋伏多时的李世勣等人奋起砍杀,大破窦军,斩首三百余级,俘虏其骁将殷秋、石瓒等。

类似这样的骚操作,在李世民的战争史上是经常发生的。

李世民用兵极为谨慎,但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却截然相反。几乎每一次身临战场,他都会亲率骑兵发起冲锋,与敌军短兵相接展开肉搏厮杀。

二、

那么问题来了,李世民这么不要命地亲自冲锋陷阵,为什么一点事都没有呢?

这就有些幸存者偏差的意味了,不是李世民一点事都没有,而是他侥幸活了下来;但是,战争留给他的伤痛却是巨大的,以至于后半辈子都在承受着伤痛的折磨。

李世民受的伤有多严重呢?

《册府元龟》里有这么一段记载:“帝为流矢所中,拔而复战,冲突出其阵后,愤气弥厉,手杀数十人,二刀尽缺,血流入袖,洒而复战。”

这是李渊晋阳起兵时,跟隋朝名将宋老生打的一场恶战。当时宋老生扼着进入关中的门户,李渊想要进入关中夺取长安,就得先打败宋老生才行。

李渊大军攻打霍邑(今山西霍州市附近),隋将宋老生率领精兵两万坚守不出,拦住了大军的去路。李渊大军迟迟未能拿下宋老生,要命的是那几天一直下雨,太原的军粮无法运到,大军已经处在粮尽的边缘。

这种情况下李渊就打起了退堂鼓,打算暂回太原再图谋举事。

李世民坚决劝谏说,本来兴起大义是为了挽救苍生百姓,现在遇到小小敌军就后退,恐怕自此以后不会再有人跟随了吧。

这一年,李世民刚满18岁。

显然,李渊被李世民给说动了。等雨停后,就发起对宋老生的总攻。

为了将宋老生诱出城来决战,李世民只率领几个骑兵奔到城下,对着城上的宋老生举鞭嘲讽,言语中也是各种讽刺。

宋老生好歹也是一员名将,被这样一个乳臭未干小伙子羞辱,果然就忍不住了,暴怒之下开门出兵,背靠城池扎阵。

于是,就有了《册府元龟》里的那段记载!

在那场战斗中,李世民身中一箭后,眼都不眨一下,直接拔出箭头扔向敌军,然后接着砍杀。一战下来,砍死砍伤数十人,手中的两把刀都卷刃了也没停下来。

类似这种情况,李世民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受过多少次伤。那种身先士卒的做派,以及不要命的狠劲,都是从年轻时就养成的。

一直到登基前,但凡上了战场李世民都是如此行事的。

三、

李世民打仗善于利用骑兵突袭,他本人也是经常带头冲锋,这就导致所骑战马损伤严重。我们可以从他骑过的战马受伤的程度,也能看出李世民到底有多猛、多不要命的。

昭陵六骏作为李世民的神驹,他们怎么死的简直就是李世民受伤的缩影。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纪念六匹追随自己征战疆场的战马,就让当时著名画家阎立本作画,著名工艺家阎立德雕刻,树立在自己陵园最北端。

这六匹神驹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

先来说说唯一从战场活下来的“白蹄乌”!

白蹄乌是昭陵六骏之一,长着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它为李世民与薛仁杲作战时的坐骑,那是发生在武德元年(618年)的“浅水塬之战”。

李渊刚刚称帝,西北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在金城(今甘肃兰州)郡起兵,亲自领10万大军,想趁李渊父子立足未稳夺取关中长安。面对强敌进攻,李渊只能派李世民前去迎敌。

李世民到了前线,采用坚守不出的策略;双方相持六十多天,薛仁杲的军队粮食吃完了,手下的将领士卒开始出现骚动。李世民看战机已现果断发起进攻,薛仁杲军大败溃逃。

为了彻底歼灭敌军,李世民亲率两千名骑兵追赶,一昼夜奔驰二百多里,把薛仁杲败军围定在折慧城内,最终迫使薛仁杲率残部开城投降。

此战,李世民能昼夜奔驰二百多里追击败军,白蹄乌可是功不可没的。

四、

“飒露紫”是李世民东征洛阳王世充的坐骑。

像一只轻健飞奔的纯紫色燕子

在“邙山之战”中,李世民跟大部队走散,只有丘行恭一人紧随其后。

两人骑马边狙击追敌边后撤,当时流矢乱飞,“飒露紫”在中了数箭的情况下,依然驮着李世民后撤。在斩杀数人后,两人终于突出包围圈跟大军汇合。

回到营地,丘行恭为 “飒露紫”拔出胸前的箭之后,“飒露紫”才倒了下去,它是昭陵六骏第一匹倒下去的神驹。

后来,王世充被李世民打得只能龟缩在洛阳城内,早已是弹尽粮绝了。此时,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河北的窦建德身上。窦建德在灭了孟海公后,就亲率十几万大军前来相救。

李世民就跟窦建德在“虎牢关”展开了决战。

在“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最先骑上“青骓”马,这是一匹苍白杂色骏马。

当时,李世民亲率领一支精锐骑兵,直入窦建德军长达20里的军阵,左驰右掣;一场大战下来,“青骓”身上中了五箭(前边一箭,后面四箭)死在冲阵途中,箭都是从迎面射来的,足见它奔跑起来有多迅猛。

也能看出李世民是真的在不要命的往前冲锋!

“青骓”伤亡后,李世民就换上了第二匹战马“什伐赤”,这是一匹来自波斯的红马。此战,“什伐赤”也是身中五箭,倒在了冲阵途中。

在灭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一重大战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伤亡三匹战马,才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

“拳毛騧(guā)”是李世民平刘黑闼叛乱,在“洺水之战”中骑的战马。这一战打得相当激烈,“拳毛騧”身中九箭 (前中六箭,背中三箭),战死在两军阵前。

试想一下,战马都伤亡了五匹,骑马的人怎么可能完全无事?

可见一到冲锋时刻,李世民是多么不要命的!

五、

跟李世民同时期的人,房玄龄活了70岁,高士廉活了71岁,萧瑀74岁,唐俭78岁,虞世南81岁;还有尉迟恭74岁,李靖79岁,程咬金77岁,就连唐高祖李渊也活到70岁。

而李世民却只活了50岁!

晚年的李世民身体一直不好,这从他外出狩猎的次数变化可以看出来。

从贞观十一年(637年)到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平均一年要外出狩猎1到2次,每次都收获满满,说明这段时间他身体还是很健康。

从贞观十七年开始,就很少看到李世民外出狩猎的记载了,从这可以看出他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亲征高句丽回师途中,李世民就得了毒疮化脓不能骑马,宰相刘洎去看望后还担心李世民会熬不过去。

后来,太子李治亲自为李世民吮吸疮脓,病才渐渐好转。自此,李世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不得不将军国机务全部委任太子裁决,自己则安心修养。

李世民人生的最后两年,一直在终南山的翠微宫疗养,可是疗养来疗养去,身体状况反倒极速恶化,最后就病死在翠微宫里。

这跟年轻时太拼、受伤多,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37 阅读:7879
评论列表
  • 2024-05-13 22:44

    李二是真牛逼,能打能闯还能治天下,不杀功臣,因为他就是最大的功臣了

    用户16xxx45 回复:
    对,他不怕任何功臣反,因为他震得住,而刘邦把功臣杀了个干净,因为他谁也打不过,谁都怕反,韩信如果早点反,是真的能弄死他的
    用户16xxx45 回复:
    李世绩就比他活得长,还帮他儿子打服了高句丽,如果是朱元章,得在他自己死之前宰了他[得瑟]
  • 放逐 54
    2024-05-13 11:08

    这种都是天选之子,注定会成为一代帝王,从出生以来就有气运加身,就算最危险的时刻也能够化险为夷,不会出现任何意外,这种人我国历史上多的是

    雪山休闲 回复:
    最后嗑药死了
    Jack 回复:
    确实
  • 2024-05-14 20:07

    刘邦刘秀这些人,还不是很多时候都命悬一线,人家命就是这么硬。况且李世民那个年代,世家子弟个个能文能武,装备也比普通士兵好得多,当然不容易死。

    用户10xxx99 回复:
    吹多点!
    用户10xxx89 回复:
    一个县城的人说话都不懂,还大喊秦王李世民,喊的普通话吧!赢了就赢了,少吹点牛逼别把人当傻子,三千五百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是现在几个集团军
  • 2024-05-13 15:07

    紫薇大帝转世,神光护体。

  • 水月 18
    2024-05-13 18:17

    你这不废话,历史上那么多成名人物,基本都是逢凶化吉。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阿飞 回复:
    不死的都成名人了,死的都成名鬼了[呲牙笑]
    冰火山 回复:
    [点赞]这个说的在理,再牛的人,如果刚起步就挂了,也确实没人知道。
  • 钰南 13
    2024-05-14 16:49

    因为 他可以改 历史的哦,不满意要重写的啦!

  • 2024-05-14 21:57

    李世民是军事统帅,用屁股想都知道他不可能经常带兵冲锋,坐镇三军的统帅都要带兵冲锋了那说明仗都打烂了没别人可以用了只能自己带头冲,如果李世民是经常带头冲锋那只有两个可能,第一是他打的那些仗里根本不是他作为统帅。他只是一个骑兵将领,另一个就是他作为统帅总是打烂仗,打到无人可用了只能自己上,两个可能汇集成一个可能,那就是他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蔚然上苍 回复: 夏夜微风
    统帅带兵怎么就没逻辑?你知不知道杜如晦是干嘛的?历代主帅亲自上阵多了去了,项羽也是吹出来抬刘邦的是吧?我寻思后世都说李世民横扫天下能证明他改史?李孝恭平南方难道不是正史上记载的而是野史告诉你的?秦琼被淡化那起居注里为什么也没说秦琼功劳大过天?起居注这么个埋进坟里在唐朝没出世的陪葬品也是李世民改的是吧?
    夏夜微风 回复:
    李世民登基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淡化唐朝开国过程中李渊跟李建成的作用然后增强自己在开国的贡献,所以你看初唐的史料的时候就各种不对劲,前一秒李世民明明还是统帅后一秒他又直接带兵冲锋去了,这就很不符合逻辑!后世人都说李世民横扫天下,可事实上整个南方是李孝恭带着李靖推平的,李世民主要就在北方作战,而且如果不是秦琼他都要输好几次大仗,秦琼明明只带着五千人就击败了刘黑闼,可史书里秦琼却只是个猛将,要知道被秦琼击败之前刘黑闼打的徐世绩全军覆没一个人跑了,打败并俘虏了李建成手下最得力薛万钧薛万彻兄弟,打败了李世民甚至还杀了罗士信,能打败这样的人的秦琼则么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猛将?为什么史书要这么写?因为秦琼是武德功臣,他是李渊册封的国公、上柱国,要淡化李渊那么就得淡化掉秦琼
  • 空格 12
    2024-05-14 12:23

    继承了武川派的优良传统,当年八柱国之一的侯莫陈崇跟随贺拔岳西征的时候,趁对面军阵立足未稳,单骑冲入生擒万俟丑奴,校长荣子虽然大E,但手底下真没怂包[哭着笑]

  • 2024-05-15 18:57

    别真实行军笔记没有平阳昭公主和李渊,李二开局差点把李家打没了,后期都是李渊围死消耗对面大都放弃了选择性谈判,看过黄金甲没“不许伤害杰王子”李二的几进几出就是这玩意!

  • 2024-05-14 12:47

    是率军冲锋,不是单枪匹马。李世民可以说武勋盖世,单从史书可能夸张了,因为让史官改起居注之类他好像第一人

  • 2024-05-17 14:45

    上马定乾坤,下马开盛世,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帝王之一[点赞]

  • 2024-05-14 10:03

    有主角光环加持。

  • 2024-05-15 11:07

    以前有一个骗局,免费发消息告诉你所谓的内幕消息,哪只股票会涨。其实他同时发给很多人,一半人涨,另一半人跌。给猜中的那一半人再发一半跌一半涨。几次下来,全中剩下的那部分人会把你当成股神,基本上都会再花钱买内幕消息。开国皇帝也一样,有没有他们也只是运气好剩下的那一批呢?[得瑟]

  • 2024-05-15 12:27

    这是说书的艺术加工方式。别认为是真的。

  • Sam 7
    2024-05-24 17:52

    冷兵器时代重甲骑兵刀枪不入约等于无敌,更何况大将冲阵的时候周围几层都是亲兵护卫拿命保他

  • 2024-05-15 13:40

    主将身边的护卫营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如果主将死了这帮护卫都要砍头的 不会轻易让主将战死

  • 2024-05-16 22:09

    搞清楚统帅和大将的区别,韩信能不能打?为何陈平说仅一二武夫即可拿下韩信,韩信自己都说了他是领将的!刘邦善将将,将帅军师集一身的估计只有项羽刘秀刘裕吧。

    大明海贼芝龙 回复:
    从某种角度来说,项羽还真的是将帅军师集于一身。明明有个范增在身边,偏不听,自己给自己当军师,但是又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最后成功把自己玩死了[笑着哭]
  • 2024-05-15 10:38

    你以为人家当真冲到第一个啊,都是史书为了渲染他多勇猛罢了。真当他在第一排就是射不中?

  • 2024-05-15 14:01

    确定程咬金77岁?程咬金是杨广时代的,到李治武则天李隆基时才去世,父子同日死,笑死程咬金哭死铁牛传为佳话,程铁牛死时都近百岁了,程咬金亨年128岁

    武当驻少林招生办主任 回复:
    别把演义当正史
  • 2024-05-16 11:45

    统帅的冲锋一般都是现场上出现巨大的优势,而发起冲锋,鼓舞士气一举拿下,并且身边都有护卫队的,从没听说统帅充当排头兵或则先登敢死队的,那不符合逻辑。

  • 2024-05-15 15:09

    丹药吃多了吧

  • 2024-05-17 16:31

    小说也能当历史,强如项羽也敌不了10名精锐,史料早已告知历史上的正常能出动10几万士兵已经是很多人了,不是小说中的动不动几十万大军,人口最多的清朝战争一般最多10几万人,当然把后期民工算上去当我没说

  • 2024-05-16 10:22

    把后面的生命年化成运气用在年轻时候了

  • 2024-05-17 05:41

    费马

  • 2024-05-18 10:40

    谁告诉你的一点事没有?昭陵六骏都被射成筛子了,你说骑的人没事?你信么?

  • 2024-05-18 22:10

    李世民是个伟人

  • 宣传。玩过CS,CF等射击游戏就知道,哪怕你开挂,你都有死亡战绩[得瑟]

  • 2024-05-16 09:03

    他和赵匡胤都是刚五十就挂了,朱棣比他们好些,64岁第五次去漠北掉下马才挂

  • 2024-05-15 19:56

    艺高人胆大,箭术高手!

  • 2024-05-16 20:54

    明光铠

  • 2024-05-18 00:33

    尉迟恭不也冲锋陷阵怎么活那么久?

  • 2024-05-18 15:54

    所以说年轻人不可用力过猛容易早死

  • 2024-05-20 20:10

    李世民武艺高强,再有全身都是神器。

  • 2024-05-13 00:24

    王玄策借兵灭中天竺,带回来一个会练丹的番僧。这是有记载的!

  • 2024-05-16 09:36

    薛举跟尉迟敬德骑马对战,用马朔抽了尉迟敬德一杆,尉迟敬德当场打马逃回,吐了许多血,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不敢翻身,又养了一年才会军营,

  • 2024-05-18 09:05

    几千人,不说冲锋,射箭也射死四人了,这编的过了,比抗日神剧还过

    用户58xxx52 回复:
    现实不需要逻辑

禾珯茬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