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曼和欧洲首位女皇未果联姻,差点促成东西合并,实现欧洲一统

食铁兽和柏拉图 2024-03-29 19:54:35

395年,狄奥多西大帝去世,将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别交由两个儿子统治,从此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走上各自发展道路。

476年,日耳曼蛮族首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西罗马灭亡。东罗马帝国又延续了近一千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其原有疆域内涌现出多个日耳曼蛮族政权,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是法兰克人。

481年,克洛维统一法兰克各部,建立法兰克第一王朝——墨洛温王朝。墨洛温王朝后期,国王懒政,大权旁落到宫相手中。

751年,矮子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废黜墨洛温王朝末代国王,开创法兰克第二王朝——加洛林王朝。

768年,矮子丕平去世,按照法兰克传统,老国王死后,其遗产包括王国要由所有儿子均分。

PS:这个诸子均分的制度真的害死人,墨洛温王朝大部分时间分裂内斗就是这个继承制度在作怪,欧洲一直没有统一也和这个制度有很大关系。

丕平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哥哥查理和弟弟卡洛曼,所以死后就把法兰克的国土分给了两个儿子。

所幸,卡洛曼命薄,20岁英年早逝。查理和卡洛曼本来关系就不怎么融洽,所以卡洛曼死后,查理就把弟弟的国土吞并了,从而把法兰克王国分裂的时间延迟了半个多世纪。

卡洛曼死后,他的遗孀和儿子逃到了意大利的伦巴第王国,这让查理耿耿于怀,担心他们会借着伦巴第的势力卷土重来。恰在此时,伦巴第王国开始进攻罗马教皇,兵抵罗马城下。

在早期,罗马教皇遇到问题,都会寻求拜占庭皇帝的庇护。但此时的拜占庭帝国自顾不暇,根本没有精力顾及罗马教皇的死活。

这里要说下拜占庭这边的情况。

717年,利奥三世成为拜占庭的皇帝,他开创的王朝是伊苏利亚王朝。利奥三世在历史上最大的影响就是发动了破坏圣象运动,主要目的就是打击帝国境内越来越多的修士,没收被教会占据的财产。

当然这一举动引发了罗马教皇的抗议,但拜占庭的皇帝和日后的神罗皇帝不一样,权力比较集中,罗马教皇对付神罗的那一套根本不管用,所以利奥三世没有理会罗马教皇,继续我行我素。这导致君士坦丁堡和罗马的关系开始破裂。

当然利奥掀起的这场改革在帝国内也遭遇了重重阻力,在他之后的几位皇帝有的支持运动,有的反对运动,搞得帝国内部也是一团乱麻。

780年,9岁君士坦丁六世继承拜占庭帝位,由他的母亲伊琳妮摄政。伊琳妮是坚定的圣象支持派,所以在她摄政期间开始镇压圣象破坏派人员。君士坦丁六世年弱无能,根本无力掌控帝国内混乱的局势。

而与此同时在帝国西边,伦巴第开始不断骚扰罗马教皇国,罗马教皇本来就因为圣象破坏运动和拜占庭帝国的关系日益恶化,加上此时拜占庭皇帝也因为外忧内患无暇顾及西边的事务。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罗马教皇开始寻找新的庇护者,而距离罗马更近,信仰更虔诚,实力更强大的法兰克王国无疑是比拜占庭更好的选择。所以以后教皇一有麻烦就开始找法兰克人(再往后就是德意志人)帮忙,而不是拜占庭皇帝了。

说完了拜占庭的背景,再回到西边的法兰克王国。

799年,罗马贵族发动对教皇的反叛。教皇向法兰克国王查理寻求帮助,查理于800年率大军南下,解教皇于危难。

800年圣诞节这天,罗马教皇突然将一顶皇冠戴在正在弥撒的查理头上,宣布其为“罗马人的皇帝”,后来人们以查理曼或查理大帝对其称呼。从此,时隔三个多世纪,欧洲再次出现了两个皇帝。

但此举在君士坦丁堡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皇帝和国王不同,皇帝具有更强的宗教含义,是上帝赋予的在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具有唯一性,人间只能有一位皇帝。而这唯一的皇帝只能是继承了古罗马衣钵的拜占庭皇帝。

查理曼虽然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但在君士坦丁看来仍是穿着古怪衣服,连名字都不会写的蛮族,根本没有资格僭越称帝。所以在查理曼之后的很多西方的罗马皇帝都不被拜占庭皇帝认可和接受。就比如后来的奥托一世想找拜占庭联姻,结果被当时的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鲁斯二世臭骂羞辱了一顿。

但是教皇也有自己的说法。教皇认为此时拜占庭没有皇帝,帝位空着了,所以才给查理曼加冕,查理曼是唯一的皇帝,合情合理。

那为什么教皇说拜占庭此时没有皇帝呢?因为此时拜占庭皇帝是一个女人,就是上面提到的摄政太后伊琳妮。

伊琳妮权力欲极强,她不满足当一个摄政,名实她都想要,于是在797年她废黜了自己的儿子君士坦丁六世,自己当上了皇帝,成为拜占庭乃至整个欧洲历史的第一位女皇。

萨利克法典

伊琳妮不但废黜了自己的儿子,还刺瞎了他双眼,导致君士坦丁六世不久就死掉了,为了权力不惜残害自己亲生骨肉,成为帝国首位女皇,难怪人们把她比作欧洲的武则天。

罗马教皇根据法兰克人的《萨利克法典》,认为女人不能继承王位,加上伊琳妮是通过非法手段当上的皇帝,根本不具有合法性,所以目前帝国的帝位是空着的,加冕查理曼为皇帝也就名正言顺了。

查理曼加冕后,同样也觉得自己这个皇帝称号得位不正,为了让称号更具法理。查理曼提出了同伊琳妮女皇联姻的建议,并派特使前往君士坦丁堡。

和君士坦丁堡的其他人不同,伊琳妮对查理曼提出的建议很感兴趣。

于私,伊琳妮守寡已经二十多年,而查理曼据说是身材高大,容貌俊朗,伊琳妮作为一个女人,再找一个心仪的丈夫并无不可。

于公,伊琳妮在治国方面也是一塌糊涂,尤其是对外无力抵御阿拉伯人和保加尔人的入侵,很快失去了民心,借助法兰克人的势力,伊琳妮可以稳固自己在帝国岌岌可危的统治。

两人情投意合,两厢情愿,如果两人联姻成功,就能再次实现东西两个帝国的统一,再现古罗马大一统的辉煌,整个欧洲的历史可能就此改写。

然而,查理曼的特使来到君士坦丁堡后,发现伊琳妮已经被愤怒的帝国臣民赶下了台。帝国的财政大臣尼基弗鲁斯被拥立为新的皇帝,即尼基弗鲁斯一世,伊苏利亚王朝灭亡。

伊琳娜被流放到马尔马拉海的王子群岛,而后又被送到莱斯沃斯岛,并于一年后逝世。

查理曼通过与拜占庭联姻,促成东西罗马帝国合并的构想就此破灭,此后东西两个罗马帝国在相互对立中走上各自的发展道路,欧洲也错失了一次自西罗马灭亡后统一的机会。

而查理曼死后不久,他的帝国再次被一分为三,欧洲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构成了今日欧洲支离破碎小国林立的格局。

0 阅读:3

食铁兽和柏拉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