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60,要正视现实,要想余生少烦恼,只要能做好这一点就够了

朴实雪梨说养护 2024-06-13 14:21:07

人过60,基本上都退下来了,进入了人生的另外一个角色。

此时的我们,就不要心存妄想,而是要脚踏实地,要正视现实。

要想余生少烦恼,只要记住做好这一点就够了,那就是适应。

适应退休后的失落感

人过60,无论曾经自己多么风光无限,有多少人围在身前,鞍前马后的伺候着,到了60岁,退下来了,你就成为普普通通的路人甲了,此时的失落感不言而喻。

要想余下的生活少烦恼,就是要尽快地适应角色。

别说那些大官大将了,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突然不用打卡上班了,每天睡到自然醒,也同样是有失落感的。

可能最开始一度会觉得生活没了奔头,没了目标,仿佛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没了方向。

曾经有多么期待着退休,真正退下来之后就有多么失落。

只有调整好心态,尽快地进入角色,才能够逐渐地适应退休后的另外一种安逸的生活。

适应孩子的渐行渐远

人过60,除了退休这一关要慢慢适应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要适应孩子的渐行渐远。60岁了,大多数的孩子都娶妻生子,另立锅灶了。

此时的老人未免就会觉得有些伤感,随着孩子的成家立业,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若即若离。

孩子结婚之后,父母的家依然是孩子的家,但孩子的家却不是父母的家。

此时的我们就要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要适应独立的生活。

随着孩子的结婚生子,老年人同样要适应的另外一件事就是角色的转变,当丈母娘了,当婆婆了。

说句实在话,当丈母娘的人,好像日子更好过一些,因为无论跟女儿之间闹得多么不愉快,但人家娘俩没有隔夜仇,第2天照样妈是妈,孩儿是孩儿的。

苦就苦了当婆婆的这些女人,可能想当初大家都是立下誓言,要把儿媳当成自己的女儿来看待。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生活就是在锅碗瓢盆交响曲中进行着,哪有那么一帆风顺的。

想象毕竟是想象,真正回到生活中,就要适应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这种不平衡的情况。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时不时地安慰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那块肉儿,为了儿子的小家庭能够和睦相处,为了儿子的幸福,作为婆婆的我们,就要咽下所有的委屈。

要尽快地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尽快地走出焦虑的心理,这样才能够让我们余下的生活少烦恼。

适应将来的孤独终老

同时还要适应的就是面临着将来自己的孤独终老。人生就像一列不断前行的列车,中途中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无论两个如何相爱的人都不可能同时到达终点,总有一个人要半路下车的,此时剩下的这个人就要尽快地适应未来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

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对待这个问题,人走到最后,一定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踽踽前行。

生活能够自理的时候当然无所谓,不用靠任何人。

生活半自理的时候就可以借助钟点工。

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时候,就身不由己了。

都说不请保姆,不去养老院,可是就像现在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的老人,家家户户就一个孩子,最终的归宿一定是养老院。

因为你想指望着独生子女来协助你养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他自己还有一大家子,他还要生活,并且这些孩子们将来面临的可能是4个老人甚至更多,他又没有三头六臂,无论如何也照顾不过来的。

所以一定要早早地有心理准备,去适应未来孤独的晚年生活。

适应照顾父母的无奈

同时更要适应照顾高龄父母时的无奈,因为本身咱们自己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双亲。我们只能尽快地去适应,去进入这个角色。

只能看开想开,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但是,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要果断地把老人送到养老院。

此时的我们就不用去在乎别人的冷言冷语了,只要咱们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只要不抛弃老人就好,经常到养老院去看一看老人,陪伴陪伴老人,同时由护工来照料,自己还能够轻松一些,这未免不是另外一种孝顺。

人老了当咱们自身难保时,只能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去适应现实中的无奈。

总之,人到60,不要心存妄想,要脚踏实地,要正视现实,要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要适应孩子的渐行渐远;要适应将来的孤独终老;要适应孝敬高龄父母时的无奈。

只要能够从内心和行动上来适应这几点,才能够让咱们的余生少烦恼。

0 阅读:128

朴实雪梨说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