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美国为啥极度内卷和未来走向,就懂了特朗普上台概率为啥是零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4-05-07 21:09:43

上篇文章结合美苏争霸三个阶段,聊了下美国为啥会出60后给40年后交班,而且交班老头年纪越来越大。才聊到奥巴马,怕大伙太长不看版,所以就没继续往下写了。但很多小伙伴希望再补一发,所以今天就再聊几句。

在“里根经济学”影响下,新自由主义让金融资本彻底放飞自我。这头巨兽几乎吞噬了美国所有中产阶层,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为此,美国老铁掀起了“占领华尔街”运动。一场线下数十万年轻人参与,线上近千万人声援的运动,震撼大大滴。

其实,美国问题的本质并不像专家们讲的那么复杂。放在我们的历史语境下,就是两个字——兼并,翻译翻译,就是“垄断”。而我们几千年历史就是一个均田与兼并反复循环的过程。

但“兼并”并非贬义词,而是个中性词,啥意思呢?就是“兼并”并非一无是处,集中有集中的好处,集中力量可以办大事。大禹治水、修长城和建运河等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典范。

再比如英国“圈地运动”,把土地集中起来,在提高土地运营效率的同时,还把农民趋离土地,进城上楼,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

但西方把这事搞得非常残暴,完全以利润为主导,没有丝毫人性的悲悯,人文关怀都被狗吃了。比如,英美资本家为了利润,竟然创造性地大规模使用童工,把人当“人形动物”,非常冷血和嗜血。

但甘蔗没有两头甜,兼并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好处大大的,坏处也非常明显,那就是自耕农消失了,佃农和农奴出现了。其实,我们对兼并这事很熟,而且鼓捣出了软硬两套解决办法。

硬,就是当兼并大规模出现,社会阶层固化得跟沥青似的,且既得利益者死活不让利时,就采取暴力手段,也就是农民起义,重来一次均田免赋。

明末土地兼,导致财政危机时,朝廷穷得叮当响,崇祯帝求爷爷告奶奶,百官抠抠搜搜仅捐出200万两。好吧!既然你们都跟貔貅似的,那闯王就喊着“均田免赋”的口号,唱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进京了。

仅用一个月,闯王团队就从百官和地主老财家里搜出了7000多万两白银,约合3500多吨。然后,崇祯帝就吊死在了煤山歪脖子树上。所以,“硬”就是推倒重来,对资产进行彻底重组,也就是从一次分配解决问题。

软的一手比较温和,主要是从二次分配入手,通过税政改革缓解问题。在延缓土地兼并的同时,让既得利益者吐出一部分利润,返还给被剥夺者,也就是直接税。比如,“摊丁入亩”变人头税为资产税和资本税。

古代“税政”通常涉及两本册子——黄册和鱼鳞图册。黄册是户口统计册,是征兵、服徭役和收人头税的主要依据。鱼鳞册是民间田地统计册,相当于现在的物权登记册,按照土地和财富多寡收税,是确保政府税收的制度性保障。

但每到王朝中期,黄册就会大幅缩水,鱼鳞册也会乱成一锅粥,跟浆糊似的,账实不符,账不对本,搞得朝廷没法对册收税。

如果朝廷不清理,或者没能力清理鱼鳞册,就只能像崇祯帝那样继续向农民加征赋税,把软柿子往死里捏。一旦捏爆了,农民就会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宋朝王安石“熙宁变法”就是从鱼鳞册入手的,新法包括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和取士之法等。富国之法又包括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其中,方田均税法的主要内容就是:

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目的是清丈出隐瞒土地,增加政府收入,让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说穿了就是劫富济贫,取地主豪商之利济民,补贴农户。

结果大伙都知道,王安石不仅失败了,而且声名尽毁,被《宋史》评价为:“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同样,明朝张居正变法动的也是鱼鳞册,他虽然让明朝有了稍纵即逝的回光返照,结果却是死后被挫骨扬灰。

由此可见,王朝中末期变法也是一件非常困难,且异常凶险的事情,唯有强人才敢于尝试。我们在上篇文章聊到,奥巴马以“Change(变革)”为口号,然后被崇拜英雄的美国老铁选上台。

但事实证明:这个来自于夏威夷群岛的小镇青年并非英雄,在面对既得利益集团时,他选择的是打不过就加入。所以,当次贷危机2008年全面席卷美国时,他选择了剜肉补疮捂盖子,甚至大撒币,沽名钓誉。

其实,如果一个政治家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就很容易变成笼中鹦鹉,以“学舌”为荣。所以,当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时,他不仅对美国年轻人的诉求充耳不闻,还像崇祯帝那样站在了“东林党”一边。

而明朝“东林党”就是所谓“朋党”,一个汇聚了明朝藩王、大臣、豪族和巨贾的缝合怪。当然,奥巴马也并非不想变革,而是他既不能,也不敢。

他想变革,这从他的“医改计划”可以看出来,但初心很好,结果却变成了割肉饲虎。不能,是因为他无根无基,没有推动变革的强大能量,毕竟他上台时才47岁嘛!不敢,就更好理解了,上有老下有小,看看王安石和张居正的下场就知道了。

所以,奥巴马的“Change”并未改变美国,只是让他个人获得了极好声誉,成了建制派的一员。但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漂亮的词藻不一定都是真理。

在这8年里,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两个从冷战废墟中崛起的国家,让美国一惊再惊。

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8年,给美国带来巨大震撼的是德国,欧盟、欧元、德法牵手、俄德合作……对美国而言,日耳曼人打出了一系列既炫酷又残酷的组合拳。

2009年之后,给美国带来更大震撼的则是中国,中国工业总产值在那一年超过了美国。而当美国2016年真正想下决心解决问题时,“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切都晚了。

对于德国的一系列骚操作,美国直到2004年才真正想出解决办法。那一年,美国终于在乌克兰鼓捣出了“橙色革命”,开始逐步将乌克兰改造成欧洲裂缝和地缘政治黑洞,黑到可以把站在边上的法、德、俄和波兰等国家全部吸进去。

所以,2016年,当美国老铁再次拿起选票时,他们已不再相信建制派和民主党了,而是选择了生于美国纽约州、70岁的亿万富翁特朗普。当然,他真正让美国老铁看中的并非有钱,而是他“造反派”的身份。

咿!大爷咋就成“造反派”了?因为他高举民粹主义旗帜,呼应了“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汹涌民意,成为民意代表,而民意就是要造建制派的反。

其实,作为一名亿万富翁,惨绝人寰的金发大帅哥,他并非华尔街的敌人。然后,转嫁危机、转移矛盾、转移视线就成了他的主要工作,推特治国,撒谎如喝水,毕竟不能真向华尔街开炮吧?

我们之前聊过社会横切和纵切,横切就是团结大多数,搞阶级斗争。纵切就是分化瓦解大多数,搞阶级内斗。

而作为商人的特朗普则特别擅长纵切,当然,他也没能力和胆量进行横切。一旦纵切,就可以把美国阶级斗争变成阶级内斗,也就是民族斗争、种族斗争和宗教斗争等。为啥商人特别擅长纵切呢?

其实,也好理解。比如奢侈品被纵切后,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工薪月光族,都能成为奢侈品使用人群。如果觉得贵了,还可以轻奢。苹果贵吗?当然贵!但噶个腰子也能买得起。

然后,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钱人和穷人都异口同声地维护苹果声誉。其实,除了使用苹果手机,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但苹果却神奇地把他们捏成团了,魔幻不?

再比如,以前的供销社啥都卖,后来的百货和超市也基本是要啥有啥,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群的需求。但等各种品牌专卖店对人群进行无限细分后,就形成了衣食住行等各种鄙视链。

然后,为了爬到鄙视链顶端,就出现了女生吃糠咽菜买LV包包,小红书博主人均法拉利,喝拉菲就跟喝可乐似的。

其实,对内纵切是美国内卷化的必然结果,但国外的内卷跟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卷有些偏差。“内卷”是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发明的概念,啥意思呢?就是生命体到达末期衰亡阶段,当能量难以支撑全部时,就会逐步舍弃边缘而保核心。

为啥人老腿先老?因为腿脚距离大脑最远,属末梢部位,是人体能量供给最先放弃的部分。所以,老年人生命的最后要么坐轮椅,要么躺床上,但很多老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就是因为人体会不惜一切保障脑袋的能量供给。

同样,把这个理论放置于其他领域也具有一定合理性。比如,美国在21世纪初期就试图搞“制造业回流”,但次贷危机爆发后,却毅然选择放弃工业而保华尔街,为啥?因为制造业在美国已处于边缘地带,金融则是其核心部位。

结果就是金融资本不断吞噬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则逐步空心化,仅剩的制造业也被卷掉了。而金融资本在吞噬产业资本后,又逐步向数字资本转移。所以,美国排名靠前的企业大多跟数字有关,也就是大数据。

比如美股“七朵金花”:脸书、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特斯拉和英伟达等七大科技巨头,就都跟数字经济有关。其实,这玩意也可以理解为“数据兼并”,啥意思呢?

农业社会,资本的载体是土地,土地被视为财富之母。工业时代,资本的载体是工商业产权,也就是产业资本。大数据区块链时代,资本的载体已不再是土地和产权,而是大数据。谁掌握了海量数据,谁就拥有资本。

比如,人工智能Chat GPT就需要不断喂数据,只有经过大数据长期喂养,才能将其训练成大伙所需要的样子。

在这种内卷大背景下,美国成了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财富掌握在极少数富人手里。2021年,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财富总和达45.9万亿美元,超过了底层90%美国人的财富总和,有3700万美国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这就意味着美国百姓和美国政府都穷得一批。结果就是美债屡创新高,现在已超过34万亿美元。那特朗普纵切美国,在能量无法支撑全体美国百姓的情况下,谁会优先呢?

答案是白人优先,为啥?因为白人是美国初创时的基础人群,是给他投票,距离他最近的人群。然后,就有了白人至上的移民政策,还要他姑爷负责修建美墨边境隔离墙。

对内纵切是白人优先,那对外纵切呢?答案是美国优先,美国至上。其实,这种纵切手法非常匪夷所思,堪称人类迷惑行为大赏,为啥?因为太过于自私了,除了切割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等国家,盟友也照切不误,连五眼联盟都不放过。

其实,作为政治家,特朗普的商人式思维恰恰就是他的最大短板,甚至是致命短板。因为政治从来都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并非商人式的零和博弈,赚尽最后一块铜板。

而他却把《交易的艺术》广泛应用于政治领域。《交易的艺术》是啥?一是提出惊人目标,然后大肆宣传,决策反复摇摆,信奉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誓死不退,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整个交易过程就是一锤子买卖,他既不在意自身形象,也不在乎道德评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马克思曾说过,“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毫不畏惧。”

看到没?特朗普所为非常符合马克思所说,压根就不在乎道德,跟孟子所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全背道而驰。其实,这玩意说到底是文明的本质不同,而文明说到底就是“道德”。

在我们的道德体系中,“仁义礼智信”被放在非常崇高的位置。但在盎撒人的道德体系中,“自由”被摆在第一位,被视为第一道德。但它只关注特定人群的自由度,缺少共同体似的大慈大悲,对整个人类命运缺乏宏观视角下的胸怀与格局。

比如,美国国会每年都会通过一堆法案,但这些法案都是针对特定群体和特定国家所制定的,很少把视角放置于全世界或全美国。比如,美国最近通过的“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就是为了确立犹太人和以色列在美国的独特地位,至高无上的地位。

当成功的商人式思维缝合盎撒文明时,再叠加特朗普对于美苏冷战的一知半解,就有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骚操作。高举“美国优先”大旗,跟全世界打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与整个世界为敌。

这种“交易的艺术”在商业层面可能是成功的,毕竟钱这玩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没了还可以再挣。但一旦上升到政治和国家命运的高度,那就不是一锤子买卖了,很多国家会选择置之死地而后生,尤其是大国。

毕竟对大国而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谁祖上没阔过,辉煌一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大国领导层不会只注重当下利益,而是会把“当下”放在更长的历史尺度上去衡量利弊,往前可能会看几百上千年,往后可能会看10年、20年,甚至100年。

而“民主”却让美国极其短视,过分注重眼前利益,毕竟4年一届,只争朝夕嘛!所以,特朗普上台后,快速推出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措施,猴急得不行。但“欲速则不达”,没规划的瞎打一通王八拳,结果就是混乱。因为太快而无序,因为无序而无厘头。

所以,特朗普在台上猛抡4年王八拳,不仅没解决美国内卷,反而开启了美国内卷加速度,相当于下坡路猛踩油门,甚至一脚踩到了油箱里。

对内纵切,美国内部矛盾愈发激烈,美国老铁开启了零元购和枪击案狂飙模式。对外纵切,削弱了美国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导致美国对世界的控制力被削弱,尤其是在数字资本领域,为啥?

因为推特、脸书、苹果和谷歌等数字资本公司,是需要庞大人群大数据提供支撑的,但他却将它们与外部世界隔离,让美国丧失了全球化时代所拥有的特殊优势。而我们则在新媒体、电商、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强势崛起,甚至开启了大规模出海模式。

所以,我觉得特朗普可能真没搞清楚美国霸权到底是啥?所谓美元、美军和美媒等只是霸权表现形式而已,本质是美国拥有全球资源配置优先权和主导权。但当他把外部切掉和内部分化后,美国政治和经济体系都遭到了极大破坏。

所以,当他在台上卖力表演四年后,美国精英阶层一看,握草!这是要完的节奏啊,再也不能让这位大爷继续祸祸下去了!然后,他们急踩急刹,找了个比他年纪更大的大爷。原因无他,这位大爷是美国政坛常青树,主打一个稳定。

他上台至少可以维稳,美国不至于坐过山车,也就是说,拜登的使命就是“守成”,顺便给特朗普收拾烂摊子。一旦精英阶层下定决心,美国大选结果就被注定了,2016年那种大选“黑天鹅”就不可能再出现了。

所以,无论特朗普咋嚷嚷大选作弊,不承认选举结果都没球用,撒泼打滚围攻国会山也没用。因为已经给你机会了,你自己不中用!基于此,我觉得美国2024年大选也没啥悬念,特朗普依然没戏。

另外,从特朗普下台后的表现来看,他压根就没觉得自己做错了,而是坏人太多,把他的宏图霸业给搅和了。所以,他上台必定还会活在上个版本,不仅会继续加速和极度扭曲美国内卷,还会把这届政府好不容易建立的“大好局面”给祸祸掉。

基于此,美国精英阶层肯定不希望他上台,毕竟一个圈养的建制派远远好过一个野生造反派。啥?一人一票选总统?呵呵!都是千年狐狸,玩什么聊斋,难道还真有人信这玩意?

就拿菲律宾小马来说,大选前,整个菲律宾互联网近乎100%批判他和他爹,并极力支持前副总统莱妮。但从第一次选举民调起,小马就领先15%,到投票前竟然领先莱妮40%,魔幻不?

更魔幻的是他说他不喜欢辩论,所以不参与任何一场电视辩论,把其他候选人当空气,就是这么傲娇。另外,他几乎不谈执政理念,所谓“演讲”就是带着老婆孩子跟人握手、合影和唠嗑。所以,大伙不会真觉得这是一人一票选总统吧!

其实,从守成和维稳角度看,这届美国政府干得还算不错,所谓时穷节乃见,残局更显功力。俄乌冲突引爆欧洲,让俄德法等深陷地缘整治黑洞。巴以冲突和红海危机,阻断东西方贸易线路;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日韩等国的汇率快被打爆了。

在这种凌厉攻势之下,全世界都不好,除了我们,其他国家根本没能力硬扛美国。一旦没能力硬扛美国,就面临着必须站队的尴尬局面。

所以,作为完整地经历过美苏争霸三个阶段,并且深入冷战博弈,对老冷战有着深刻理解的拜登而言,他的目的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将世界划分为两大阵营,开启“新冷战”。

但他错了,错得离大谱,他错把我们当成了苏联。当年,苏联并非输在政治和军事层面,而是输在经济层面,输在了没有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当苏联人看到西方生活方式时,三观顿时被震得稀碎一地,整个人都不好了。

大伙还记得苏联老铁排队购物,而商店货架空空的场面吗?人呐!不看抖音小妹和快手小哥哥,可能会觉得无聊无趣。但是,人如果吃不饱穿不暖,拿英雄勋章换土豆,那就会产生暴走掀桌的冲动。

其实,俄乌冲突,美西方从未没想过在战场上打垮俄罗斯。他们想的是通过制裁,诱发俄罗斯内爆完犊子,而爆点就是零售。啥意思呢?就是让俄罗斯像当初的苏联那样,物资匮乏,让俄罗斯老铁吃不饱穿不暖,要啥没啥,然后自爆。

灯红酒绿惹人醉,大哥带你混社会。结果我们仅用1个月就补齐了俄罗斯各种零售,没有大众通用汽车,可以开吉利长城;没有苹果手机,可以用小米、OPPO和华为;没有耐克阿迪,可以穿安踏、李宁和鸿星尔克……应有尽有,丰俭由人。

其实,俄罗斯的人口体量大致相当于广东省,以我们的强大生产力满足一个省的生活需求,也就是洒洒水而已。所以,美国想打新冷战,到底“新”在哪呢?对比美苏冷战,所谓“新”可能就是金融战。但这恰恰是美国最不能打的领域,为啥?

因为美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货币,除了石油美元,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为其提供工业品支撑。我们的独角兽企业为啥都去纳斯达克上市,就是用优质资产为美元提供信用背书,但我们现在不去了。

所以,美国跟我们打金融战,这和自掘坟墓没啥本质区别!跟百年贾府似的,银样镴枪头,寅吃卯粮,混一天算一天。

这篇就打算写到这了,文末再说两句。

接下来,美国所要面对的难题依然是守成。在这种大背景下,特朗普上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他的视野、格局、能力和性格等方面都跟“守成”不匹配,内心世界都丰富在脸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2024年美国大选结果早就注定了。

对美国而言,始于80代的新自由主义早已深入骨髓。“病深”不可下“猛药”,现在的美国压根就不适合搞大规模改革,只能在维持现状的情况下慢慢微调。过得去就是坎,过不去就是命。

当然,如果美国想彻底改出内卷,那就得摆脱对美元铸币税的依赖,改出对躺赢路径的依赖,冲破好逸恶劳的惯性。但这条路需要真正的英雄降临,需要非常厉害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需要非常牛逼的强权政治家,甚至要走集权的路子。

问题是如果真走了这条路子,对美国而言,美式“自由”还要不要?美国还是那个美国吗?对全世界而言,如果太阳出来天亮了,世界还会需要“灯塔”吗?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请随手点个赞,感谢阅读!

9 阅读:103

东意和你不一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