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让朱元璋放牛的地主刘德,待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下场如何?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4-06-08 12:19:47

前言

朱元璋当真是古代历史上让人刮目相看的一个皇帝,布衣出身,最后却稳坐皇位多年。早期他有众人跟随给他打天下,后期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决定众人的生死,他的一生称得上“传奇”二字。

开国皇帝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无疑是论功行赏,当然赏罚分明,有受赏的人自然也就有需要他去惩罚的人。

早年朱元璋在过贫苦日子的时候,是社会的最底层,少不了的是被人欺负,那么朱元璋给地主刘德放牛遭到了欺负,那刘德将是什么下场呢?

一、下场如何?

在我们的认识中,朱元璋是杀伐果断之人,更是有仇必报之人。晚年为了给孙子解决掉一切威胁,即使是跟了自己一辈子的开国功臣又怎样,已经物尽其用了,他也便会狠心弃之。

朱元璋可以说体验过了各个阶层的生活,从最低到最高,看似朱元璋相当幸运,其实这个过程也让他体验深刻。

不管是普通农民的悲苦日子,还是身处皇位后的形象、忌惮,朱元璋的心态发生了不小的转变,而身份的不同也促就了他难以揣摩的心思。

出生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朱元璋,在朱氏家族中排行老八,而他朱重八的名字就见证了他一段贫苦的生活。

相传朱元璋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靠着土地生活,只是到了他父亲、祖父等这几辈人生活上要艰难了许多,甚至他们的身上还拖欠了不少钱,如此不仅生活难过,而且还得每天躲躲藏藏。

好在能有一处安身之地,但也是过得勉勉强强。在他们家孩子越多也只能是加重负担,所以被送人或嫁出去的情况在他们家中并不用太意外,而朱元璋的小时候也只能在劳动中生活,可以说就是一个年龄段做一个年龄段该做的事。

而朱元璋就从小给地主放牛。身处元朝末年的朱元璋,作为普通汉人百姓,他们在蒙古人的统治下,身份更加地卑贱,甚至说有些人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再者元朝末年的动乱已经不断,然后还有天灾人祸的威胁,特别是旱灾等频发,沉重的赋役更将朱重八一家拖垮,而他的父母、哥哥等相继去世,能与之相依为命的就只有他的二哥了。

生活还得继续,而他们也得将自己的亲人好好安葬。毕竟古代对孝道要求很大,而且生前生后事都是他们相当重视的,可是本就贫穷又年纪尚浅的哥俩应该如何做呢?

当时朱元璋和普通的老百姓借钱肯定是没有,他们家是这种情况,其他人家亦是,所以朱元璋只能找上当地的地主刘德,由此发生了一件轶事,而且还是有后续的轶事。

刘德只能说表面上看着不错,朱元璋曾给他放牛,他是什么样的人朱元璋想必非常地清楚,而且就我们知道的地主自然多是贪婪并没什么人性的。

只能说刘德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欺负人的机会。但朱元璋也只能向他寻求帮助,不过朱元璋要得到一些东西,肯定也要失去一些东西,只要刘德帮助他把父母下葬,那他自然也得为刘德做事。

可是刘德就是典型的地主心理,丝毫没有心动,更果断拒绝,甚至还羞辱了朱元璋一番。

其实这个结果朱元璋可能也想过,毕竟在他手下干活的佃户没少被克扣工钱等。最后还是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地,他才将亲人安葬。总之朱元璋对刘德自然一度是恨之入骨的。

后来刘德恐怕也没有想到,曾经他欺负过的这个小孩竟然当上了皇帝,并且朱元璋还专门提到了他,很多人不用想都知道刘德肯定是要大祸临头了,可是谁曾想朱元璋竟是要感谢他。

并且还将刘德封为了义惠侯,更允许其子孙后代世袭。不得不说真应了朱元璋所说“吾贫时,尔岂知今日吾为天子耶。”

二、朱元璋的故土

其实朱元璋对自己的故土凤阳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那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可以说凤阳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朱元璋。

朱元璋的父母都安葬在了故乡,我们也说过古人相当重视孝道,而他这个做皇帝的自然也得树立好这样的形象,所以对于父母的恩德,他便会寄托于免减赋税上。

而且此地的赋役也是朱元璋时常提及和过问的,所以对于故乡朱元璋的重视很高。

还有我们知道朱元璋在凤阳营建了中都城,其实最开始很多人都建议他在长安、洛阳等地定都,毕竟基础设施都还不错,位置更是相当优越,可是朱元璋却并不认可,甚至觉得这些地方供给困难。

如此他就着眼于南方地区,更准确来说就是想着在凤阳建中都城。表面上说当地前濠后淮,在漕运上会有所便利,实际难保没有朱元璋的小心思。

即使很多人反对,朱元璋也力排众议就此下手了。那么朱元璋的小心思是什么呢?

那自然是光宗耀祖,风光回乡了。届时之前瞧不起他们家的人自然是刮目相看,而且他这样重视故乡情结的人,在百姓看来自然是好印象增多。对于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来说,这点心思可能还是存在的。

只是当时大兴土木,久而久之还是民众积怨,最后停建了。但不管是对刘德还是对故乡的一些行动措施,朱元璋可以说都是在维护自己的形象,更聚集更多的民心。

三、朱元璋的矛盾

朱元璋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一方面朱元璋为了成就自己的伟业,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而且五湖四海可谓都是他的朋友,不管是文臣还是武臣,他充分利用了他们的长处,后来更给予了非常优厚的待遇。

用我们常说的就是用其所长,而且还不会有所责任。就像我们知道的徐达、刘伯温等人,他们自然也不是十全十美之人,但是朱元璋却能不计其短,方才让他们忠心效力。

甚至在他的麾下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曾与其敌对势力效力,可是朱元璋不计前嫌,还不断从其中挖掘人才。如此朱元璋也曾宽容大度过。

可是身处皇位,朱元璋的性格也就大受影响,只要影响了他的事业,威胁了明朝,威胁了皇位,他必然是一个都不放过。如此朱元璋也就狭隘了不少。所以一些事情上朱元璋肯定有他的考量,更受他性格的影响。

结语

朱元璋作为一国之君,又是农民出身的皇帝,明朝初期根基势必还不稳,这时很多事情都等着他去解决,而他的一举一动自然也让百姓看在眼里。

他一定程度上的仁慈,势必能够让百姓心安,更让自己得到天下众人的拥护。如此比起与刘德斤斤计较,朱元璋显然是不拘小节的好。

0 阅读:180

玲珑历史放映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