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老人因盗窃入狱,狱警察觉不对劲,谁料老人身份特殊

龚都奇史 2024-03-10 20:06:43

77岁老人因盗窃首次入狱,岂料点名时的一声“到”引起狱警怀疑,在调查后发现,这位老人的身份竟如此的特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2013年4月的时候,江西饶州监狱来了一批新的犯人,这些犯人的年龄都在75周岁以上,因此被分配到了老残监区。考虑到被分配到这里的犯人年纪也都不小了,因此被安排的工作都相对轻松一些,大多都是踩踩缝纫机什么的。

按照惯例,刚进来的犯人需要进行检查,防止假冒身份或者携带了违禁品等情况的发生。可就在老残监区副监区长危长良,在对他们进行点名时,发现了异样。

一般来说,70多岁的老人都会有些气短,中气不是那么的足。可在点名点到其中一位犯人的时候,一声“到”却是喊格外的洪亮,完全不像是一个70多岁老人该有的声音。

这名犯人名叫余海水,根据资料上显示,余海水此时已经77岁了。由于长期流浪食不饱腹,最终起了打劫的心思,这才入了监狱。

考虑到余海水的年龄,而且还是初犯,所偷盗的赃物也都找了回来,最终法院只给他判了个起点刑,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3000元。

这么看来似乎也没什么问题,说不定人家就是身体好呢?危警官首先就排除了这种可能,要知道判决书上可是写着余海水常年流浪,以要饭生存的。这样的生活条件当真能够身体如此康健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危警官开始有意无意的观察起了余海水的行为举止。通过观察,危警官越发觉得这个人有问题。余海水除了外貌,其余方面是一点都不像是个马上要80岁的老人。平时干活的时候身手矫健,一点也不拖拉。

而让危警官感到更加奇怪的是,余海水在监狱里淡定的仿佛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对于饶州监狱的一切似乎都很是熟悉。根本就不像是第一次入狱该有的状态。

难道这个余海水根本就不是第一次入狱?而且还在饶州监狱服过刑?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萦绕在危警官的心里。突然危警官想到,余海水会不会是个三假犯?

所谓三假犯就是假身份,假地址和假的社会关系。如果余海水真是一个三假犯,那问题可就严重了。他的身上很有可能背着更严重的案件,通过伪造假的身份,逃脱更严厉的处罚。

77岁老人因偷窃初次入狱,狱警在点名时发现疑点,老人入狱犹如回到自己的家中,调查后发现老人的身份果然不简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为了搞清楚余海水的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警方开始着手调查。狱内侦查科的赵科长在接到消息后,在公安信息上搜索了余海水的有关信息,可无论是名字,出生日期还是家庭住址,结果都是查无此人。

也就是说余海水确实是一个三假犯。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为了搞清楚余海水的真实身份,警方叫来了两个平时表现还不错的犯人,将余海水三假犯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并他们时刻留意余海水的动向,留心他说的话,希望能从中找到有用的线索。

第二天的时候这两名犯人就来汇报情况了,虽然还是不知道余海水的真实身份,但有一点可以基本确定了,余海水并不是如他所说的那样是个福建人,而是江西广丰人。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两个犯人其中有一个是广丰人,他在说家乡话的时候,余海水几乎是下意识的跟着就说起了广丰话。

如此说来,对于危警官怀疑他曾在饶州服过刑这件事很有可能就是真实的。为了验证他们这一猜想是否正确,监区联合狱内侦查科在全监狱组织干警,分批次去到老残监区辨认余海水。可是连辨认了好几天都没有人说曾经见过余海水。

就在大家以为猜想错了,准备放弃的时候,有两位警察在见过了余海水后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说这个余海水正是他们曾经带过的犯人。但由于时间太久,带过的犯人又太多,这两位警察一时之间也想不起来余海水的真实姓名了。

在经过六天六夜后,终于想到了他的名字,陈达溪。而在系统中果然也查到了陈达溪的消息。通过照片比对后警方最终确认,此刻在监狱中自称77岁的余海水其实就是陈达溪本人。而他本人的年龄实际并没有这么大,也才56岁。

为了让余海水主动承认,警方在他们放风,也就是精神状态最放松的时候喊了一声陈达溪的名字。所谓不打自招,余海水几乎是下意识的喊了声“到”。这下余海水是再也伪装不下去了,主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可话说回来,为何当初陈达溪在被判刑的时候,法院和公安人员都没有发现其身份是伪造的呢?

77岁老大爷因偷窃罪入狱,狱警点名察觉不对劲,调查后发现此人身份果然不简单,立马改判了罪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达溪这次判刑其实已经是第四次,而且还都是蹲的这同一个监狱,也正因如此最终才被当时看管他的狱警给认了出来,不然很有可能就让他给瞒天过海了。

而陈达溪之所以要假报身份,那是因为曾经在监区服刑的时候,听狱友说年龄在75周岁以上的,可以从轻发落甚至还可以免刑。再加上他的外在形象看起来也确实挺像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陈达溪这才把年纪往上虚报了21岁。

没成想,还真让陈达溪给蒙混过关了,法院念在陈达溪只是初犯,年纪还这么大,最终只给他判了个起点刑,将人给分配到了老残监区。

为了能够早日出去,陈达溪在监狱里积极改造,干活比别人都要勤快。可没想到正是这一点引起了狱警的注意力,最终识破了他的真实身份。

那么问题来了,当初在审判时,为何法院没能发现陈达溪的身份信息不正确呢?

对此本案的主审法官亲自做出了解释,原来现在法庭审判都讲究“疑罪从无”的原则。当时陈达溪在被抓获的时候,主动上报了自己的信息,而他们又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他的实际年龄并没有75周岁,最终从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出发,认定了陈达溪上报的身份,对其进行审判。

这么看来法院也是按照流程依法办事,可当时抓获陈达溪的警方也没有发现不对劲吗?

这还真不能全怪警察,当时陈达溪被抓获的时候,人还在街上流浪,蓬头垢面简直就是一副流浪汉的形象,看着格外的苍老,因此陈达溪说自己78岁的时候警方也就没有质疑。

一般抓获了犯人都会对其进行身份调查,陈达溪也不能例外。可通过搜查,信息库里却显示查无此人,之后他们就去联系了福建警方进行协助核实。但他们也没有发现任何相关信息。

本是一个值得怀疑的点,由于陈达溪的外在形象,警方并没有深究,而是怀疑他可能根本就没有进行身份登记,再加上案件都是有时效性的,陈达溪的犯罪事实也是真实存在的,警方这才上报了法院。

如今事实真相终于搞清楚了,狱警也向法院重新提起了诉讼,陈达溪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法律面前还是不要心存侥幸了。

0 阅读:8

龚都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