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忠告:这样吃降压药真的很危险!但很多患者还在犯,趁早改掉

疾冰预防说 2024-06-27 09:58:4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给您分享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帮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质,感谢您的支持!

高血压,咱们都知道,这可是个大问题,得长期服药才能控制住。可是你知道吗?很多人吃降压药的方式其实挺危险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为什么这么说,顺便告诉大家该怎么正确用药。

降压药物的作用与常见不良反应

降压药物的主要任务就是帮我们控制血压,这样可以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常见的降压药物有很多种类,比如ACE抑制剂、ARB、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压,但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药物虽然能降血压,但它们的不良反应也不少。根据《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降压药物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高钾血症、低血压和晕厥等问题 。

具体来说,降压药物会导致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增加1.18倍,高钾血症的风险增加1.89倍,低血压的风险增加1.97倍,而晕厥的风险则增加了1.28倍 。

自行调整药量的危险性

很多患者觉得,自己感觉还不错,就想少吃点药,或者干脆停了。这种做法可不行。你想啊,突然停药,血压一下子飙升,这风险可是很大的。可能引发中风或者心脏病发作,那可是性命攸关的事儿啊。

举个例子,Barry L. Carter等人的研究表明,在一项涉及1574名高血压患者的调查中,23%至48%的患者存在显著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这进一步说明,擅自调整药量的风险有多大。

药物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降压药物和其他药物一起用时,可能会互相影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比如说,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而RAAS药物和钾补充剂或者某些抗生素合用时,可能会导致高钾血症。

在一项涉及280,638名参与者的研究中,发现降压药物治疗与多种不良反应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肾损伤、高钾血症、低血压和晕厥等。

忽视定期监测的风险

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定期检查能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用药安全。

Ali Albasri等人的研究强调,定期监测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果忽视了定期监测,慢性肾脏病可能会恶化,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也可能接踵而至。

正确服用降压药物的方法

遵从医嘱: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服用降压药物,不能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如果有任何问题或不适,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听取医生的建议。

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注意饮食,减少盐的摄入,保持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还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定期随访:定期进行医疗随访,监测血压和相关指标,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医生会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语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时要格外小心,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量,并定期监测身体状况。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患者能够认识到正确服用降压药物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最后,您有什么想分享的经验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1. Ali Albasri, Miriam Hattle, Constantinos Koshiaris,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and adverse event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21;372. doi: 10.1136/bmj.n189.

1 阅读:150

疾冰预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