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农业农村部首次公布!对养猪业又一重要数据出炉!

猪好多 2024-06-26 16:52:51

猪价震荡,猛然下跌!近几日南方暴雨不断,而猪价也随着大雨一路阴霾,从最高超19元/公斤跌到不足18元/公斤。而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的一项数据,恰好印证了当下猪价下行的原因,并且后市仍有下跌风险......

二次育肥冲击行情!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5月份全国规模猪场购入100公斤以上大猪,继续育肥的数量比4月份增长17.4%。央视财经对此报道——专家表示,随着近年来生猪产销信息日益透明,养殖场(户)更容易形成一致性的价格预期,在一些关键时点可能会放大猪价涨跌幅度。

显而易见,二次育肥放大了5月中旬以来的猪价涨势,在不到30天的时间内,猪价一路从15元/公斤涨到19元/公斤,比今年前4个月加起来的涨幅还要大!

笔者曾多次提到,这种异常拉涨到最后,一定会影响后市猪价,造成阶段性下跌的风险。

而从6月中旬开始,猪价自19元/公斤开始“高位滑落”,到24日已跌到不足18元/公斤。如果有养殖户在高点进行“二次育肥”,则已然陷入亏损。

并且根据市场消息,后市猪价仍不容乐观!

据东方财富网24日报道,上海中期期货监测,全国生猪出栏均重126.28公斤,较上周上涨0.15公斤,周环比增幅0.12%,月环比增幅0.78%,年同比增幅4.13%。

明显可见,二次育肥的出栏还在增长当中,再加上猪价下行,养户对于后市预期减弱,市场大体重猪源阶段性集中出栏。

因此,虽然猪价已经跌入新的低谷,但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猪价下跌即将结束。从近期南方大范围的极端暴雨来看,会影响一部分生猪出栏和转运,这也预兆着后市短期供应充足——6月末和7月初都不是很乐观。

农业农村部首次公布!

不过,笔者解读到一个令人意外的“好消息”——农业农村部“猪市预警”正在升级!

回顾往年,农业农村部主要关注能繁母猪的变化,以此来调节市场和预警行情,但二次育肥的扎堆出现,往往会扰乱猪市的正常走向,猪价大涨大跌,许多养殖户也因此错判行情。

但现如今,农业农村部首次公布“继续育肥”的数据,证明农业农村部开始高度重视猪市“二次育肥”这一重要因素,将能为养殖场户提供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行情预判和风险预警。

从过去两年的猪价震荡,相信大家已充分领略“二次育肥”的威力。毫不夸张地说,二育带动猪价上涨1元,就有可能让后市跌价2元!

因为养殖户将标猪重新育肥,让其出栏体重从240斤涨到260斤、270斤,甚至许多人养到280斤还不肯出手。

最新的例子是,央视财经的报道中提到,山东青岛某自繁自养场长告诉记者,尽管近期猪价一涨再涨,这些猪也到了可以出栏的体重,但是他还是选择再等等。“现在肥猪体重270-280斤也可以出栏了,现在关键是想等一等价钱,看能不能再涨一点。”

咱们圈子小,认识这位场长的朋友也不用调侃他,因为二育压栏到280斤以上已成为市场常态!就算自己不压栏,有的是人压栏。

没办法,大家对后市的预期越来越好了。

总之,由此可见农业农村部对猪市的重视程度,并且未来对行情的预判监测会更加准确,能够帮助养殖场户更好的规避风险!方法是很简单的,大家都能掌握。

二育VS猪价

二次育肥对猪价的影响,短则两三个月,长则一个季度还多。

对于二育和供应的关系,卓创咨询生猪行业分析师王亚男指出:“据测算,一个月内全国生猪平均多压栏10天出栏,将相应增加约30万吨的猪肉供应,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后期猪价的上涨幅度。”

那么,随着农业农村部对二次育肥的监测更频繁、更及时,我们就能有效的判断出后市二育集中出栏的时间段大概在哪——毕竟,哪个阶段二育进场最多,对应压栏到一定体重出栏的时间也接近。

一般来说,二次育肥会压栏1个月左右选择出栏——例如本次5月上中旬的二育高峰,正好对应着6月中旬以来的出栏高峰。

对此,有朋友指出——那聪明人一定会选择提前一点出栏,这个预测不是又不准了?

并非如此,当聪明人选择提前一些出栏的时候,调节市场的目的就已经达成。这让相当一部分肥猪提前出栏,就有效避免了二次育肥高度集中的出栏,进而让猪价走势更平稳。

不过,笔者倒是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数据如果等一个月过后再公布,那么对市场调节的作用就会无限缩小!毕竟当期压栏的肥猪都已经在集中出栏了。

所以说,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继续育肥”数据是一项重要进步,希望将来能在“及时性”上继续改善,养猪业最起码需要月初公布上月的数据,而最好的情况是每一周公布最新数据,就像对畜牧产品的周监测一样。

0 阅读:0

猪好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