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高1500万奖励,打造AI人才集聚高地

元力社 2024-06-03 18:05:51

近期,广州市海珠区政府发布关于征求《广州市海珠区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公开征求意见时间:2024年5月14日至6月12日。

《意见稿》共包含15条,旨在加快海珠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行业大模型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环海珠湿地创芯价值圈和打造数字人才集聚高地。每年广州市和海珠区总共投入最高3.4亿元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

在大模型方面:

企业首次完成国家级生成式人工智能上线备案(大语言模型备案)的,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每年设置总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的模型优化补贴资金池,单个企业每年最高150万元。

围绕新型工业化、医疗、政务、金融等领域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打造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最高500万元奖励。

截至2024年4月,我国包含港澳台在内的23个省份,至少发布了284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广东为42个,目前有华为、腾讯、vivo、OPPO、云天励飞等九个通用大模型,佳都科技、远光软件、金蝶、广电运通等33个行业大模型。

就海珠区而言,广州市支持海珠区建设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集中发布了海珠政务云脑大模型、唯品会“朝彻”大模型、因赛集团InsightGPT文生视频大模型、蜜源社交电商智能导购AI大模型应用等4个大模型项目。

在集成电路方面:

对新建立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重大建设项目,经评定最高奖励1000万。

区重点引进的集成电路项目,企业落户当年及后两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300万元。

此外,在人才补贴方面,依托“广聚英才”人才工程,支持企业引进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工智能高端团队和人才。所需奖励金额纳入市科技部门预算安排,每年支持金额最高1500万元。

据悉,广东省共18所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学院,79所高校和21所中职院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广东省每年培养人工智能人才近两万人。如中山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是在教育部于2020年批准设立的新兴专业,更是在2021年荣获广东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殊荣。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作为制造业强省和数字经济产业大省,广东对于人工智能技术需求旺盛,也为通用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去年11月,广东省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即“通用人工智能发展22条”),提出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实现全国第一、全球领先,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将广东打造成为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崟表示,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在核心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大模型数量等方面均居于全国第一方阵。

2023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近1800亿元,同比增长约18%。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金额为119.49亿元,低于上海(242.92亿元)和北京(238.98亿元),排名第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4.48万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而4月初发布的2024年广东省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共51个,涉及投资额约30亿元,超过75%的应用场景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设。

再者,随着AI技术爆发与成熟,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广东又是全国机器人生产和应用大省。

数据显示,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由2017年的2.07万台增至2022年的16.57万台,占全国产量比重由2017年的15.8%上升到2022年的41.2%,产量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四成工业机器人都是广东制造。

0 阅读:27

元力社

简介:一堂每时每刻都在“进化”的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