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的评价一针见血:他犯了3个错误

纵观历史2021 2024-06-24 00:10:14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智慧,为蜀汉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为何始终无法统一三国呢?毛主席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来:“我认为诸葛亮犯了三个错误。”-

错误一:缺少信人容人之量,凡事都做到亲力亲为。

自从刘备驾崩后,诸葛亮就成为蜀汉名副其实的一把手,他对蜀汉是忠心耿耿,不存在二心,诸葛亮凡事无论大小都做到亲力亲为,不肯假手于他人,这样一来,工作量增加了,他自然承受不住,身体状况也在每况愈下。

其次,诸葛亮的这种行为在大臣看来就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久久得不到重用,便会心生怨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怨恨只会越来越多。

诸葛亮自己干这么多事,下属没有或缺乏锻炼培养的机会,久而久之,能力提升有限。

错误二:缺乏识人之明,关键时刻用人不当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掌权者,在治国理政方面是颇有建树的,他关心百姓,发展农业,改善民生,为蜀汉做出卓越的贡献,在关键时刻用人不当是他犯下的致命错误。

诸葛亮主要用错两个人,第一个是关羽,当初诸葛亮让关羽去守荆州,关羽此人虽骁勇善战,却也是是个脾气暴躁人之人,与东吴关系紧张,最终导致荆州被沦陷,蜀国国力大减,关羽兵败身亡。

第二个人是马谡。马谡此人在军事方面确实有才能,也仅限于“纸上谈兵”,没有实际作战的经验和能力,诸葛亮让他领兵打仗,可想而知结局有多惨。

街亭一战,大好局面让马谡毁于一旦,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在用人上要负有很大责任。

错误三:缺乏高瞻远瞩和总览全局的高度,战略思想过于理想化。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不然不会有刘备的“三顾茅庐”一说,当初刘备为请诸葛亮下山助他完成大业,三番请诸葛亮,可见他的能力确实被认可了。

纵使聪明的诸葛亮,在战略上也犯了一个错误,向刘备提出要先占领荆州和益州,同时与东吴的孙权结盟,这样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毛主席认为,诸葛亮的这番提议过于理想化,荆州和益州两地相差甚远,以蜀汉的兵力鞭长莫及。曹魏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此番提议没有考虑曹魏对蜀汉的威胁力就谈军事战略,确实也属于空谈一场。

诸葛亮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为蜀汉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不可否认,正如毛主席所言,在用人和战略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件事情有成功就会有失败的可能性,我们回顾历史的同时,吸取古人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总览全局,认真思考历史的意义,在未来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2 阅读:272
评论列表
  • weik 2
    2024-06-25 23:27

    诸葛亮不会用人,事事只相信自己。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