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好机器,说好2万厂长只给500,我笑呵呵地走,生产线瘫痪了

霞光故事 2024-06-04 11:38:49

李明斜挎着工具包,刚走出厂门,就听见背后一声急促的喊叫:“李工,等等!”

他回头,看到王厂长气喘吁吁地向他赶来。夜幕低垂,王厂长的脸在昏黄的路灯下显得格外焦急。

“李工,生产线出大问题了,你得马上回去看看!”王厂长拉着李明的肩膀,语气几近恳求。

李明点了点头,这时,他旁边的同事赵工也赶了过来:“明哥,咋了?需要帮忙吗?”

“赵工,一起吧。估计是电路故障。”李明摸摸赵工的肩膀,两人踏上了返回的道路。

当两人回到车间时,机器正"咣咣"地作响,一片混乱。周围的工人们焦急地张望着,等待着“机器医生”来解救这台“生病”的机械。

李明迅速穿梭于错综复杂的电线与机械装置之间,他的手稳如老树的枝干,在机器上快速而准确地移动。

王厂长站在一旁,不时地擦去额头上累积的汗水:“怎么样,李工,问题大不大?”

李明侧头望了他一眼,微笑着回答道:“王厂长,您放心,能搞定。前提是...”他稍作停顿,目光转向正在协助他的赵工,两人目光相对,都露出了默契的微笑。

王厂长顺着李明的目光看过去,明白了他们的意思,“行,这次就拜托了,之前说的好的报酬,不会少的。”说话间,已是满头大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车间里只听得见机器运转与工具撞击的声音。李明与赵工默契配合,那是无数次共同奋战的经验和信任铸就的默契。

转眼间,时钟的指针已然越过了深夜。不知何时起,机器的声音逐渐平稳下来,生产线再次回归了有序的轨道。

“做得好,明哥!”赵工拍了拍李明的肩膀,显得心情大好。李明的眼神也透露出了些许的骄傲与满足。

李明拧紧最后一个螺丝,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成,可以了。”他轻松地对着王厂长说道。

赵工拉过一张椅子,“明哥,坐会儿,我去给咱俩弄点热乎的。”说着,他朝着休息室的方向跑去。

王厂长走过来,递给李明一杯水,“辛苦李工了,要不先歇会儿?”

李明接过水杯,“谢王厂长,我没事,等会儿夜深了,早些回家也好。”

虽然劳累,但看着平静运转的机器和安全的生产环境,李明心中满满的都是成就感,这份骄傲是工人的荣誉,也是工人的责任。

机器轰鸣声渐行渐远,李明的心情却如此安静,喧嚣中不失内心的平和与从容,这就是作为一名工程师的李明最真实的写照。

李明擦了擦汗珠,看着呼呼转动的生产线,内心充满了满足感。王厂长连连点头,脸上写满了释然和感激。“李工,辛苦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咱们这就去办公室结账。”王厂长似乎急于表达他的诚意与感激。

他们走向了办公室,王厂长笑嘻嘻地不停向李明保证,这次的报酬不会少。“王厂长,您说话我放心,您向来是个讲诚信的。”李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办公室里,赵工也跟了进来,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擦拭着汗水。王厂长翻找起文件和单据,叽叽喳喳的打字声响起后,李明注意到王厂长的表情突然有些尴尬。

王厂长回过头,手中只拿着几张红彤彤的钞票。“这次的事出得突然,公司流动资金...嗯...李工,你先拿着这五百,剩下的钱待财务周转过来,我会立即转给你。”

李明眉头微微一挑,看着手里的钞票,沉默了。赵工也站起身来,不满地望向王厂长,“王厂长,这不是开玩笑吧?我明哥辛苦了大半夜!”

王厂长满面尴尬,“真的对不住,赵工,你知道我不是这种人...金额大的紧急开支,得走程序,我也束手无策啊...”

李明展露出一个如释重负的微笑,“王厂长,我明白,企业运营不易。你放心,李明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说完,他站起身,拍了拍王厂长的肩膀,转身离开办公室。

赵工不解地追出来,“明哥,您就这么回去啦?咱们这是白干了嘛!”

李明深深吸了口气,望向夜空,半晌才转过头,“赵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咱们做的是良心活儿,这点儿事不足挂齿。”

王厂长站在办公室门口,苦涩地望着李明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李明没有多说,只是轻轻地摆了摆手,“赵工,咱们走吧。”

夜色越发深浓,李明和赵工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厂区轻轻回响。一路上并无言语,只有相互间深深的理解和信任。他们知道,即使在这样的境遇中,也不能失去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热情。

李明并未向任何人诉苦,他知道这世上不公之事太多,自己该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和。而赵工则是满腹疑惑,这样的厂长真的值得明哥这样信任吗?但他知道,明哥总有他的道理。只是这次,赵工觉得,也许是他们太单纯了。李明停了下来,抬头看了一眼生产线,宿命的笑容再次浮现。然后继续迈步前行,他知道,夜里总会有黎明。

夜色笼罩工厂,李明的背影渐渐远去。疲倦中夹杂着对公平的失望,但他的脚步始终坚定。走出厂门的那一刻,他没有注意到背后生产线突然传来的轰鸣声。

“李工!”王厂长的叫声在寂静的车间中回荡,但李明已走得太远,听不见这急迫的呼唤。王厂长面带焦急,他从未这样恳请过任何人。

机器急剧震动,就像是隐忍的怒火被点燃。赵工紧急赶回生产线,看到满眼的混乱,他径直冲向控制台,但发现问题远比预期严重。

“赵工,快看看是什么状况!”王厂长站在他身边,声音里带着一丝未曾有过的恐慌。

赵工紧锁眉头,焦急地检查着,他往日总是能从李明那里得到答案,如今却只能依靠自己。时间一分钟分钟过去,机器仍旧没有任何恢复的迹象。

王厂长不耐烦地在一旁徘徊,额头的汗水仿佛比机器油还要多。“这怎么办?李工不在,机器又...”

“王厂长,”赵工终于抬起脸来,沉重地说,“这次不是小问题,我怕是...”

没等赵工说完,整条生产线突然陷入了死寂。围观的工人一个个傻眼,王厂长瞳孔紧缩,难以置信。

“赵工,你再试试!”王厂长几乎是吼出来的。但赵工已无计可施,他知道,没有李工在,这机器就像失去了灵魂。

王厂长摇摇头,好像突然老了几岁:“我...我应该听李工的,我对不起他。”

生产线的沉默像是无声的责备,王厂长在这死一般的安静中感到了深深的绝望,他知道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一个技术工人尊严的践踏。在这一刻,王厂长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李明的技术和负责,他所谓的经营,不过是空中楼阁。

车间内,机器静止如死,工人们的低语此起彼伏,而在这低沉的声音中,王厂长似乎听到了李明离开时摆动的工具声,那是一种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讽刺。

深夜的厂房里,王厂长孤单地站在静默无声的机器旁,月光洒在他憔悴的面庞上。他回想着李明走出大门的背影,那个让整个生产线重获生命的背影。脑海中回响着昔日他对李明的百般苛责,以及今夜的敷衍和冷漠。

王厂长紧握双拳,失望至极,自责涌上心头。“我错了,李工,是我太过分了...”他喃喃自语,声音几乎被机器的阴鸷吞噬。

他摸索着手机,深吸一口气,拨通了李明的电话,没想到却是通话中的声音。王厂长意识到李明已无暇顾及这些,他或许正在帮助更需要他的人。

赵工匆匆从办公室走来,看见王厂长失神的样子,轻声安慰:“王厂长,我知道您心里不好受,李工一定会理解的。”

王厂长摇了摇头,苦笑连连:“赵工,你不懂,今天我不止失去了一个工人,还失去了公司的灵魂。我应该早点明白,对人的尊重,比什么都重要。”

回声中,王厂长似乎听到了李明工作时铿锵有力的动作,宛如音乐般悦耳。那是责任和热情的旋律,而现在,这份旋律已经远去。此时的静谧,不仅是机器的停摆,更是心的空虚和愧疚。

车间里的灯光开始渐渐熄灭,夜越来越深,王厂长站了许久,直到四周沉入一片漆黑。冷风吹过,他紧了紧衣领,仿佛在这寒风中寻找一丝温暖和慰藉。

王厂长知道,从此以后的日子里,他需要做出改变,不只是对李明,他要对每一个员工都这样。因为他深刻地懂得了:任何成功的公司,都是建立在尊重每一个个体之上的。

夜色已深,厂区再无人声,只留下王厂长孤独的身影和他内心深处的悔恨与思考。而在这宁静之中,或许他已经找到了前行的勇气和方向。

0 阅读:7

霞光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