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最美4大中国传统村落,古韵人家秀丽风光

古村记实录 2024-03-05 12:34:52

浙江,台州,临海。

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唐以来曾经长期为台州府治,台州府在南宋时为畿辅,临海作为其治所。这里人文璀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

一起来看临海名列前3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最美4大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1 临海市东塍镇岭根村

岭根古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第7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因坐落山岭脚下而得名,又因村中王姓,又称岭根王。

岭根村三面环山,三水融汇,人文与自然风光秀丽。村内有百岁坊、将军亭、连山桥、王文庆故居、王萼故居、王纶故居、古驿道等。王文庆故居“雍睦堂”被列为临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岭根村古风浓郁,走进村里,一眼望去,大都是清代至民国清一色的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古民居。村中有溪流自西北至东南环绕全村,一条条窄巷串起一幢幢古老院落,透透院落相连。清幽静谧的墙弄与小溪相映成韵,一街临溪,街溪并行,墙弄接街,或一侧是街,一侧却是高低错落的墙弄,墙弄衔接着一座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

2 临海市汇溪镇孔坵村

位于临海东北部汇溪镇西北,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落古名陇洲,深藏山中,整体古风犹存。整体建筑风貌基本保持了清代后期至民国初期的特征,这些传统建筑依山势而建,连片成群,与周边山水和谐共存,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台州传统民居精巧典雅、粉墙黛瓦、色彩淡爽的独特魅力。

村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有宝新义塾旧址、近仁堂、半耕堂、一心斋、中和堂、三余堂、耕礼堂、章氏祠堂等。村内村边还有东泰桥、中和桥、西安桥三座古石拱桥,至今保存完好,桥下溪流淙淙,长年不竭。

3 临海市邵家渡街道年坑村

群山环抱之处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个建于清顺治年间的古村落,处于谷中那里草木葱郁,涧溪幽长在溪流的两侧,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古朴的石头房,在这里时光让人慢下了脚步。

走进年坑村几乎看不到现代建筑的痕迹,现存大多数都是木式或者石头房。在这个以蒋姓为血缘姓的中国传统村落里,石头房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尚有几十座。

这些留存的古老历史建筑,内部多为穿斗式木结构两层房子,山墙一般以当地的石材砌筑基础部分,上半部分为青砖,屋檐浅挑出山墙,窗门洞小而精致,是典型的浙东山区古民居建造工艺。年坑古村落群整体建筑风貌古朴原始,被誉为是浙东山村的活化石。

4 临海市白水洋镇龙泉村

位于白水洋镇西北,海拔400多米,村庄北高南低,整体格局与山川地势相附会,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据地名志,村名来历相传有两种说法,一是村前有一山,状似龙船,故村名龙船,后谐音演变为龙泉,另是村西面有个井泉,终年不涸,相传有龙居此中,故名龙泉,村亦以此得名。

村后是一座拱起的山峰,树木茂盛,村民称之“狮子炮头”。向西眺望,可以看见大雷山主峰。村前的山岗宽阔而平坦,称“前坪”。

村南耸立着一座门楼,人称“城楼”或“了望台”,原先是木结构的小楼,倒塌后重建,成了砖混结构。楼外的石径,蜿蜒而下,一直通往山下。站在此地,清晰地望见山下棋盘一般的田野与村庄。

龙泉村的村民大都姓陈,明末时从天台的张思村迁徙而来。村中有一座陈氏宗祠。宗祠依山而建,从院子至厅堂,有一米多高的台阶。厅堂为三开间阔,有12根堂柱。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完工于民国十二年(1923)。

村落中黑瓦片片的古宅,在这里的时光,古朴而宁静。村里的古民居保存最好的,要算是“前台”的院子,即陈炳方故居。建于清同治年间。坐北朝南,前为单墙,开一扇大门,两扇边门。左、右、后三面是二层楼房。院后还有两座院子,分别是“后台”、“里台”。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

0 阅读:0

古村记实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