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上了年纪,兄弟姐妹一定要相互亲近,社会现实告诉你答案

老傅谈事 2024-06-11 14:23:18

现在的农村,再不像30年前40年前的农村了,农村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农村越来越空虚无人了,绝大多数的农村人,都携家带口进城市里去了,农村空心化现象非常突出。

现在的农村,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七老八十岁的老人,没有进城务工条件的老人,独自留守在空旷寂寞空虚的农村里,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了。

这些上了年龄的高龄老人生活在农村,子女一般都不能留在老人的身边,有的老人因年龄太高了,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差,虽然仍然坚持着生活自理,减轻子女们的负担,但是,他们这些老人都是力不从心,都希望有人来关照自己。

农村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只有与村子里的左邻右舍相依为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照顾,遇到有困难的时候,相互共同解决问题,尽量避免让子女们往返城市和家里之间,去花那些高昂的路费,耽误不必要的时间。

那么,老人与村子里的左邻右舍相依为命,这些左邻右舍最亲的人,还是自己的同父母的同胞兄弟姐妹,还有堂兄弟姐妹,其它的外姓人,都是外人。

有很多人认为,“兄弟姐妹希望他们穷”,自己要比他们富有是最好的愿景,有这种观念的人,是落后于时代了。

若是在30年前40年前的农村,兄弟姐妹们都居住在村子里,都没有人外出打工,家家户户都在耕田种地维持生活,因此,兄弟姐妹们之间,往往为了宅基地和承包土地,争来争去。

家里养的猪和鸡,牛和羊等等牲畜,没有照看好,损害了隔壁兄弟姐妹们的蔬菜和庄稼,弄脏了门前的场地,便发生了争吵,弄得颈大脖子粗,面红耳赤的,有时候会大打出手,粗言秽语相怼,矛盾重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恶化,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念头。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种地耕地根本不赚钱了,根本不能养家糊口了,因此,农村大批量的人携家带口,都离开了农村,离开了承包土地,进城务工和生活去了。

这样一来,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年龄在60岁以下的人,都会选择进城市里打工生活,避免留在农村老家忍饥受穷,因此,农村现在只剩下了一些失去进城条件的老人,留守在农村独自生活着。

农村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兄弟姐妹们再不会为了宅基地和承包土地发生争吵,所有的土地无人耕种而撂荒,家里的房屋因打工都是闲置着的,兄弟姐妹们的家里,都不怎么养殖家禽家畜了,再不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了,村子里已经安静了,太平了,和谐了。

现在村子里的兄弟姐妹们,若是没有条件随子女进城,都会留在村子里生活,现在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了。

这些老人,都是同父母的亲兄弟姐妹,要么是堂兄弟姐妹,有的是有老伴的,有的是丧偶的老人,子女们都不在身边,人老了,一旦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老人就非常困难。

因此,这些亲兄弟姐妹们应该丢弃前嫌,化解矛盾,重新修好,恢复同胞兄弟姐妹的关系,重新培养感情,增强亲情,对双方的生活和养老以及家庭,都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农村俗话说,“打虎要靠亲兄弟,战场要靠父子兵”,亲兄弟姐妹和堂兄弟姐妹,都是亲骨肉,都是亲情关系,在老人的日常生活上,在相互关照上面,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上面,总要比外人要强,比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要好,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加倍的尽心尽力一些。

因此,农村留守老人,上了年纪以后,千万不要以兄弟姐妹为敌,疏远兄弟姐妹们的感情,一定要相互亲近,相互恢复亲情感情,在未来的养老路上,子女不在身边,可以有一个依靠,可以相互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老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有该多好。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留言区里交流讨论一下。

0 阅读:4

老傅谈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