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钓鱼人嫌弃的“垃圾鱼”,经多年成精品鱼,反向出口欧美受追捧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2024-06-01 07:40:25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世界上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事情,我们中国四元一斤都没人吃的鱼,而且这种鱼被广东贴上了难吃的标签,但在美国和日本却是十分受欢迎的菜,还真的是大家口味不一样吗?

日本“水中鸡”计划

罗非鱼有个别名叫做“吴郭鱼”,这个别名可大有来头。

需要追溯到1946年,日本战败被新加坡人赶走。日本人走的匆忙。留下了罗非鱼的鱼苗,这正是他们的“水中鸡”计划。日本人将罗非鱼叫做水中鸡,因为这种鱼十分好养活,它们便想驯化培育这种鱼,让它们更高产,可以提供给战士所需,但是他们战败了,这个计划也宣布破产。

留下的鱼苗倒是便宜了后来的研究组专家。有两个人分别叫吴振辉和郭启刚,他们两个合作将剩下的鱼苗打捞一部分,并将鱼苗带回台湾进行培育。果然,它们培育成功,虽然在台湾的初代吴郭鱼有土腥味,但饱受战争摧残的老百姓并不嫌弃,因为当时缺少蛋白质来源,罗非鱼不管吃什么都会长蛋白质。

罗非鱼是植物性鱼类,吃一些水藻就可以长出“肌肉”,是当时最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了,而且大家对鱼进行红烧,成功掩盖了罗非鱼浓重的土腥味。

由于是吴郭二人将鱼带到台湾的,因此取他俩的姓氏将鱼命名。

台湾在几十年间,不停的引进和杂交,终于培育出来了更好养活,味道更好的罗非鱼,还在2020年,将罗非鱼送上太空,送上太空并不是为了更好的育种,而是作为宇航员的口粮。

在国外受欢迎

罗非鱼经过多带培育和杂交,已经趋于完美了,尽管在台湾很受欢迎,在国外受欢迎的原因并不是它廉价美味,这种鱼在国外容易被当成其他鱼类食用。

爱吃鱼生的日本人,尤其爱吃三文鱼和鲷鱼片,这两种鱼都是价格昂贵极其稀有的存在,罗非鱼肉质与鲷鱼产不多,虽然鲷鱼的味道是没办法替代的,但架不住罗非鱼刺少,价格更便宜呀,因此台湾的罗非鱼是牢牢占据了日本的市场,统治了日本人的口味。

在美国这种鱼受欢迎的原因,就像华尔街炒股一样扑朔迷离,美国市场管的特别宽松,很多不良商家会拿罗非鱼冒充其它鱼类的肉去售卖,最关键的是大家没有吃出区别,确实,假的吃多了就是真的了。

据统计在美国市面上单点一条鱼,不要管什么品种,也不要管价格如何,基本会有一半的概率吃到的是罗非鱼。

所以在美国受欢迎,并不是美国人多喜爱,而是他们那忽悠大师太多了,把廉价的罗非鱼不漏破绽的售卖给人民,无良商人对这种鱼的需求量自然高。

但是,并不是所有品种的罗非鱼廉价,我国也有利用罗非鱼繁殖效率高的特点,培养一种传说中的鱼。

脆肉鲩

范蠡《养鱼经》里曾描述一种鱼,叫做脆肉鲩,这种鱼的养法,是养一条草鱼,用豌豆喂大,长大之后就是一条传说品质的鱼,肉质鲜嫩弹滑,还煮不烂。

中国吃货为了吃到传说中品质的鱼肉,选择抵抗力强的罗非鱼进行培养,用豌豆作为饲料,的但很快问题就来了,罗非鱼只能饲养四个月,因为是热带鱼类,水温低于十摄氏度就会冻死。

但是书中说想要养出“脆肉鲩”,必须饲养一年以上,冬天低温也难不倒中国吃货!他建造鱼棚,就像冬季大棚那样保温,成功帮助怕冷的罗非鱼度过冬天,等到第二年,罗非鱼的肉果然又脆又弹,身价直接翻了三倍,高达十二元一斤。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豌豆里面含有一种溶血成分,可以改变肉质。

脆肉鲩在我过市面上大受欢迎,甚至还有川菜师傅开发出的“爆炒脆肉”用的就是罗非鱼的肉。

我国吃货们为了养出更大的罗非鱼,甚至会将鱼苗运到三亚去养殖,就是为了养出一米体长的罗非鱼。

我们为了培养罗非鱼,也是煞费苦心,不枉我们是罗非鱼第一大出口过,因为我们足够用心,只要足够用心,总会有回报的。

第一大出口国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罗非鱼生产和出口国,其中美国是第一大进口国。

而我国作为出口罗非鱼的大国,某些地方对罗非鱼的态度似乎是另一个极端。

罗非鱼在我国被某些人称为“垃圾鱼”!钓鱼佬钓上来罗非鱼,都会嫌弃晦气扔回去,根本不会拿回家去烹煮。

因为罗非鱼是在我国非常常见的一种鱼类。

在长江以南,尤其是两广地区,这种鱼多的数不胜数,多了自然就不会被当成好东西对待了。

不少爱好钓鱼的人,十分不喜欢这种鱼类,认为这种鱼不仅仅是“垃圾鱼”,还是祸害鱼,这又是为什么?难道是因为这种鱼太多了,钓上来没有成就感?

这种鱼为何会受到歧视,这么招人讨厌?

罗非鱼之并不是这么洋气的名字的,原名就叫做“非洲鲫鱼”,因为它是我国到非洲引进的鱼类,后来为了提高销售额度,将这种鱼更好卖出去,就给它们起了个高复安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叫做罗非鱼。

其实“罗非”两个字是越南语,因为罗非鱼是从越南引进的,就随了越南人的叫法。

这种鱼和我国的鲫鱼相似,但是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可是天差地别,它们连科都不同,尽管外表相似,但不能一概而论。

毕竟这种鱼有很多优点,病害少,产量高,养殖成本低,总的来说是经济效益很高的淡水鱼,这些优点自然受到了许多渔民的青睐。

别看养殖罗非鱼的很多,价格更加亲民,可是罗非鱼在以前基本是纯出口。如果非要问出个什么原因,那就是大家普遍认为罗非鱼很脏。

在某些地区,由于生活环境的污染,许多鱼类已经不常见,但是在污染强的臭水沟里面,经常能见到成群的罗非鱼。这种鱼生存能力极强,繁殖能力又高,甚至为了提高卵的成活率,母鱼还会将鱼卵含在口中,不吃不喝几个月孵化成鱼苗,大大提高了生育效率。

那里养出来的罗非鱼味道奇差,还不干净,让人看了就倒胃口,一些不良上商家会在臭水沟里捞取罗非鱼进行售卖,获取不当利益,这种行为影响了罗非鱼在当地的口碑。

所以以前我国的罗非鱼大多出口到了美国,美国人似乎很爱吃这种鱼,其实野生的鱼类味道特别差,不代表养殖的味道不好,只能说众口难调。

但在湖南、云南等地的水质好的地方养殖出来的就肉质鲜美,再加上这种鱼没有肌间刺,因为再进化过程中舍弃了鱼鳔,为了保持在水里漂浮的状态,会不停的游泳,长久的挤压之下,那些肌肉间的小刺就退化消失了。因此在当地市面上就十分受欢迎。

总之非洲鲫鱼罗非鱼,被冠上"垃圾鱼"是有原因的,它对水质要求不高,越污越脏越臭它却越滋润,大家认为它全身都是细菌。

连带着认为人工养殖的也好不到哪里,单方面认为养殖人自己不吃,所以才卖去外地。

正是对罗非鱼这样的误会,导致几十年了,好多人见而避之,从不买不食。

可以说在中国市场只有精心培养的罗非鱼的一些特殊品种,才能有市场,其他普通的罗非鱼,那就只有远渡重洋去美国的命运了。

因为这种鱼在世界上是十分受欢迎的。

0 阅读:0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