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开遮羞布!”比亚迪高管:电池降价车不降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论芸有事 2024-06-10 12:44:25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间。

前言

6月6日,一场属于中国汽车的“盛会”在重庆开幕。

随后,比亚迪一位总经理的讲话视频在网上“火”起来了。

视频中,这位高管对当前车市乱象提出了质疑,更直指某些车企“不降价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背后究竟有什么隐情?业内人士又是如何看待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听听各方大佬怎么说!

价格战愈演愈烈,消费者却无感

这不在重庆举办的汽车论坛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中。

我国众多车企高层也都来参加了,并且根据如今的汽车市场也发表了不少自己的看法。

其中比亚迪高层就发表了一番关于汽车“价格战”的言论。

也可以说是撕开了一些车企的“遮羞布”。

信息来源:财经汽车(2024-06-07)——《比亚迪公开回应价格战,友商的“内涵”他听懂了#比亚迪》的报道

比亚迪高层表示,在前几年,新能源汽车是纷纷开始涨价,当时的理由也是非常的多。

其中就有关于电池原材料贵涨的也会非常的厉害、同时供应链也出现不总的情况。

而且当时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规模也不大,所以在综合条件之下,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出现了上调。

即使是比亚迪汽车也不例外。

但如今这几年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原材料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而这个时候,有些新能源车企汽车的价格却没有出现下降。

最后,比亚迪的高管也是发出了灵魂拷问觉得这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比亚迪高管说的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随着这两年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特别是电池材料价格大幅下跌,车价不降反涨。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2024-04-08——《法媒:电动汽车电池所需金属价格下跌》的报道

有人说,这是车企在补贴退坡后,为了维持利润率的"无奈之举"。

不过有些网友却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因为一些消费者觉得电池成本都下降了30%-50%,车价咋就不能降个三五个点?

别的不说,光比亚迪今年就下调了多个车型的价格,降幅最高的达8000元,销量不也一路飙升?人家敢降价,凭的就是过硬的产品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反观某些车企,没有核心技术,产业链掌控力也不强,在价格战中如履薄冰,生怕多降一点就亏损。

所以,他们索性学起"太极",忽悠消费者接受涨价。

一会儿说是排放标准提高了,一会儿又说芯片涨价了,总之就是要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但消费者可不是“韭菜”,任人“割”。

谁在推高车价?谁又在焦虑?

新能源车价格战愈演愈烈,各大车企也都是在汽车的价格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同时不同的车企做出的选择,让他们在市场上也面临着不同的处境。

有的抢占先机,大幅降价,赢得消费者芳心,有的则坐等观望,甚至变相涨价,被消费者嫌弃。

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推高车价?又是谁在焦虑?

这不,比亚迪和特斯拉两大头部车企,最近动作频频。

比亚迪接连推出多款降价车型,最高降幅达8000元,特斯拉则一口气下调了部分在售车型的价格,最高降幅超过3万元。

信息来源:光明网2024-04-23 ——《特斯拉全球降价以提振销售》的报道

这两家企业为何如此“大手笔”?说白了,就是想以价换量,抢占市场先机。

但并非所有车企都像比亚迪和特斯拉那样“任性”。

许多自主品牌车企,面对价格战压力,反而采取了“保价、稳价”的策略。

他们或是以“优惠”的名义变相涨价,或是打出“限时降价”的噱头。

在这场价格战中,车企可谓是两极分化。

头部企业因为有技术和成本优势,敢于打价格战,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而那些实力不济的车企,则因为涨价而备受诟病,甚至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如何在价格战中淘到“真金白银”,是一门大学问。

总之,在这场价格战中,真正受益的,应该是那些诚信经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车企。

而那些投机取巧、只顾自身利益的,终将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抛弃。对于消费者来说,擦亮眼睛,选择靠谱的车企,才是王道。

“降价”真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毋庸置疑,此轮价格战的直接诱因,是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

据统计,2022年以来,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均价,均是大幅度下降。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2024-01-26)——《锂电池价格降至历史最低点》的报道

按理说,成本都下来了,车企完全有条件下调售价,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好处。

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车企非但不降价,反而变相提价。

这究竟是为何?说白了,还是利润惹的祸。

一些车企嫌降价会影响利润率,宁愿通过提价来维持甚至提高毛利,殊不知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必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降价就是“万灵药”。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2024-06-05 ——《价格战“余罪”,汽车供应链终不能幸免》的报道

事实上,盲目降价对车企而言也是一种风险。

一味压低价格,不仅会影响车企的利润空间,还可能诱发同行的报复性竞争,最终导致行业陷入“低价恶性循环”的泥潭。

这就像一场"极限运动",玩得不好,分分钟就会“掉链子”。

前有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虎视眈眈,后有造车新势力穷追不舍,自主品牌车企如果盲目降价,势必会陷入“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到时候,真的是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了。

重庆论坛解码中国车市新风向

2024年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可谓是一场关于“价格战”和“内卷化”的高峰对话。

各路大佬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那么,这场论坛究竟给中国车市指明了什么新风向?

从表面上看,价格战似乎成为了这场论坛的主旋律。

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车企降价动作频频,自主品牌车企也纷纷跟进,一时间,市场热度被推向高潮。

但也有专业人士指出,价格战只是中国车市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行业的“内卷化”倾向。

信息来源:钱江晚报2024-06-07——《李书福:汽车行业过度内卷引发无序竞争 安全是基本前提》的报道

所谓“内卷化”,就是企业过度追求短期利益,盲目扩张产能,同质化竞争严重,最终导致行业整体陷入“低价、低质、低利”的恶性循环。

一些业内人士坦言,当前中国车市的内卷化问题已经很严重,如果再不加以遏制,恐怕会掣肘行业的长远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嘉宾还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断奶”后的行业走向表示担忧。

大家普遍认为,随着补贴退坡,车企的日子恐怕会越来越不好过。

但长痛不如短痛,补贴“断奶”倒逼车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反而可能是一件好事。

结语

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见证了中国车市百舸争流、龙腾虎跃的生动局面。

价格战只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背后折射的是技术、营销、服务等多个领域的角力。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在消费者利益至上的时代命题中,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高质量发展,着眼消费者需求、努力提升产品力,才是车企基业长青的致胜法宝。

站在新的起点,中国车市正翻开崭新的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力前行!

文 | 论芸轩

编辑 | 论芸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2 阅读:302
评论列表
  • 2024-06-10 20:51

    当同质化严重时价格战是必然,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回头看曾经的手机、家电、快递等行业都是一样,优胜劣汰[笑着哭]

  • 2024-06-10 14:20

    这辈子就看了一回广汽,然后现在很后悔。

  • 2024-06-10 19:57

    [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6-10 14:54

    不降价只有一个原因——多从消费者那搂点钱!

  • 2024-06-10 18:32

    电池原材料都下降好几倍

  • 2024-06-10 18:40

    比亚迪成立到现在连深圳劳动法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一条都没有达到,例如22日发工资,工资还是集体计件的,所有员工都不知道工资是怎么计算的。

  • 2024-06-10 17:51

    恶心。以前油价涨说拿燃油补贴新能源,现在补贴完了油价多少?他们切想把车价格稳住。新能源砍掉3/2的品牌活下来才能走向国际市场

  • 2024-06-10 17:01

    买车现在是越买越精打细算,以前买比亚迪海鸥为了省油费,结果高速电费1.45一度,现在又出了个海豹06,高速上和电车费用也差不太多,果断下单,现在国内新能源只看比亚迪,华为系,蔚来,其他的都不考虑,合资国外品牌都是杂牌不接受反驳[呲牙笑]

    baba 回复:
    哼哼,𣎴会上税
  • 2024-06-10 22:17

    没想到第一个急眼的是广汽,,看来以前他凭这丰田和本田赚钱太舒服了,,现在稍微上一点强度就跳出来了

  • 2024-06-10 17:28

    说的很对,蔚来的电池还在卖了7万块

论芸有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