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十部经典英国老译制片,看过五部以上的人,不占少数

乐山看动漫 2024-06-17 11:04:17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有很多英国电影在国内上映,这些电影题材丰富,让国人大开眼界。如今更是已成为世界影史中的经典,让人难以忘怀。

第一部《王子复仇记》

《王子复仇记》是由劳伦斯·奥利弗执导,劳伦斯·奥利弗 、巴兹尔·悉尼、艾琳·赫等人主演。于1948年英国上映。该片获得第2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

这部电影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的,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因父王被叔父克劳迪亚斯杀害并篡位,以及母亲改嫁而忧郁。一日,他遇见父王鬼魂,得知真相后决定复仇。哈姆雷特假装发疯以观察克劳迪亚斯,但犹豫不决。后来,他安排戏班演出一幕戏揭露了宫廷阴谋,从而证实了叔父的罪行。

在莎翁众多作品中,《哈姆雷特》无疑是最常改编为电影的一部。而这个版本的电影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最经典的一部。这部影片充满强烈的戏剧性,无论是人物关系构建、情节布局,还是环境气氛营造,甚至夸张的动作与诗意的台词,无不体现出对古典戏剧的传承。此外,影片还成功打破舞台限制,在场景设计和镜头运用方面,充分展现了电影的视觉魅力。

影片在我国上映,轰动一时。经过上译厂的精心翻译,让观众更深入地领略到了,这部经典之作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哈姆雷特的诗意化台词,经孙道临先生的精彩演绎,更是震撼人心。

第二部《尼罗河上的惨案》

《尼罗河上的惨案》是由约翰·古勒米执导,彼德·乌斯蒂诺夫、简·伯金、洛伊丝·奇利斯、贝蒂·戴维斯等人主演的悬疑片。于1978年美国上映。同年7月国内上映。

该片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同名侦探小说,讲述了林内特小姐与其新婚丈夫西蒙在尼罗河上的“卡纳克号”游艇度蜜月时,林内特在睡梦中被枪杀,五万英镑的项链失窃。恐慌在船上蔓延,比利时侦探波洛介入调查。随后,游船上又发生多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案,所有游客似乎都有动机,其中杰奎琳·德·贝尔福特的嫌疑最大。然而,死者丈夫西蒙·道尔却未被怀疑。最终结局令人震惊。

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真实发生,而看似可能的事情却变得不可能。尽管角色繁多且关系复杂,但影片对各个人物的性格和行为进行了精心编排,使得案件脉络清晰明了。波洛的形象机智、深沉又富有幽默感,尤其是在影片结尾处,他通过对洒落的酒、带枪眼的披肩、染有红墨水的指甲等细节的分析,运用特殊语言揭示真相,展现了大侦探的智慧与魅力。

这部影片在中国备受喜爱,配音团队的出色表现功不可没。毕克、邱岳峰、李梓、刘广宁、丁建华、苏秀、赵慎之、胡庆汉等优秀演员的加盟,这阵容也太豪华了吧!这也让本片成为中国配音史上的一座丰碑。

第三部《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是由罗纳德·尼姆执导,格利高里·派克、乔伊丝·格伦菲尔等人主演的爱情喜剧片。于1954年在英国上映。国内由张玉昆、白玫、向隽殊等人为影片配音。

该片改编自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二十世纪初,英国富豪兄弟用百万英镑支票测试其力量。美国人亨利因穷困被选中,接受一个月的使用权,但须原样归还。亨利因此成为上流社会焦点,享受无尽荣耀。但债台高筑、支票被藏,使他陷入困境。最终,亨利归还支票,拒绝富豪兄弟的工作安排,因他厌倦了金钱的追逐,却收获了更多。

这部电影借助小职员的遭遇揭示了金钱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影响力,导演运用连环图形式展现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各种困境,生动有趣,犹如一幅社会讽刺画,引人发笑。

第四部《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阿尔伯特·芬尼、劳伦·白考尔、马丁·鲍尔萨姆、英格丽·褒曼、杰奎琳·比塞特等人主演的犯罪推理影片。于1974年上映。

该片根据阿佳莎·克里斯蒂原著改编,故事讲述了在伊斯坦布尔的暮色中,各色人等登上东方快车。大侦探波洛在朋友的安排下乘坐此列车。商人雷切特因收到匿名信威胁而请求波洛保护,但被波洛拒绝。夜间,雷切特被发现死在床上,波洛展开调查。通过盘问,波洛发现每个人都有疑点。最终,波洛揭示雷切特曾被判死刑,因其绑架并杀害儿童黛茜,现正义得以伸张。波洛澄清了大家的嫌疑,使众人免受牵连。

《东方快车谋杀案》可以说是第一部以云集了众多影星的方式拍摄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该片为后来的侦探片所模仿。《东方快车谋杀案》集中六位奥斯卡得主,都奉献了精彩的表演。阿尔伯特·芬尼扮演的波洛,让人难辨其原来的面貌。多变的风格,令人叹为观止。在艺术上和票房上都取得了成功,阿尔伯特·芬尼扮演的波洛也令人难忘。

这部电影有两个译制版本,一个是上海青年话剧艺术中心版,由张名煜、张鸿鑫、刘明根、郑毓芝等人配音;另一个是央视版,由陆建艺、冯宪珍、廖菁、张云明等人配音。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就是央视版。

第五部《桂河大桥》

《桂河大桥》是由大卫·利恩执导,威廉·霍尔登、亚利克·基尼斯等人主演。于1957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法国作家彼埃尔·布尔的同名小说。讲述了1943年,英军上校尼克尔森及其部下被日军俘虏,被迫修建泰国西部的桂河大桥。尼克尔森坚持《日内瓦公约》拒绝苦力工作,被禁闭。在工期压力下,日军妥协,尼克尔森指挥士兵完成大桥。美国海军军官希尔斯逃离日军控制,成为英军316特殊部队向导,目标是炸毁大桥。尽管大桥是尼克尔森的荣誉象征,但希尔斯等人仍计划炸桥。尼克尔森发现后试图阻止,但希尔斯和乔埃斯在日军火力下丧生。尼克尔森意识到错误后中弹倒下,意外触发了炸药的起爆装置。

这部被誉为20世纪50年代英国最优秀的电影之一,也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剧情构思精巧,导演手法独特,生动地展示出历史洪流中的众生相,以及他们对战争所持有的各异观点。

片中,三位军人的历程构成了全剧的主线,同时也突出了他们各自的民族特色及个性特点。尼克尔森上校等人在战俘营的经历,和美国士兵希尔斯的逃脱之路。这两条线索共同推动着故事走向高潮。片中的口哨曲让很多人至今难忘。

第六部《双城记》

《双城记》是拉尔夫·托马斯执导,德克·博加德、多洛特·图丁、 西塞尔·帕克等人出演。于1958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席尼·卡顿,英国才华横溢的律师,对巴黎女子露丝·曼纳一见钟情,却发现她已与法国贵族查尔斯·达雷结婚。尽管心碎,卡顿仍祝福二人。随后,法国大革命爆发,露丝的丈夫查尔斯被判处死刑,露丝求助于卡顿。卡顿牺牲自己,营救查尔斯,再次表现了其“成人之美”。

迄今为止,狄更斯的《双城记》已经十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银幕。1958年版绝对是最经典的一版。尽管其核心主题是爱情,但电影最具冲击力的部分却是对历史的描绘。其中,爱情仅作为辅助表达情感的线索存在,真正的主题是在爱恨交织中展现的革命、巨变以及人性中的苦痛挣扎。这才是这部电影给人以悲怆感的原因。

第七部《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由佛朗哥·泽菲雷里执导,莱昂纳德·怀廷、奥丽维娅·赫西等人主演,于1968年在英国上映 。

该片改编自莎士比亚得同名戏剧,讲述了十五世纪意大利维罗纳,蒙达犹家族的罗密欧和卡普雷特家族的朱丽叶偶然相遇并坠入爱河。两家族尖锐对立,极力阻挠。朱丽叶表兄挑衅罗密欧被误杀,罗密欧被流放。朱丽叶为避婚在神父帮助下假死。罗密欧误以为朱丽叶真死,饮毒自杀。朱丽叶醒来见罗密欧死,亦自尽殉情。

该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尊重原著,演员表演坦诚而生动,尤其奥丽维娅·赫西的表现堪称一绝。她塑造的朱丽叶形象纯洁、高雅、神秘,融合东西方之美,奥丽维娅·赫西因此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朱丽叶扮演者。这部影片不仅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对细节处理得当,展现了意大利乡村丰富多彩的风貌和奢华气派。

自1595年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以来,已有近20个版本的电影作品问世。其中,1968年弗兰克·杰弗瑞里导演的版本被誉为经典之作。

第八部《野鹅敢死队》

《野鹅敢死队》是由安德鲁·V·迈克兰格伦执导,理查德·伯顿、罗杰·摩尔、理查德·哈里斯、哈迪·克鲁格等人主演的动作片,于1978年在芬兰上映。1986年在国内上映。

故事讲述了福克纳上校与银行巨头马瑟森爵士合谋,计划夺取非洲某国铜矿开采权。独裁者切恩多法则要求福克纳,将废黜的前国家元首林班尼,从囚禁中劫出并交给他。福克纳组织一支敢死队执行任务,包括劫狱和撤离。然而,他们的运输机在机场降落前突然离去,福克纳意识到他们被马瑟森出卖。敢死队和林班尼陷入困境,经历激烈战斗,最终逃至附近机场,但林班尼在飞机上死去。福克纳回到英国,得知马瑟森已从恩多法处获得铜矿权,并因此节省了一百万美元雇佣费。福克纳为敢死队成员及其家属讨还公道,并在斥责马瑟森见利忘义后将其射杀。

剧情主要围绕战争展开,其中穿插英式幽默元素,战斗场面惊心动魄,演员阵容强大,汇集20世纪80年代欧洲电影界的众多赏。然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并非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影片中流露出的亲切感。片头及片尾的主题曲更是深入人心,伴随歌曲,非洲大陆的地图呈现在屏幕之上,悲壮的旋律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进行配音工作,乔榛、盖文源、翁振新、杨成纯、尚华、施融、伍经纬、于鼎等优秀配音演员的精湛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

第九部《卡桑德拉大桥》

《卡桑德拉大桥》是由乔治·科斯马图斯执导,理查德·哈里斯、伯特·兰卡斯特、索菲娅·罗兰等人出演的惊险片。于1976年上映。1980年国内上映。

故事讲述了两名恐怖分子闯入世界卫生组织总部,计划袭击,被保安阻止。逃跑中,他们不慎打碎含病毒的玻璃瓶,感染致命病毒。其中一人被捕,另一人逃上开往斯德哥尔摩的列车。病毒迅速传播,列车上的许多乘客被传染。当局为控制疫情,封闭列车,禁止停靠和乘客下车。尽管有医生提出高浓度氧气能杀死病毒,当局仍决定让列车冲向无法承受重量的卡桑德拉大桥。乘客为求生,反抗并争夺列车控制权,最终分开列车,前半部坠桥爆炸,后半部安全停下,大多数乘客得救。

在没有电脑高科技的年代,但该片以紧凑的剧情和对病毒的勇敢抗争以及对患者的关爱与人性关怀,使观众深受感动。灾难与英雄美人的结合,以及从相识至相爱的感人故事,已成为灾难片的经典模式,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该片引入我国时,配音团队堪称豪华阵容。毕克饰演“张伯伦”,丁建华饰演“珍妮弗”,富润生饰演“麦肯奇”,配角亦由李梓、尚华、童自荣等实力派演员担任。他们的出色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充分展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上译厂的黄金时期的实力。

第十部《红菱艳》

《红菱艳》是由迈克尔·鲍威尔、艾默力·皮斯伯格执导,莫伊拉·希勒、安东·沃尔布鲁克、马留斯·戈尔林等人主演的歌舞爱情电影,于1948年在英国上映。

故事讲述了佩姬热爱舞蹈,视其为生命。她成功演出《红菱艳》后,与作曲家朱利安相爱,面临爱情与事业的抉择。团长莱蒙托夫认为舞者不应享受爱情,但佩姬不顾劝阻,选择爱情,与朱利安结婚。然而,她对舞台的热爱让她决定重返舞台,朱利安因此离开。在舞台上,佩姬回想起红舞鞋的传说,意识到不能失去爱情和丈夫,匆忙离开剧院追赶丈夫,不幸被火车撞死。

这部影片在黑白影片占主流之时,大胆运用彩色片进行拍摄,其浓厚色彩风靡全球。影片中大量的舞台表演并未因专业性过高而乏味,而是得益于导演们卓越的调度技巧和画面构想,使得女主角的舞姿与摄影、美术完美融合。观众盛赞此片为英国艺术电影的杰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在译制片史上堪称最具挑战性的译制片。当年,江小姐将其列为重点项目。起初由北京方面负责配音,但却将《红菱艳》配出了革命味道,遭到江女士否决。随后,配音工作交给了上海译制厂,第二版由中叔皇、李梓配音,但仍未获通过。最终,请出邱岳峰为男主配音,才顺利完成任务。如今,76年过去了,它的服装和色彩美学依然能打动人。

这十部英国老电影,部部经典,有哪部让你最难忘?还有哪部影片是你的最爱?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5 阅读:328
评论列表
  • 2024-06-23 11:33

    除了最后一部没看过,其他全都看过了,有的还下载保存。

  • 2024-06-23 07:57

    孤星血泪

  • 2024-06-23 11:24

    看过不少,情节都记不清楚了。

  • 2024-06-23 20:50

    还应该把《阳光下的罪恶》算上。

乐山看动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