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并驾齐驱的四大工学院,如今差距明显,皆因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庄里居课程 2024-05-31 05:13:16

长文创作,全文约3600字,感谢您的支持!

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四大工学院”、“五院四系”、“建筑八校”、“八大学院”、“五大母校”等等有关我国高校的专有名称,但你知道这些称谓是怎么形成的吗?

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1952年进行了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把之前英美体系中的“通才教育”,调整为苏联模式下的“专才教育”, 把培养工业建设人才作为重要调整方向之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大批理工科院校应运而生,专业领域型院校的数量远多于综合性大学。

以四大工学院为主体的东大、华科、华工和大工

四大工学院、建筑八校等等就是在这次高校院系大调整后形成的,虽然时至今日,这些称谓出现的频率已经越来越低,但它们却是我国高教发展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本期聊一聊原“四大工学院”的前世今生,看看它们各自的发展之路,目前谁发展得更好。

原四大工学院指的是教育部直属的四所重点工学院,分别是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和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

四大工学院的前世今生

四大工学院都是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之后形成的,尽管当初都是学科较为单一的典型工科大学,但在后续的办学发展进程中,四所高校走的路却不尽相同。

南京工学院有着四大工学院之首的美称。因为在组建之初,南京工学院几乎完整地继承了原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的工学院,又并入不少其他知名高校的工科,实力最强。

1988年,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地质学校等并入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也由一所纯工科高校发展为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南京工学院

华中工学院发展之路与南京工学院类似,甚至可以说,步子迈得更加大。1988年学校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与原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校合并,组建了华中科技大学。

华南工学院也走得是合并其他高校的道路,虽然合并的学校数量不多。华南工学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合并了广东化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工学院

大连工学院是四大工学院中唯一一所没有在办学进程中合并其他高校的大学,也于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有意思的是,四大工学院都在同一年由工学院改名为大学。它们不同的发展之路,其实对学校后续的发展也有着不小的影响。

大连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是两个代表性例子。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坚持走独自办学,不搞合并的发展道路,但从整体办学实力来说,终究还是吃亏了一点,已经与走强强联手之路的华中科技大学有着一些差距了。

那么,四大工学院谁发展得最好,实力最强呢?

大学排名

为了尽量公正、客观地反映大学排名情况,我选取了国内的软科、校友会和国外的US News、QS等四家高校排名机构的大学排行榜作为参考。

根据2024年软科版大学排行榜来看,华中科技大学排名最高,为全国第8位;东南大学次之,排在全国第13位;

大连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相差不大,分别为全国第28位和第30位。

再来看看其他大学排行榜。

从上图可以看得出排名最高、最稳定的是华中科技大学,而且领先幅度不小。排名先后顺序为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大学排名的高低与上文提到的发展之路有关。

华中科技大学不再是单单原先的华中工学院,而是与同济医科大学等强强联手了,整体实力自然不俗。

东南大学原先实力最强,加上南京铁道医学院等,也走上了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之路。

合并较少的华南理工大学与没有参与合并的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相对较低,也是情理之中。

在1995年版本的大学排行榜单中,大连理工大学排名与华中理工和东南大学几乎并驾齐驱。

录取分数线和生源质量

尽管高考录取分数线和专业设置、城市区位等因素有关,但对同为以工科类为特色的原四大工学院来说,在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下,录取分数线还是具有较强参考性的。

全国30个省市理科类投档分,华中科技大学平均为634.6分,东南大学为631.5分,华南理工大学为608.20分,大连理工大学为604.2分。

从生源质量来说,华科和东大一档,华工和大工一档。

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工科实力排名

在软科发布的2023年中国高校工科实力排名中,华中科大6、东南大学8、大连理工11、华南理工17。

学科建设

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是决定一所高校发展方向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学科建设是衡量大学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

先看学科评估

尽管第五轮学科评估“雷声大、雨点小”且不对外公布,但我们仍旧可以把各渠道消息汇总之后,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看原四大工学院的学科评估情况。

从学科评估看,东南大学的A+学科最多,而且A类学科也不落后。大学排名更高的华科在这一维度确实不如东南大学。大工与华工不如华科和东大,但大工与华工基本在一个层面。

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

东南大学:12个,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华中科技大学:9个,机械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等。

华南理工大学:4个,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

大连理工大学:3个,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

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

东南大学: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华中科技大学: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华南理工大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大连理工大学: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ESI全球前%学科

东南大学: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2个科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2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

华南理工大学: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

大连理工大学: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4届保研率

东南大学34.4%

华中科技大学36.52%

大连理工大学约23%

华南理工大学约20%

因为统计方法不同,每所高校的保研率会有出入,但总体上不会差很多。

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办学预算经费

202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表中,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全部跻身前20强。

其中东南大学为160.70亿元,高居第9,华科和华工都超过120亿元,排在前15,大工也有100.17亿元,排在第20位。

在生均经费方面,东南大学同样以39.70万元排名全国前十,原四大工学院之首。华中科技大学22.74万元,大连理工大学21.41万元,华南理工大学18.97万元。

东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预算总量和生均上都领先于大工和华工。

东南大学

“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

东南大学:16位专职两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15位专职两院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11位专职两院院士。

大连理工大学:12位专职两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

国家级科研平台

东南大学:牵头建设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共建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建设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拥有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医学中心等。

大连理工大学:4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等。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文科国家级平台等。

国家科技“三大奖”

三大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发明奖,作为工科见长的高校,四所高校都有不少科技成果产出。

2000年至2019年间的三大奖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都排在全国高校前25位。

培养的“院士”校友

根据2023年校友会发布的“院士”校友名单,华中科技大学共培养了43位院士,东南大学42位,大连理工大学29位,华南理工大学14位。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的开篇介绍和13个维度对比,原四大工学院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今时已不同往日。

整体上来说,华中科技大学和东南大学一档,领先于大连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已经不是当初四大工学院之间的较量,而是华科、东大、华工和大工之间的博弈。

东南大学

实力更强的华科和东大都是走高校合并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华科。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为数不多没有参与高校合并的985高校,虽然比不上华科和东大,但能有现在的地位和实力也实属不易。

在工科领域,原四大工学院仍旧是各有所长,保持着核心竞争力。

关于原四大工学院的发展之路和现状,您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您来评论区交流、分享。

关注我,一起了解更多高校、高考和教育那些事。

19 阅读:14861
评论列表
  • 2024-06-01 09:30

    东南除了学科评估这个人说了算的项,其它都跟华科有差距,有些还不小。

  • 2024-05-31 15:14

    很详细[点赞]

  • 2024-06-01 14:51

    东南、华理、大理竟然不肯向国内学生要钱盖楼回头给外国留学生?那你们排名肯定要比不过好坑。[得瑟][得瑟]

    大连园丁 回复:
    大工,没有大理这个叫法[鼓掌][鼓掌]
    糇厂训糇总长 回复: 大连园丁
    感谢普及常识[作揖][作揖]
  • 2024-06-07 11:37

    中国大学发展最大的错误就是“求大求全”!

  • 2024-06-02 07:32

    我高二那年武大合并了湖医,华科合并了同济,当时感觉天都快塌了,计划全都打乱了,两所医学院校分数全部大涨

  • 2024-06-01 08:50

    好文章![点赞]

  • 2024-06-02 09:02

    吃饱了撑的,有毛线好排。你排的更高,你华中科大的学生跑下来广东还真比华南理工学生吃香?广东唯二985,唯一工科985,就这就占尽先机了[呲牙笑]

    王继芳 回复:
    你那广东第一的985校长华科大的,你再去北京比比去?
    贪财好色的俗人 回复: 王继芳
    你这就是吃饱了撑的了。高校校长都是国家任命,如果说哪个校长是其他大学毕业就显得这个大学比他校长的毕业大学差一头,那清华北大的校长也不都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啊。再说了,我是从学生就业角度来说的,你这都看不出来?
  • 2024-06-02 18:37

    没有一个掉队的,都很吊!

  • 2024-06-05 14:26

    那所都不差,那所都是学子梦想踏入的学校

  • 2024-06-08 02:33

    所谓的综合性大学有那么几所装装门面就可以了,别TM的全一窝蜂的向这个方向发展,搞得全都是四不像且校内争权夺利内斗不休、外行指导内行、丑闻不断。。。。。。。。

  • 2024-06-01 08:09

    北京工学院???

  • 2024-06-03 18:01

    整当下热点电动车的,还得数华工。包括以前的那四大电视机企业。

  • 2024-06-19 19:19

    四大工学院,三家变综合,有必要那么求大求全吗

  • 2024-06-01 11:05

    大工把大医和海大合并了吧!

    大连园丁 回复:
    海事不少是教育部的,合大医当初大医不同意
  • 2024-06-02 22:50

    东南大学是不是人民的名义取景地

    用户15xxx60 回复:
    很多电影的取景地。。我上学的时候,见过建国大业来取景
  • 2024-06-04 20:24

    北京理工

  • 2024-06-07 05:48

    95年教育部官方唯一排名早就辟谣了,这个是武书连版。

  • 2024-06-09 01:33

    广西工学院

庄里居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