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明老太君至死都不知,明青达起杀心又停手的真相多诛心

书影看剧 2024-06-03 14:00:35

“因为不堪鉴查院入园凌辱,不堪小范大人多日来的欺压,于今日上午自缢身亡。”

掌管三大坊的明老太君最终的结局还是难逃一死,不是死在庆帝的算计和范闲的审判里,而是死在亲生儿子明青达的双手里。

一夜之间,江南变天了。

明青达以为老太君糊涂了,亲手了结她,觉得自己能活命,殊不知他不过是延缓了自己被除的时间罢了。

就这样在江南百姓眼中的老祖奶奶,不知救活了多少贫苦百姓的明家老太君,明明是被亲子弑杀,却被按上了不堪凌辱求死的大义。

这一切都是明青达的私心,想用母亲的死煽动江南百姓的民心,反抗朝廷。

殊不知,这一切不过是个笑话。

明家保不住三大坊,明青达的下下策更保不住自己。

庆帝才是最后的执棋者,明家的壮大已经对他造成了威胁,除去明家是他必做的事情。

明家是一个百年大族,手握三大坊的生意,养着一批江湖打手,在江南的名声一直很好,掌权回来的明老太君。

在江南的名声极好,开铺放粥,修桥铺路,资助学子之类的善事,数不胜数。

因此,明老太君得知范闲来准备接手三大坊的时候,根本不怕。

原著小说中,老太君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活着的范闲比十个明家都有价值,但十个死了的范闲都比不上一个明家。陛下不喜欢我们明家,却不能毁了我们明家。”

三大坊曾经是叶轻眉一手创办的,范闲收不过是物归原主,可是这么多年都是明家在经营,铺子越来越大,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

明家知道若是三大坊交给了朝廷,自己的百年大族很快就会没落了。

为此,他们设计了转移三大坊,明老太君设局烧毁原三大坊场地和里面所有的人员。

明老太君这步棋下得可真狠,就想来个死无对证。

可是她没有想到,范闲竟然找到了三大坊转移的场所。

明家为何就是不把三大坊交还给鉴查院呢?

因为这里有最赚钱的工艺。

正是因为这些工艺,才让明家在江南的地位屹立不倒。

明青达是明家明面上的家主,可实际管事的人是明老太君。

“除了田地和庄园里的现银,做生意的流水基本存在一个叫做太平钱庄的庄子里。从太平钱庄调钱的印章却一直掌握在明老太君手中。”

尽管明青达是老太君唯一的儿子,可是她从来没有放过权,一直把钱和印章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

明青达表面上对母亲毕恭毕敬,可实际上早就想取而代之,拿到真正的管事权。

老太君从来就不是个省油的灯,明青达有错得时候,她就会用针扎他的手作为惩罚。

她的心狠手辣在年轻时候就显现出来了,年轻的时候善妒,明老太爷娶了三房小妾,但最后只剩下一房。

可见她有多残忍。

范闲找到三大坊转移后的仓库时候,威逼着主事们交出了三大坊,可明家依旧不死心,老太君命令明青达去和范闲抢回三大坊。

与范闲抢,就是与庆帝反,明青达担心因此被问斩时候,没想到老太君已经找到了出路。

她准备过继几个孩子,出事的话,把这些后辈们推出去顶罪,甚至严重的话,还要把明青达推出去。

一句话,激起了明青达的杀心。

范闲未到达江南的时候,二皇子来找过明青达,当时就希望他除去老太君。

可是明青达念及老太君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一直不忍心动手。

电视剧中,明青达把手已经放在了老太君的脖子上,可是最后还是犹豫了。

这不是因为他仅存的一点孝心点醒了他,而是他想在最恰当的时候把老太君推出去。

原著小说中,明青达用皮绳勒死了亲生母亲。

“成大事,当然需要牺牲品。”

明青达是懦弱的,他担心老太君先出卖自己,最终还是先下手为强了。

暗中操控江南数十年的明老太君死了,对范闲而言是个好事,毕竟老太君手里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黑暗勾当,这些事情都足够让明家全族受灾。

老太君的死算是赎罪。

“明老太君勾结东夷,畏罪自杀,后事处理暂缓,查明死因再做处理。”

明青达用母亲一条命,换取了一年的安稳,三大坊还是被范闲接手了。

而范闲也根本不会放过假意对自己投诚的明青达。

信阳长公主和二皇子是怂恿明青达对老太君下手的罪魁祸首,他们也从来没想护住明青达。

二皇子一族为的不过是是想从明家手里拿报酬,同时阻碍范闲接手三大坊,

明青达成为了明家真正的掌权者,不过是二皇子的算计。

二皇子除了想从明家手里拿钱之外,还想要搅浑江南的处境。

江南越乱,范闲就越麻烦,二皇子的大势已经去了,他做着一切不过就是不让范闲安稳在江南过夜罢了。

没想到,二皇子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在庆帝的诱导下做的。

由于明家的经济实力已经让庆帝寝食难安了。为此他必须找个理由让范闲渗入到明家掌管的三大坊。

“如果不能削弱对方,那就摧毁对方。”

庆帝就是利用范闲,一步步清除叶轻眉曾经给自己埋下的“隐患”。

在他眼里,所谓的公平正义都是对自己权威的蔑视。

0 阅读:0

书影看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