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葬礼,周总理提了个要求:赫鲁晓夫同志,请速放回我们的人

健柏说历史 2024-06-06 21:53:12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病逝世,周总理第一时间带人赶到了苏联,对其表示悼念。

然而在这场追悼会上,中苏双方的气氛却有些微妙,赫鲁晓夫和善的笑容中,似乎总是隐藏着什么,这让周总理不由得皱起了眉。

随着追悼会接近尾声,周总理特意找到他,说道:“赫鲁晓夫同志,我这次来想问你要一个人,希望苏方能尽快让他回中国。”

“什么人?”

“一个飞行员。”

赫鲁晓夫愣了愣,笑道:“你知道他对苏联意味着什么。”

周总理波澜不惊地说道:“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做了什么,都是中国人,理应回国!”

这下赫鲁晓夫愣住了……

能让周总理如此大费周章要的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最后这个人顺利回国了吗?

1933年11月7日,苏联红场上人声鼎沸,上万民众围在这里,等待着十月革命16周年纪念的开场。

随着雄壮的音乐声响起,方队、战车纷纷入场,当唐铎驾驶长机飞到红场上空时,他清清楚楚地听见了民众们的欢呼声。

作为唯一一名来自中国的飞行员,他的心中为此感到十分骄傲。

要知道这可是首届有空军受检阅的周年纪念,并且红场上空平时根本不允许空军飞行, 而唐铎能够作为第一个飞跃红场上空的中国人,可见苏联对他的信任和重视。

听着红场外面激动的欢呼声,唐铎险些流下激动的泪水,这一路走来有多么艰辛,身为一名中国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唐铎14岁就进入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成为了革命的预备役。

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当时毛泽东也在求学,可是对于这个小老乡,他十分欣赏,有一次他问唐铎:“你还这么年轻,怎么会来这里呢?”

唐铎歪着头想了想,他想到了自己的湖南老家,民众们苦不堪言的生活,想到了父亲明明是个武官,却因为痛恨贪污腐败,远离官场的生活。

“我想好好学习,让更多的人吃得饱穿得暖。”唐铎稚嫩的声音让毛泽东哈哈一笑,对他更加喜欢了。

1919年,毛泽东还亲自介绍他住进了北大教授杨昌济的住处,让他得以在这里求学。

“五四运动”是唐铎参与的第一场爱国政治运动,在杨昌济和毛泽东等人的指引下,15岁的唐铎明白了更多的革命道理,从而更加坚定了参加革命的心。

他曾留学法国,在这里参加过革命斗争,阅读过马克思主义书籍,后来又加入孙中山麾下,成了最早一批从事航空事业的共产党人,并得以前往苏联留学。

就在他准备归来的时候,蒋介石忽然发动政变,打乱了他的计划,唐铎出于无奈,只好留在了苏联。

他在航空领域不断深造,成为了苏联的苏军校尉,所以才被选中参加红场的检阅。

十月革命,原本是无数共产党人的指路明灯,唐铎也为自己能够被苏联选中参与其中感到荣幸。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在后来竟然会成为他回国的阻碍。

由于在航空训练中表现出色,唐铎加入了苏联空军的最高学府,以中国人的身份,为苏联出生入死。

1944年,已经40岁的唐铎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任务,他要担任强击队部队中队长,向德国军队的野战机场发动进攻。

虽然担任教官多年,可是这是唐铎第一次实打实的奔赴前线,一时间他心潮澎湃,异常紧张。

升上高空的时候,唐铎抱着赴死的决心,坚定了要将法西斯赶出去的决心。

他死死地盯着高空中的动向,毕竟再高明的飞行技巧,也挡不住炮弹,更何况是万米高空,他必须慎之又慎。

这时,德军的战机忽然出现在了下方 ,唐铎整根神经都绷紧了。

“目标出现,按计划行动!”唐铎当即一声令下,一马当先驾驶战机冲向了德军,另外4架战机紧随其后。

一时间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唐铎眼疾手快,在抵达德军基地上空的时候,当即投下了炮弹,几秒时间后,剧烈的轰鸣声带着飘荡的尘土,震荡在德军基地上空,几十架德军战机瞬间被毁于一旦。

唐铎等人得意地笑笑,然后带着胜利满载而归。

从那之后,唐铎在苏联空军中就声名大噪,成了不少人心中的英雄。

不久之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战斗也打响了,此时唐铎再次担任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副团长,带领部队,前去祖籍德军的坦克群。

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要保证地面主力部队的持续推进。

当他们出现在明斯克城上空的时候,德军的坦克群正声势浩大的向前推进。

唐铎心中始终谨记自己的任务和初心,他没有任何犹豫,当即驾驶战机冲了上去。

这样一番俯冲轰炸下来,几辆坦克当即停止了运行,不是陷入坑中,就是完全丧失了行动能力。

在天空绕行一圈后,他们再次回来,对德军展开了第二轮轰炸。

此时地面已经成了一片火海,透过烟雾似乎能看到炮弹炸起的剧烈的冲击波。

他们成功拖住了敌人的脚步,还摧毁了十几辆敌军坦克,为这次抗击德军立下了不菲的功劳。

但既然是战斗,受伤也是避不可免的,有一次唐铎带领部队支援第聂伯河的战斗,由于发动机忽然故障,导致他只能紧急迫降。

可是由于当时的地形比较复杂,唐铎迫降失败,被挂在了一棵树上,浑身是伤。

当时寒冬腊月,天气异常寒冷,没过多久唐铎就彻底失去了意识,没过多久他的血迹和棉衣混在一起,被冻成了冰块。

这次战斗形势异常凶险,就连他的战友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了,没想到关键时刻唐铎竟然自己醒了过来,拖着病体返回了部队。

当战友们看到他的那一刻,他们围着唐铎高升欢呼,仿佛在庆祝英雄的归来。

在苏联的仅30年时间,唐铎从语言到生活方式,已经和苏联人没什么两样了,可其他人不知道的是,在唐铎心中,始终将祖国放在最柔软的那块地方,他还给自己的乌克兰妻子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名叫唐瓦柳。

二战结束后,唐铎便动了回国的心思,他曾多次给苏联高层写信,希望能够回到中国,报效国家,可却迟迟得不到审批。

正当他等待的时候,苏联的国防部找到了他,同他当面谈到了回国的问题。

当苏联官方问道:“苏联可以给你你想要的一切,功名、丰厚的薪水,你可以在这里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什么一定要回中国呢?”

“我是一名中国人,现在国家需要我,所以我必须回去!”唐铎的回答不留一丝余地,他只希望能够尽快回到祖国。

可苏联国防部找了他三次,却始终不愿放人。

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作为中国空军事业的奠基人,几次前往苏联要人,可是由于斯大林十分重视人才,所以一直没放人。

没能参加解放战争,也成了唐铎心中的一个遗憾。

1953年,斯大林因病逝世后,周总理带领代表团到苏联参加葬礼,在这次追悼会上,他主动向赫鲁晓夫提出:“赫鲁晓夫同志,我们的同志已经在这里很久了,希望你们能尽快放回我们的人。”

赫鲁晓夫有些困惑:“你说的人是?”

“一个叫唐铎的飞行员!”

赫鲁晓夫的脸色变了又变,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是最后他却问道:“你们知道他对苏联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周总理毕竟也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他自然明白,唐铎扎根苏联近30年,对他们的部分军事机密了如指掌,甚至可能掌握着核心的科技,苏联怎么可能轻易放人呢?

但他仍旧斩钉截铁地说道:“唐铎是中国人,是遵纪守法的公民,无论他做了什么,都理应有回到中国的权利。”

后来在周总理的交涉下,唐铎终于顺利回到了国内。

当他踏上祖国领土的那一刻,我国代表团第一时间对他的归来,表示了热烈的祝贺,朱德也第一时间接见了他,以示对其重视。

前排右二“唐铎

后来唐铎追随刘亚楼,成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奠基人,并在1955年被授予了中国空军少将的军衔。

他是唯一一位娶了外国人的开国将军,也是唯一一位佩戴外国勋章,并且从未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将军,但他的贡献对于新中国来说,仍旧是无可替代的!

此后唐铎坚定初心,始终奔赴空军事业前线,为我国空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 阅读:59

健柏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