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儿子定居美国,记者特意问他“为何不回国”?他只回了两个字

愚鉴 2024-06-17 18:17:52

上世纪那个动乱的年代,各种阶级统治,以及民不聊生,在国民党的强压之下,许多人只能被迫妥协,而一些站起来反抗的勇士们,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被尊称为“江姐”的江竹筠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不仅是位优秀共产党员,更是位为儿子时刻着想的母亲。

在她牺牲前的时期,所留下的遗书,更是让无数读者为之流泪,这类红色作品让我们再次回忆起了那段岁月。

江姐作为革命烈士,她没有辜负党的期盼,以自己瘦弱的身躯扛起了一切,她是位杰出的女性以及母亲,对待儿子更是柔情至深。

对于儿子彭云,现在是留在了美国,对此有记者询问为什么不回国,而身为江姐之子的他,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两字,这其中却又道出许多的无奈。

烈士母亲的最后祈愿,江姐遗书与彭云的命运

根据彭云自己的讲述,他的父母都是因为革命而走到一起的,两人共同战斗,为党和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期间相爱并结为夫妻。

两人在1946年时候就生下了现在的彭云,出生地位于成都,可还没有来得及迎接孩子诞生的喜悦,第二年就接到了命令,即重返下川东组织农民的暴动。

在这之前,江竹筠预感这回情况危急,自身恐怕难保,于是将一封信交给了谭正伦,就是后来彭云的养母,心中将所有事情交付给她,并嘱托她要尽快到重庆照顾彭云。

实际这封信还是托给谭正伦的弟弟转交的,这两位“妈妈”甚至都没有正式见过面,但江姐却依然相信着她,而谭妈妈也不负他的期待,毅然的接受了。

直到后来彭云的父亲牺牲之后,紧接着江姐也被敌方关进了地牢,在监狱里头,江姐还是非常思念自己的儿子,尽管面对着国民党的严厉拷打。

时间来到了1949年的8月,江姐身躯早已疲惫不堪,可也是绝望时候,她就是越放心不下孩子,于是在狱中将手中筷子不断打磨,直至成为带尖端笔的形状。

用牢里剩余的棉花灰制成墨水,接着找来了毛边纸,在上面写下了自己对儿子的遗书,这之后的两个月,江姐就死于狱中,为党和国家壮烈牺牲。

这件事被后来人得知,纷纷为其感动落泪,三峡博物馆更是将这封遗书,在纪念日当天展示出来,在展览时候,遗书被保管得很好,在一个玻璃柜里。

革命传承与个人担当,遗书背后的历史与彭云的现实

这封遗书看起来非常老旧,通过展览可以明显看到粗糙的做工,可纸张上的内容却让人为之感动,只不过一公分的旧黄纸,道出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纸张上的内容为:“如果自己不幸遇难,那么云儿就交给你了,麻烦将其抚养长大,以便能更好建设新中国,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如此简短的话语,都是江姐拼尽全力书写下来,在当时严峻的社会环境下,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使命,在表达对儿子期盼的同时,也期盼他能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自从遗书公开后,也引起了一番讨论,众人都非常好奇,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江姐口中的“云儿”现在过得如何,是否和江姐口中所述一样,正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

可最终传来的消息却让大伙震惊,对江姐之子的彭云,许多了解江姐事件的网友不能接受,甚至对他大加指责,说是背叛了母亲的期盼。

作为江姐的儿子,彭云因为成绩突出,被公派出国留学了,后来就在美国定居,更是获得了马里兰大学的终身教授的职位,主攻计算机方面。

对此网友不理解,以彭云的身份,不仅享受着烈士子女的荣誉,却又能持有优秀成绩,得到公费留学的资格,可却没有回到祖国做贡献。

两个身份形成鲜明又强烈的对比,网友们众说纷纭,连同母亲江姐一样,他的父亲也是烈士之一,虽然牺牲比江姐早些,可有着两位如此优秀的父母,彭云究竟是如何做出这个决定的呢。

江姐的牺牲和坚韧,面对酷刑仍不屈服

在江姐丈夫彭咏梧牺牲时候,组织考虑到江姐的特殊情况,所以取消了她所有的任务,安排了个潜伏较简单的,以方便她照顾自己的儿子。

可此时的江姐却拒绝了,自己的丈夫刚刚牺牲,她如果一直隐忍必定心如刀绞,于是思前想后,她便向组织申请,派遣到自己到丈夫牺牲的地方工作。

尽管途中她满是对儿子彭云的不舍,但江姐为党为革命的心不允许自己就此放弃,看着她如此坚持的份上,川东党组织最终还是接受了江姐申请。

到一线作战风险之大可想而知,即使靠着多年为党工作经验,在五个月后,江姐还是被组织叛徒给出卖,在万县工作时被特务逮捕,之后被关进了“渣滓洞监狱”。

江姐被抓消息传到国民党徐远举耳中,他决定亲自去审问江姐,以便撬开其党组织在川东、下川东以及地下的工作者名单。

根据红色小说《红岩》中的描述,江姐受审过程非常残忍,徐远举毫无怜悯之心,实施了电刑、竹签、老虎凳等一系列酷刑。

可即便是这样,江姐还是没有屈服于敌人,这件事后来被党载入了史册,还留下了一句这样的名句,即签子虽是竹的,可共产党的意志却是钢的。

面对江姐绝口不谈,徐远举也没有什么办法,实施无果直到1949年,江姐等一批烈士被气急败坏的徐远举下令杀害。

这时候的新中国已经成立,江姐得知后也能安然赴死,要说遗憾的话,那就只有没能见证儿子彭云长大。

彭云的学业与人生,从高考到美国留学的光辉历程

从父母牺牲之后,彭云一直在两位英雄的“光环”下成长,曾与其一起上过学的卢晓蓉就回忆道,自从彭云来到她们班,就被校方特殊关照一番。

不仅派出优秀老师前去指导,更是为其创建良好学习环境,只要彭云在场,就会引起一番轰动,而彭云在此基础上,也丝毫没有被虚荣吞没。

而是积极参加各种学习竞赛,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接连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同时他还一直担任班干,对于这些事,彭云也是一笑置之。

卢晓蓉讲述年轻的彭云,更多的用低调、不骄傲、始终如一去形容,而彭云对此却有所不同,他认为自己本身就是这样,对别人关注较少,自己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

在上课时会偷偷看小说,尽管被老师没收过好几次,可他就是没有改,反而成绩一直保持前列,除了江姐之子的特殊身份,剩下的就是成绩好、人缘好。

对于头脑聪明过人,这点和他的父母一样,在1965年时候,就以高分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更是在毕业后,被邀请到沈阳一家工厂工作。

到了1973年的时候,彭云与自己现在妻子易小冶结婚,在两年后,又被调往北京的一家研究所工作,在高考恢复时候,他也参与了报名。

凭借着自己对考试的精通,他成功考上中国计算所的研究生,之后更是获得了第一批公派留学生的资格,抵达美国之后更是接连获得硕士、博士的学位。

彭云的人生抉择,在异国他乡的坚守与思考

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当了一年的教授,到了1987年时候回到了祖国,继续在中科院软件所做研究工作,可后来美方一家出版社看中了他,便邀请其前往美国担任第一作者。

这之后彭云就在美国定居了下来,更是获得了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身份,对于母亲嘱托他一直没有忘记,渴望自己能像钱学森一样对祖国有突出贡献。

但这之后他在研究就一直受阻,没有什么满意的成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只完成了母亲期盼的一半。

在此期间他也考虑过回归,可却不知道回国后自己还能做些什么,错过了最佳回国时期,对此有记者采访时也问过他。

彭云只是淡淡吐露两字“老了”,随着年龄的加大,他对母亲的遗愿更难完成了,但即便如此,彭云还是保留着中国国籍,无论在哪里他仍是中国人。

之后记者报道了这个谈话,虽然网友们对此还是有不满,可无可厚非的是,报效祖国的方式有多种,不能仅仅因为彭云没有留在中国,就咬定其就是“叛徒”身份。

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始终保留着对祖国的留念,这点作为烈士之子并没有缺失,即便身处美国,却依然保持为祖国着想,持有的中国国籍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材料

中华网:《”闪亮的名字2”江姐后人永远铭记她》

央视网:《江姐之子讲述人生经历》

光明网:《夜话丨铭记历史,致敬先烈》

15 阅读:8865
评论列表
  • 2024-06-17 20:01

    只能这样说他对不起父母的牺牲!

  • 2024-06-18 04:21

    英雄的后代崇洋媚外真不应该。

  • 2024-06-27 13:00

    怎样说呢?金子在那里都是发光的!

  • 2024-06-27 07:15

    祖国

愚鉴

简介:莫言离殇,大智者,愚之极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