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工智能的高考作文有点“小儿科”,忽视了一个巨大潜在问题

郭爱华追问教育 2024-06-11 14:45:57

2024年高考已经落下了帷幕,但人工智能的高考作文却引发了人们广泛而持续的热议。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目内容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这个有关人工智能的高考作文有点“小儿科”了,一是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与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是无法形成正向或反向关联,二来能够引发人们联想和思考的材料应该都是正向或者反向的事实或假设,一个以是否式追问结尾的材料是要让人们作出判断的。

退一步说,就算是对此作出判断,那也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选择这种判断的考生应该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因为参加高考的考生都会有这种常识性的判断,二是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这又有两个层面:我们基于实际需求需要解决的自身问题和基于人工智能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基于人工智能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既有促进社会良性发展问题又有导致社会非良性发展问题,以此作为高考作文题目对那些信息闭塞、贫困而又边远地区的考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此外,人工智能的高考作文除了有点“小儿科”之外,还忽视了一个巨大的潜在问题。

这样说也并非是题外话,可能是命题人潜意识里缺乏一种通过作文导向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所带来的巨大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现如今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就比如最近引发全民热议的已在多个大城市投入试运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现仅以与人工智能应用密切相关的“机器人”为例说说这个巨大的潜在问题。

之前在浏览手机新闻时看到一则重磅新闻报道:据CNBC网站北京时间2017年11月28日报道,作为数家科技公司创始人,亿万富翁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表示,未来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的发展潜力将会令人感到惊讶,甚至可能会让人感到恐怖,因此立法者需要对人工智能技术加强监管。

联合国曝光智能机器人面部识别恐怖袭击,呼吁人工智能安全性;人工智能新突破,机器人为了自由,学会了越狱;政法机关迎人工智能:机器人协助克服主观因素误差;“唱首歌跳个舞”“讲个故事”等早期简单的机器人已发展出更多功能:看病导诊、警局办理业务、银行理财、教育辅导等专业化功能引人瞩目。

大数据显示,未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预判犯罪的发生,机器人轻松击败100位剑桥高材生,人工智能开始让人感到恐惧,人工智能发展那么快!竟然还有机器人表示要“消灭人类”等等不一而足。人工智能在中国也正在进一步发力。农业、教育、金融、工业生产、城市管理等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

事实也已证明,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机器人的发展情况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它们可以听、可以看、可以思想、也拥有性别。机器人时代真来了!我们“手机人”该怎么办?现在智能手机已经基本上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已患上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换句话说,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了!

“手机人”的几个显著特征:(1)缺乏运动, 业余时间基本花在手机上,甚至有些人在路上以及上班的时候也在用手机,一心二用,从而导致视力不断下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2)缺乏学习, 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手机上,基本上都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游戏、购物、看片、聊天甚至是无意识地刷屏,从而导致知识更新的断层,不再学习提高已成为个人潜在的巨大威胁。

(3)缺乏思考, 沉溺于手机的人基本上是处于无思维状态,被动接受手机上传递的各种信息。就是有什么不懂的,也不屑于思考,手机上一搜,立马搞定,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严重依赖手机的人智力持续下降的原因吧。(4)缺乏创新, 这是由于不愿学习、不愿思考导致的结果!创新能力是各行各业的人傲视群雄的生存能力,是一个民族不断成长壮大的立世之本!

“手机人”体能下降、智力衰退、思维停滞,在“机器人”来临的时候,也许真的就没有了应对之策。“机器人”将会严重冲击“手机人”的就业前景,比如:农业、教育、金融、工业生产、城市管理等等。几年前全球咨询业巨头麦肯锡对人工智能给出一个触目惊心的判断: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到2030年,全球8亿人口的工作岗位将被机器取代。

0 阅读:23

郭爱华追问教育

简介:静心教书,精心育人,追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