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主席说要从军队里选一个人来当副主席,周总理心领神会

纵观历史2021 2024-06-24 21:34:01

1973年春天,中共十大即将召开,政治局开会酝酿中央新一届主席和副主席的人选。毛主席希望退下来,担任顾问委员会主席之类的职务,但无人同意。而对于副主席的人选,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见大家议论纷纷,毛主席一锤定音,说道:“其他候选人都来自党政部门,我看从军队里也选一个吧!”

一旁的周总理立即心领神会,马上说:“我建议由李德生同志担任候选人,他是来自军队的!”

周总理这么说,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李德生战功卓著,是立了大功的。他先后参加了夜袭阳明堡、响堂铺、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并屡次领导先锋突击部队。

在反“扫荡”过程中,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他临危不乱、靠前指挥,粉碎了日军一次次的猛烈进攻,成功掩护了八路军总部的突围。在攻打日军马坊据点的战役中,他乔装成农民进行侦察,全歼守敌,被赞誉为打了一场典型的歼灭战。

解放战争时期,他巧用奇计、“刀劈三关”,一举攻破了襄阳城。在淮海战役中,他带领部队担任合围黄维兵团的主攻任务,攻占了双堆集的核心阵地。随后又参加了渡江战役、千里进击和席卷大西南作战。

抗美援朝期间,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的战斗就是李德生指挥的,他率部浴血奋战、反复冲杀,击退了敌人数百次的疯狂进攻,就像钉子一样牢牢扎在阵地上,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第二,他政治立场坚定,无论在地方还是中央都是经受了考验的。在安徽工作的时候,他反对武斗,坚决维护工农业生产秩序,并且在部队总结和推广了一套“郭兴福教学法”。

“把李德生调到总政治部做主任吧!”毛主席对他在安徽的工作是满意的,直接让周总理安排调往北京,担任要职。

事实也证明,毛主席没有看错人,在后来的军区司令员对调中,李德生率先响应,从北京前往沈阳,而且一呆就是十几年。

他还拒绝了一小撮反党集团人士的拉拢和利诱,宁愿辞职也不愿同流合污,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三,他相对年轻一些,是中生代之中的佼佼者。毛主席注意到他,是在1968年开会,周总理宣读代表名单的时候。

“哪个是李德生啊?站起来让我看看!”毛主席看了一眼代表们,突然问道。

当时的李德生担任安徽省的主要负责人,听到后马上站起来报到。

“你叫李德生,当年转战陕北的时候,我化名李德胜”,毛主席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你看起来还很年轻嘛,今年多少岁?”

当得知李德生52岁时,毛主席点了点头,只是嘴里小声念叨着。一旁的周总理似乎领会到了什么,但也没有多说。

这次推选副主席,看着大家推荐的名单,毛主席提出:“现在讲究老、中、青结合,我看这个中就从军队里选吧!”

周总理领会到了毛主席的意图,当即表态:“我提议由李德生同志担任副主席,他年龄符合,而且有军队和地方工作的经验。”

李德生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见毛主席也首肯,赶紧站起来说:“我没这个能力,还是选别人吧!”

他这么说,主要是觉得自己的资历和水平不够。虽然也立下不少战功,但是比起当时健在的多位将帅,这点功绩不算什么。

坐在身旁的李先念和他同是大别山子弟,而且长期担任副总理,李德生推辞说:“我觉得李先念同志更合适!”

李先念赶紧拉了拉他的衣角:“毛主席都同意了,你就不要再说什么了!”

在毛主席的同意下,李德生顺利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他也没有辜负党中央的期望,后来在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委等岗位上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1988年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0 阅读:218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