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6款AI教育产品,看全球八大市场用户学习偏好

一只科技大白鲸 2024-06-07 09:10:47

在大家都还在拿着 AI 找 PMF 的时候,已经有教育公司偷偷做到了千万美元年营收。

Question AI 助力作业帮上市的传闻、字节跳动旗下 Gauth 超越多邻国登顶美国教育总榜、Answer.AI 凭借个位数成员的小团队成为北美 AI 教育第一梯队产品,让市场看到了 AI 教育的机会。

为了进一步了解 AI 教育赛道的发展情况,我们研究了进入美国、日本、韩国、沙特、印尼、新加坡、巴西、中国等八个国家 App Store/Google Play 教育分类下载榜和畅销榜 Top20 的产品,最终找到了 47 款明确使用 AI 助力教育的产品,同时也惊喜发现原来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有教育公司开始进行 AI 布局,也有不少产品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美国开发者散落全球,“AI+学习”狂卷亚洲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1 万以下数据不作统计

注:AI 教育产品指在产品中明显借助 AI 能力进行教育辅助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学习、AI 解题、自动评分、AI 对话等,部分只运用了其中一种能力,但多数产品将 AI 应用在产品的多个环节。

从产品所属类别来看,47 款产品可以分成综合学习、语言学习、数学学习三大类别,其中 25 款为语言学习产品、14 款为综合学习产品、8 款为数学学习产品。

具体到各分类实际来看,根据点点数据,47 款 AI 教育产品在过去一年累计产生了 5.55 亿次下载,其中语言学习下载占比 53%,综合学习下载占比 32%,余下来自数学学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多邻国自己就占了 2.03 亿次下载。

47 款产品累计产生了 5.43 亿美元营收,其中语言学习收入占比 78%,综合学习占比 13%,数学学习占比 9%,不过同样要注意多邻国自己就产生了 2.77 亿美元收入。

从 MAU 来看,47 款产品 4 月 MAU 累计为 3.31 亿,其中数学学习占比 41%,语言学习和综合学习分别占比 27% 和 32%。

抛开多邻国这款超大收入、下载和 DAU 的产品,不难看出,数学学习类产品虽然数量不多,但 DAU 数量很惊人,主要由几款头部产品控制;语言学习类产品虽然数量很多,但不少产品的下载量和 DAU 并不大,但收入情况大多不错;综合学习产品,下载数据很高、但 MAU 却相对较低,用户每天写作业都可能会需要,也算刚需场景了。

各分类产品在年下载、年收入和 4 月 MAU 中的贡献占比(不包含 duolingo)|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从产品穿透总部所在国来看,47 款产品中有 14 家美国公司、13 家来自中国、5 家日本公司,余下德国、巴西、韩国、塞浦路斯、沙特等多个国家。

具体到各个国家数据贡献情况来看,毫无疑问来自美国的产品在下载、营收和 DAU 维度中多保持绝对优势。

47 款产品中的将近 60% 下载来自美国厂商,中国厂商、波兰厂商和韩国厂商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一定份额。有将近 75% 的营收来自美国厂商,德国、中国和日本产品有贡献一定收入。

从不同市场偏好来看,美国用户喜欢使用 AI 解决数学难题,也喜欢拍图解题和语言学习,这和美国市场的成熟程度以及美国的教师资源紧缺有关。

根据 ABC News 2023 年统计信息,美国有四分之三的地区面临教师短缺的问题,尽管新冠疫情后情况有所好转,但不乐观的薪水仍然让很多年轻人、尤其是 20-30 岁的人不会优先考虑 K12 教师作为职业,更倾向于高薪职业。

根据 ADP Research Institute 调查结果,美国教师的平均年薪为 6.8 万美元,较美国工人平均工资低 8%。这可能和我们的固有认知有所不符,而教师短缺的情况确实为 AI 教育产品提供了机会。

日本用户酷爱学习英语,从幼儿到 K12 到成人再到托福/托业考试,日本用户正在尝试用各种不同的 AI 方式学习英语。

顺便再放一个有趣的调研,根据英孚教育 2023 年调查报告,在不以英语为母语的 113 个国家和地区中,日本人英语能力排名第 87,作为对比新加坡排第 2,菲律宾第 20,韩国排名第 49,中国排名第 82。

印尼和韩国用户喜欢拍图解题的综合产品,也是中国出海产品渗透比较好的市场,在英语学习上更倾向于使用带有一定社交或者互动属性的产品,比如闯关式语言学习、比如通过语音房的形式进行语言交流。

沙特用户也很喜欢语言学习,不同点是,从受欢迎的产品面向人群来看,低龄化明显,主要面向儿童用户,因此需要和卡通、动画、闯关进行一定的结合。

另外,由于中东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很多中东流行的 AI+ 语言学习产品提供英语、德语、法语、中文、日文等多语言学习。

巴西用户对语言学习也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巴西用户对虚拟外教的接受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市场,巴西是多款虚拟外教产品的最大下载市场。其实在上一波元宇宙热潮中,巴西也对 Avatar 和虚拟人产品也带有很强的兴趣度,这可能动漫文化在巴西的流行有一定关系。

从产品上线时间来看,绝大多数的产品都上线于 2022 年之前,这也就意味着在 ChatGPT 爆发之前,就已经有不少数量的公司尝试将 AI 和教育进行结合并产生了一定的用户体量,甚至有多家公司早在 10 年前就开始进行相关布局,且其中多数公司有一定教育领域经验。

因此,尽管仍然发展,但对于没有出海经验、教育经验的开发者而言,该赛道算不上最优解。

不过从收入变化曲线来看,随着 AI 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在提升竞争激烈程度的同时,确实也为 AI 教育产品带来更多下载和收入。

下面,我们将具体到产品,对头部产品的主要市场、AI 结合点和变现设计进行深度分析,希望能为对 AI 教育方向感兴趣的朋友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头部是资源、资金、资历的大比拼

鉴于不同类别的产品所需的增长方式和产品设计存在较大差异,直接类别可能并不明显,因此下文将分类别进行讨论,第一章语言学习。

营收单位:美元|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毫无疑问,Duolingo 在 AI 语言学习、乃至整个语言学习方向都属于绝对的佼佼者,其他产品根本和其根本不在同一量级。

在三种不同维度的对比中,总共有 9 款产品进入语言学习 Top5 榜单。

(1)从所教语言来看,ePop 和 ELSA Speak 为英语学习,Cake(英语&韩语)和 Speak(英语&西班牙语)为双语学习,余下的均为多语言学习,其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和德语是最为流行的授课语言,多邻国提供 40 多种语言学习、Mondly 提供 33 种语言学习,为可学语言最多的两个平台。

mondly 应用商店截图

(2)从上线时间来看,所有语言学习类 AI 应用均上线于 2020 年之前,Duolingo 上线时间最久已经有 12 年,最短的也有 5 年。

(3)从背后所在公司来看,其中多家公司旗下产品获得过苹果年度最佳应用、Google Play 年度最佳应用,也有多家公司获得 OpenAI 或者知名资本的投资,也有些产品背靠巨头,每一个都不是软柿子。

(4)从面向人群来看,几款产品均面向泛语言学习人群,而非考试、留学等硬性目标,而且多款产品在产品描述中强调“每天 10 分钟,提升您的语言能力”。

(5)从增长和留存方式来看,入榜的几款 AI 语言学习产品均为广告投放大户,根据广大大平台数据,9 款产品中 8 款产品过去一年的广告素材投放数量超过了 10 万,相对节省的 ePop 也投了 1 万条广告素材,考虑到 ePop 超过 90% 的下载都来自日韩两个市场,因此这样的投放量其实也不算很少。

除了站外广告素材投放,这些产品在应用商店关键词上也没少发力。

ePop 应用商店截图

除此之外,Duolingo、ePop 等多个产品还在产品中设置排行榜,用户完成学习人物获得经验值,即可提升排名。

另外,Duolingo 还在产品中增加了“双人挑战活动”,用户可以与好友共同参与,两人一起完成学习目标双方均可获得双倍经验奖励,当对方不及时上线时,用户还可向对方发送强提醒。

与此同时,连续登录奖励也是 AI 语言学习平台提升用户长期留存的重要方式。

(6)从产品目标市场来看,虽然各个产品的主要营收市场有所不同,但显然日本、韩国、美国、拉美是付费主力,换句话说产品在这里更容易获得收入。

内容识别、无限题库、自由互动,AI三大落地场景

前面提到多数产品将 AI 应用至产品的多个环节,为用户提供尽可能丰富、有趣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头部产品进行拆解,我们发现 AI 在语言学习中主要被应用在以下环节:

1、AI 会根据用户的初始答题表现,自动为其推荐合适能力和需要的课程等级;

2、AI 可以识别用户的听、说、读、写是否正确,并进行针对性矫正;

3、AI 会根据用户在过去关卡和问卷中表现,动态调整课程内容,使学习内容更加适应用户自身习惯和水平;

4、AI 会根据用户的答题情况识别难点和错题点,重复出现同类型题型直至完全掌握该知识点;

5、AI 可生成无限多的问题和对话内容,提升用户学习的趣味性和新鲜感;

6、用户可与 AI 系统无主题的自由对话或者语音通话,提升进阶语言能力;

Speaking English Praktika 应用商店截图

7、AI 可根据用户的水平和地理位置,推荐更加匹配的学习搭子,提升用户学习动力;

8、AI 可根据用户的学习时间、正确率等信息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帮助用户更了解自己的问题和习惯。

除了为了增强学习效率,这些语言学习应用 AI 发展的另一大趋势是:提升语言学习的趣味性。

和为了考试或者职业使用的高频、长时间不同,正如我们在前面提供很多语言学习 App 都将“每天学习 5 分钟,坚持十天你的语言水平也会有很多提高”作为宣传语以此来降低用户打开应用的心理门槛,可当用户开始使用后,语言应用们又会使用“太棒了”“你的排名上升了”“现在有双倍经验”等方式让用户尽可能多学一会儿。

另外,除了著名的多邻国闯关模式,EWA English 将全球范围内都很流行的填字游戏 Wordle 模式引入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猜词、选词的方式无痛提升词汇量。

Babbel 在产品中增加了直播和播客,当用户不方便读说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听相关语言的播客,也可以预约直播课跟真人母语老师免费学习。

多邻国还在应用中增加了“学钢琴”功能,用户可以一边学习不同音符、练习曲子,还能了解更多英文歌曲。

Mandly 甚至在应用中增加了 AR 功能,用户可以将不同的环境搬到身边,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

Speak 则在产品中添加了“应急内容”,用户可以从酒店住店、咖啡厅点单、邻居打招呼、机场托运行李、买药这些主题课程中快速学习和复习出门中可能会遇到的情景,帮助用户减少潜在尴尬。

当然归根结底,产品所做的一切尝试既是为了帮助用户突破语言的障碍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也为了营利,所以我们还是例行看一下最赚钱的 Top3 AI 语言学习产品的变现方案设计。

三款营收数据较好的产品均以订阅变现为主,主要付费点设置在让用户可以体验更多课程、学得更久,在课程选择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希望提升的,另外一部分则用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不过不管怎么说 AI 语言学习产品在做付费方案时以实用为主,而非炫耀。

实际上除了海外和出海产品,开发者也做了很多面向国内市场的 AI 语言学习产品,从应用商店搜索来看,新的尝试以“AI 虚拟人口语教练”为主,其中比较知名度较高的应数网易有道旗下 Hi Echo,根据点点数据,自 Echo 2023 年 10 月上线以来在 App Store 累计获得了将近 33 万次下载和 24 万美元营收,也算得上不错的成绩,不过从实际体验来看,也确实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国内 AI 语言学习产品一个非常有趣的特点是将语言学习和虚拟陪伴进行关联,比如 SpeakGuru 的 App 副标题是“虚拟外国朋友,24 小时贴身陪你学英语”,倚塔的是“沉浸式英语口语和虚拟人朋友”,可以说是比较有趣的本地化思考了。

不过目前国内 AI 语言学习产品的体量大多不算大,还在成长当中,期待随着多模态的进一步应用和优化会带来更好地落地场景。

0 阅读:3

一只科技大白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