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为董其昌代笔,的确了不起

凝萨 2024-06-15 08:39:04

明末画坛名家辈出,如果要问以谁为尊,估计大部分人会说董其昌。明初画坛浙派山水横扫画坛,因其工整细腻的风格深受达官显贵喜爱。随着士绅阶层壮大,文人画家成为画坛主体,他们对个性更加看重,希望用作品表现文人雅趣,形成了吴门画派。到了明代末年,画坛出现了三大艺术流派分别是华亭派、苏松派和云间派。这三个绘画流派风格接近,用南宗山水画技法描绘烟云胜景。

这几幅《山水册》是明末画家赵左的作品,如果没听说过这位画家也不要紧。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董其昌的代笔。董其昌一画难求,来往应酬颇多。情面难却的事情时有发生,董其昌精力有限无法一一满足只能找人帮忙代笔。画《山水册》由于署名的缘故,赵左没受董其昌画风影响,可以看出他的创作能力。

赵左 山水册

赵左的师父叫宋旭,宋旭是沈周的弟子。按照师承关系就能看出,赵左的风格受到吴门画派影响。他不仅学习古人的笔墨技法,还去理解古人画画时的情感思想。《山水册》没有题写仿某某名家笔意,依然可以看出画中有董巨山水的气势,有元四家山水的笔墨意趣。他格外喜欢黄公望的技法,每一幅册页都用到了浅绛色彩,看上去素雅天然。

南宋画家常用的截景式构图也被他采用,这幅画中的远景截去山顶,山中杂树也失去了树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配合沉稳有力的干笔渴墨,赋予江南山水浑厚雄奇的韵味。独特的空间表现手法,从细节入手的笔墨特征,赋予作品新鲜感。

赵左 山水册

赵左有多么敬佩黄公望,从这幅青绿山水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很多人不知道,赵子昂与黄公望之间存在师承关系。赵左效仿赵子昂的青绿技法,结合黄公望的浅绛技法,画出了带有萧瑟之意的重彩山水。清代画家很喜欢这种技法,四王中的王原祁将其进一步完善,山水画中有了新的画种青绿浅绛山水。

从《山水册》中可以看出,赵左的创作流程基本与古人一致。先构思,再起稿,先有整体轮廓再补足细节。画中必有高山大川,草木楼阁。严谨遵循古人的审美情趣,构图取势得当。这样画的好处是,作品经得住反复推敲,不会显露出败笔。

赵左 山水册

遵循传统技法,保持文人秉性,难怪董其昌让他帮忙代笔。尤为可贵的是,赵左在代笔之余,可以找到自己的风格。笔墨遒劲苍润,气势磅礴大气,不失灵巧清新滋味。画雪景山水,他用到了烘染法,阴冷的天空,肃穆庄严的雪山,带来感受却是大雪覆盖之下藏有生机。这种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赵左在画史上声名不显有两个原因。其一,他作为董其昌的代笔,长期居于“幕后”。其二,赵左是民间画家,没有走上仕宦道路,因布衣身份不被人重视。客观讲,从笔墨技法、艺术表现力来看,明末“画中九友”该有他的一席之地。

赵左 山水册

画山水仿古不是问题,哪怕到了现代,仿古依然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方法。看了赵左的《山水册》会发现,无论怎么画,都不能丢弃画家的思想感情。这才是画山水应该重视的要素。

0 阅读:19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