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995年,广东一罪犯执行死刑当天,靠一项发明免除死刑

老烟斗评过去 2024-06-16 13:04:48

1995年,在广东,一名即将要执行死刑的重犯,竟然因为一项发明专利,成功免于死刑。

出狱后竟然收到多家企业的邀请,直接从“阶下囚”变成“科学家”,这个人为何这么厉害?他又怎么犯了法了呢?

命运的齿轮

1993年,昆明市第一看守所里的牢犯们像往常一样起来放风,工作。但在这压抑的氛围中,有一间牢房显得格外不同。

里面有一个名叫李红涛的男人,正聚精会神地摆弄着一堆零件。

甚至旁边还有专人看着他,他自己竟然还有自己的实验室?

这恐怕在其他监狱是没有办法想象的事情。

更是很难把眼前这个蓬头垢面,穿着囚服的男人和“天才”联系起来。

既然是天才,怎么就入狱服刑了?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那个时候的他可是让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1966年出生的李红涛,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数学天赋。14岁就拿下了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亚军,这履历,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最佳范本。

后来他顺利考入了浙江大学电子系,毕业后还和大学初恋结婚了,妥妥的人生赢家。

如果故事就这样发展下去,李红涛现在估计已经是电子领域的专家学者了,哪会沦落到蹲大牢的地步?

这事啊,还得从他婚外恋开始说起。

李红涛此人厉害归厉害,但是是典型的经不起诱惑那类人!

结婚后不久后,竟然又迷上了一个女大学生,背着老婆搞起了地下恋情,没多久,李红涛的老婆就发现了端倪。

那段时间,李红涛回家越来越晚,身上还总是带着一股陌生的香水味。他老婆也不是傻子,一查手机,暧昧短信一大堆,这还能忍?

要说李红涛的老婆也是个果决的人,二话不说,直接就把他的东西扔出了家门,铁了心要离婚。

这时的李红涛估计还没玩够呢,也或许是压根就没把婚姻当回事,反正他对于离婚这事儿,表现得还挺“洒脱”。

恢复单身的李红涛,非但没有痛改前非,反而更加放飞自我了。他迷上了创业,幻想着自己能像那些商业大佬一样,一夜暴富,走上人生巅峰。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启动资金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这时候,他那颗“聪明”的脑袋瓜子又开始运转了。类似什么伪造银行印章,挪用公款,这些在普通人看来胆大包天的行为,他却做得得心应手。

第一次得手后,李红涛尝到了甜头,胆子也越来越大。他就像着了魔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挑战法律的底线。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1992年,李红涛在一次作案时被警方抓获,锒铛入狱。

你以为他会就此悔改吗?不,这才是他“故事”的开始。看完后估计很多人会感慨,电视剧都不敢这么编吧。

天才遭遇死刑

话说进了看守所的李红涛,就像条龙游进了小池塘,根本“困”不住他。他用自己那逆天的动手能力和智商,愣是打开了手铐,大摇大摆地从警察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这还没完,人家在逃亡路上还顺手牵羊,偷了辆奥迪,后来也不知道是嫌太招摇还是不够招摇,又换了辆警车,您说是不是个狠人?这心理素质也没谁了!

这还没完呢!更让人无语的是,他居然还大摇大摆地跑到前女友的大学去看人家,生怕警察不知道他藏在哪儿似的。结果可想而知,他又被抓了。

这次被抓,李红涛倒挺配合,把自己干的那些事儿一五一十地全交代了,还特别详细,生怕警察不知道他有多“聪明”,甚至直言要是再不判他刑,他就要跑了。警察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警察们正琢磨着怎么撬开他的嘴,弄清楚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结果一不留神,他还真又跑了!

这次更是大胆,他居然在看守所里挖了个洞!没错,您没听错,就是挖洞,跟电影里演得一模一样。

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弄来的工具,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墙给凿穿了,还叫上了两个狱友一起“越狱”。

要说这胆儿也真是够肥的,也不怕被抓回去加刑。不过人家压根就没想过要“安分守己”。对他来说,可能就喜欢挑战刺激,而越狱就很刺激。

可惜他那两个狱友就没那么幸运了,还没来得及呼吸到自由的空气,就被逮了个正着。只有李红涛,一个人溜之大吉,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他逃跑之后干吗去了呢?他居然给负责审讯他的警察打了个电话,就为了证明自己之前说的话是真的,他能跑!

警察估计当时脸都绿了,这小子简直是把“挑衅”两个字刻在了脑门上。

但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1992年底,在经历了三次越狱,多次盗窃后,李红涛再次落网。这一次等待他的,是法律的严惩。

1993年,李红涛因诈骗,盗窃,逃狱等多项罪名被判处死刑。听到这个消息,他反倒平静下来,或许是逃亡的日子过得太累,或许是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

反正他是“躺平”了!

发明重大专利

就在等待执行死刑期间,李红涛觉得有些无聊,竟然想要做点什么,他就想到了“无刷电机”。

这可是电机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一旦研制成功,那可是能改变世界的大事儿。

说起来,李红涛从小就对这些机械电子玩意儿特别着迷,这也是他当初选择电子专业的原因。只是后来走上了歪路,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歪门邪道上。

现在还是真有了时间,李红涛就和监狱申请,自己能不能做实验,反正自己也不跑了。

没想到监狱方面还真同意了,李洪涛就此开始没日没夜地投入到研究中,一心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看守所的警察也被他的执着所感动,破例为他提供了实验条件,还请来了专家进行指导。

时间一天天过去,行刑的日子越来越近,李红涛的实验却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所有人竟然都开始替他着急,会不会死刑来了,实验还没个结果?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

离行刑不到24小时,所有人都觉得没希望了,就连指导他的专家都开始摇头,准备收拾东西离开。

可就在这时,看守所里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

“转起来了!转起来了!”

原来李红涛的“无刷电机”模型,竟然真的成功运转了!

那一刻,整个看守所都沸腾了。谁能想到,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犯人,竟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创造了奇迹!

这么一看李洪涛还真是个人才,就这样死了,会不会有些可惜?

监狱的领导一看,最后决定替李洪涛申请活下来的机会。

消息也传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们也震惊了。他们紧急商议,1995年3月16日,最终改判李红涛死缓。

毕竟人才难得啊!更何况,李红涛犯下的罪行虽然严重,但他并没有直接伤害任何人的性命。如果他能将功补过,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那也是一件好事。

就这样,李红涛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也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

从“死囚”到“发明家”

死缓期间,李红涛像是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是那个目中无人,肆意妄为的“江洋大盗”,而是一个潜心研究,一心向学的“科学狂人”。

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他发明了一种又一种新型电机,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还把自己在监狱管理方面的经验写成了论文,帮助监狱系统改进管理制度。

曾经那个不可一世的“越狱高手”,如今成了监狱安全的“守护者”,这转变,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2009年李红涛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了减刑,终于走出了监狱的大门。

出狱后,他改名为杨红俊,寓意“重新开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被多家科研机构高薪聘请,继续从事着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

有人说,李红涛是天才,虽然走过弯路,但是现在已经回归正轨。

也有人觉得李红涛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愿意给他机会的人,才能够改过自新。

不管怎么说李红涛这一生就像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太刺激了!你说他天才吧,确实聪明绝顶,14岁就拿数学竞赛亚军,这脑子一般人比不了。

可他偏偏不走正道,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干违法的事儿,结果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不过他也是真有点东西,都判死刑了还能搞发明创造,愣是把“无刷电机”给鼓捣出来了。是不是老天爷都看他有才,不忍心让他就这么死去?

但是呢,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走错了,能回头是岸最好,就算回不了头,只要真心悔改,说不定也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0 阅读:0

老烟斗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