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消灭不了蒙古,我们恐怕都误会了

正看历史 2023-06-06 16:46:52

元璋有七子,其中朱棣有一母系蒙古人,朱棣是个聪明人,杀了那个废物的侄儿,登上了皇位。万里长城修建:嘉峪关至山海关.利用回族的将军、官员,特别是回族的郑和,进行了一次西洋行,以开启中国海上之门。颁布了穆斯林男子与汉族女子结婚的政策,这一政策使穆斯林人口快速增长!洪武9年(1376年),朱棣已经十七岁了,朱元璋打算把他们送到别处做诸侯。也是在这一年,朱棣和他的几个哥哥一同回到了他的家乡——安徽的凤阳。当时,这座城市被称作“中都”。他们的爷爷奶奶就埋在这里,他们的爷爷奶奶就埋在这里,他们的爷爷奶奶就是朱元璋幼年时给那些有钱人家看过牛、看过羊的。朱棣曾在此居住三、四年之久,民间生活对其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朱棣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他说:“每一个细节,都要研究。”

自从登基之后,他就经常和自己的几个儿子,提起自己的身世。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能在北方和南方作战,而不惧寒冷。朱棣在凤阳的日子,可以说是在皇宫里历练的一段时间,然后,他就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个别国的藩王。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加大了对朱棣等人的教育力度,朱棣等人不仅要从师父那里学到东西,而且要从朱元璋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朱棣在朱元璋的教导下,得到了一种彻头彻尾的封建主义的正规教育.朱元璋曾经对他说过:“朕给你们的教育,就是:第一,要戒他的轻浮;第二,要让他的言谈举止不能让他的狂妄;第三,要教他的饮食节制;第四,要教会他的吃喝节制。”怨恨他们不知道百姓的饥饿和寒冷,曾经让他们忍耐的饥饿和寒冷更少;怨天尤人,不识人之勤,故令人少劳役。

朱棣在北平燕京驻防,此后,他多次参加北伐,先后两次率领大军北上,其中一次是招安了蒙古人,一次是俘虏了北元的大将军索林帖木儿,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北军中的地位。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晋王朱,都死了,所以,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无论在军力还是辈分上,都是最强的。灭掉蒙古的好处很明显,既能开疆扩土,又能将明朝开国皇帝的功劳推上中国历史的巅峰,达到“明犯强汉,虽远必诛”的目的,让百姓们对明朝皇帝的赞美之声不绝于耳。这岂不是所有男人都想要的?不过,他并未彻底铲除蒙古,以免给后人留下隐患。

根据历史记录,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赶走蒙古后,先后八次向北方进发,除两次战平外,其余八次皆胜。这说明,就算明军在塞外开战,也能在蒙古一方占据上风,完全有能力覆灭蒙古一方。明朝皇帝并没有打算灭掉蒙古,只是希望能重新夺回中国原来的领土。因此,当蒙古人从中国逃亡后,他立即修筑长城,并采取了防御策略。以后8次北伐都是一次策略性的攻击,即以攻击为主的防御,而非战略性的攻击。在强调我本来可以干掉你,但是我却放过了你,我只是想要将你的实力削弱到无法对我造成威胁。
0 阅读:25

正看历史

简介:每天为大家更新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