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不念guǎn,那读?《国风·东门》篇,感受风雅中华,学习汉字

墨亦水亦如风 2024-04-13 05:38:49

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形有体态之美,其音有韵律之美,其义有哲理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一下《诗经》中的《国风·东门之池》,感受风雅中华,探索汉字的奥秘!

陈风

《国风·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 可以沤【òu】麻

彼美淑姬(jī) 可与晤(wù)歌

东门之池 可以沤纻【zhù】

彼美淑姬 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 可以沤菅【jiān】

彼美淑(shū)姬 可与晤言

注释:

池:护城河。

沤(òu):长时间用麻水浸泡。

淑:善良、美丽

晤(wù)歌:互相唱和、对歌。

纻(zhù):苎麻,古代用来织布的材料。

晤语:交谈,聊天

菅(jiān):菅草,叶似茅而滑泽细长

诗句大意:

东门外有水潭,可涤洗丝麻。

那美丽的佳人,可愿与我共歌?

东门外有水潭,可涤洗葛纱。

那美丽的佳人,可愿与我交谈?

东门外有水潭,可泡洗菅茅。

那美丽的佳人,可愿与我说话?

赏析:

《东门之池》是一首描写男子对叔姬爱慕之情的诗篇。诗中描述了男女青年在护城河里浸泡、洗净、漂洗麻布的情景,展现了情投意合的喜悦和温馨。诗人通过浸泡麻布这一劳作场景,暗示男子对叔姬的感情逐渐深厚。他们在劳作之余谈笑唱歌,表达着情意的喜悦和珍惜。诗篇简洁清雅,文字平和温情,采用反复吟唱的语言形式,展现了中国民歌传统的特色。

这里说一下此篇中提到的浸麻、洗麻和漂麻实际上是我们一种非常古老的工艺,夏布的制作。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民族自信心的增强,这些传统的手艺结合现代工艺,不仅成为国人的时尚追求,甚至吸引了外国人的目光。

这里是小亦,关注我,不迷路!

往期精彩

《诗经·周南·葛覃》说解汉字篇 说解汉字篇
0 阅读:1

墨亦水亦如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