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临帝都,右绕长河之石景山博物馆游记

伯伦看旅游 2024-06-06 21:28:44

“兹山怪石嵯峨,崖壁千仞,幽谷岩洞,永定河水荡山麓蜿蜒流过,在苍松覆盖、梵刹交辉下,景色宜人。”这就是“钟灵秀之气,郁万物之英”的燕都仙山一一石景山,历史从这里缓缓延伸,回响着远古的声音。

《禹贡》传说是大禹所作,记录了他治水的过程,导太行山和恒山的河流到达碣石山,形入渤海。史学家们根据地形分析,石景山最有可能就是书中的碣石山。

石景山是战国时燕国都邑,曾在这里建设了最早的皇家园林“三宫一台”一一碣石宫、元英宫、磨室宫和宁台,是我国园林历史的开端。

这里的王侯仙居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1999年因盗墓案发现的老山汉墓便是证明,墓主人是一位中原女子,推定可能是燕王中最后一个的王后。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李白),这博山炉是汉代的香熏器,烧香时烟气从镂空的形盖中散出,缭缭绕绕,如若仙境,可见当时生活的怡然。

秦君石阙是北京地区东汉墓上建筑的唯一遗存,也是北京地区最早的石刻文物,墓主人秦君是幽州书佐,石阙规模宏大,刻工精美,体现了当时的厚葬文化。

魏晋至五代时,永定河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已经使这里已经成为北方地区的重要贸易中心、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百姓逐水聚居,官宦择地建宅,佛教兴建寺庙。

“左临帝都,右绕长河”,辽金元的定都在这里拉开了宫阁寺苑的新篇章,圣境八大处是这里的经典见证,“三山八刹十二景”,是一座风景宜人的佛教寺庙山地园林。

时代在推崇宗教的同时,科学也随之而兴,元代水利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在这里治水30年,构建了大都城“两入、两出、两蓄”的水系格局和“前朝、后市”相呼应的街市风格,使元大都成为独具风格的街市建设与风系风貌完美结合的都城。

明清以来,作为京西门户的石景山,成为集古河道、古商道、古香道文化景观一体的生态集群,大河汤汤,永定河给这里带来了无限生机,驼铃声声,西北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供抵京城,在这里汇集滋养了丰富多元的老北京文化。

模式口古道因盛产磨刀石而得名,是京西古道上的重要隘口和必经之路,连接京城与内蒙古、山西的商旅,西山的煤炭、石料都是从这里运进京城,同时也是中外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

那时交通运输的主力是骆驼,因此模式口又称骆铃古道,是当时饲养骆驼最多的地方,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被抓兵来到模式口,因从这里逃走时牵走三匹骆驼而得名。

新中国之初,这里高炉林立、钢花飞溅,是北京的重工业基地,撑起了新中国的建设脊梁。

而今,石景区整装再出发,正在酝酿着精彩的蝶变。

0 阅读:21

伯伦看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