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上的地下博物馆,马踏飞燕与雷台汉墓的故事

伯伦看旅游 2024-06-21 22:10:07

​沿着那个长长的低矮墓道钻进去,便是一个半径一米多的墓室,身后寂寂无人,不由得浑身发凉,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

这就是1800多年前汉墓的最深处,那个发现了汉朝张姓将军大腿骨的地方,如今收拾得干干净净,四周都是汉朝时的方砖拱顶,唯钢架是现代的辅助支撑。

深吸一口凉气,抱紧胳膊往外钻,远远洞口的阳光给了自己一些新的探寻勇气,停下来观看左侧耳室,正是那个发现“马踏飞燕”的地方,现在实景摆放了一套同比大小的仿制品,展现了当初的墓葬阵势。

临出口就是那个全国仅此一眼的神奇汉井,深12米,据说落在井底的物品看起来会比原物大一倍,于是很多游客就往里丢钱币,以图“前程远大”之吉利。而事实上这是墓室的通风口,为建墓室人的供给新鲜空气,后面盗墓人也正是利用这个通风口盗窃了墓室的贵重陪葬品。

返回到洞口的阳光下,立刻暑热满身,回望暗黑之处的幽深墓道,摸一摸依然清凉的手指,很是感慨,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啧啧称奇。

汉墓沉寂在地下深处的1300年之后,明朝天顺年间凉州大旱,地方拟建一寺庙供奉雷神求雨,请几位风水先生看地,均认为此地风水最好,宜建雷台,于是夯土垒台建寺。

1969年,本地人挖地道发现了汉代墓室,经专业开发挖掘,发现墓室与雷台外廓形基本一致,由此也产生了这汉墓的第一神奇之处,建雷台大规模夯土,寺庙高筑,人来人往,500年来却未造成墓室坍塌。

墓地久远,并无墓主人资料介绍,只有一块墓志铭称其为张将军。按汉代墓葬习俗,应为夫妻双人墓葬,但在近代的实际发掘中,只找到一块大腿骨,猜测原因有二,其一,此前被盗墓人破坏,其二,将军战死沙场,只找回一块大腿骨。

关于盗墓也有神奇的故事,在现在考古中发现,此墓遇盗,但盗亦甚奇,专家根据痕迹推测认定盗墓贼是顺汉井而下,抽出几块墙砖后,拐进长长的墓道,偷走了易携带的贵重的珠宝,留下无法携带的陪葬器具,和不值得携带的大量汉代钱币(王莽新币和汉五铢等),也因此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汉代文化遗产,毕竟于今天而言,黄金并不值钱,但三万枚汉币却是无价之宝。

关于盗墓贼的猜测:墓室方砖之间没有糯米或泥浆粘接,纯凭方砖强度和数学模型堆砌成伞形而上,正中用一块圆砖挤紧封顶。理论上,这种结构应该是动一砖就会破坏强度引起坍塌,但盗墓贼不仅破坏了几块砖,离开时又用残砖回封,此证明,盗墓人极有可能是当初参与墓室设计建筑的关键人物。

雷台汉墓是迄今为止河西走廊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东汉墓葬,因其出土200多件珍贵文物和3万枚钱币而被史学家称为“地下博物馆”,其大名鼎鼎正是因为这里发掘了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其艺术价值之高,为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天才中国”的美誉。

0 阅读:2

伯伦看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