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模型落地第一城

蓝媒汇 2024-06-20 22:43:47

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自媒体观察团 出品

这可能是国内大模型第一次以展团的形式,集体亮相。

6月2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当人们走进N25展区内,一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展团,扑面而来。

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科大讯飞星火、字节豆包大模型、智谱ai、MiniMax等等,从大厂到独角兽,从通用大模型,到垂直大模型,40余个产品组团陈列在那里,供人了解并体验。

不再神秘,也没有那种明星高科技产品的光环,当然也更不稀缺,置身展团其中,犹如逛集市一般,这个试用一下,那个试用一下,然后再挑一挑,比一比。

只不过,这里是一个大模型集市。

以上正是发生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的一幕。

AI蓝媒汇了解到,此次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基于世界智能大会和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合并,由天津市政府与重庆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是目前全国唯一以智能产业为主题的国际性展会。

正是在去年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大模型产品迎来了大舞台的首秀。

一年之后,又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大模型组团展览。

去年,还可能是适逢其会,但今年,则就是双向奔赴了。

在这背后,一年时间来,国内大模型产业发展迅速,一批又一批的大模型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在技术能力上已经接近GPT4的当下,对于这些大模型公司而言,他们最缺的,以及最迫切的,正是应用落地的问题。

既要为锤子找钉子,服务于自身商业化,同样也需要通过引入更多应用场景数据,来进一步提升AI赋能能力。

而天津基于雄厚的工业土壤,正是大模型公司必须要深耕布局的产品落地之城。

包括360科大讯飞等主流大模型公司的产品,已经在天津落地生根。这也让天津在大模型落地浪潮中取得了先机。

此次2024年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更会是一个大模型全面走向c端,全面走向应用场景的机遇窗口。

在业内看来,现在的天津俨然已有成为大模型落地第一城之势。

与产业结合

深入行业中,与产业结合,已经成为大模型玩家们的集体共识。

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刘庆峰周鸿祎杨元庆等这些人工智能企业的一把手,都将目光投入到大模型的落地上。

周鸿祎表示,大模型的进一步突破将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变革。

他认为,大模型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工具,就要和传统产业的生产力改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建议政府和企业拥抱大模型,应该走越做越专的道路,找到“明星场景”后训练专业大模型。

杨元庆也称,应当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新场景和新应用,以“数实融合”“数智叠加”推动中国制造的智能化、绿色化变革,推动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

刘庆峰则直接在现场展示了星火大模型的一些应用场景。从利用讯飞超拟人合成技术实现智能语音用天津话向人打招呼,到星火文本生成能力在高考作文测试中的表现;从大模型和多语种能力赋能中国车企出海,到大模型赋能家电和机器人等行业……刘庆峰表示,今天的产业界正在积极拥抱大模型。

在这背后,即是这些大厂大佬们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同时也是自身产品商业化变现的压力使然。

一个事实是,有报告统计,这一年时间里,国内已发布超过300个大模型。

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者,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或希望把握住AIGC时代机遇,或基于FoMO这一害怕错过的心态,纷纷围绕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专家领域大模型等提前布局。

大量的资金投入、算力投入、研发投入,这成就了国内大模型产品的爆发,与技术上与GPT-4的接近。接下来,就是要实现商业化,唯有实现商业化,才算真正跑通。

这也使得2024年争夺产业客户、开拓更多应用场景、加快大模型落地,成为竞争的主基调。

双向奔赴

而天津,就是最好的大模型落地城市之一。

作为传统工业强市,天津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中的191个、666个工业小类中的606个,是全国工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这座北方重镇拥有历史悠久的制造业基因。

工业土壤的深厚,应用场景的广阔,产业数据的专业与厚度,对于任何一个主流大模型玩家来说,都必须要到天津来深耕布局。

同时,天津也一直是积极拥抱智能化、数字化。过去多年,天津不断从政策层面/市场层面等多维度,积极推进技术在当地的落地生根,实现人工智能与产业的融合。

这是一场技术与场景的双向奔赴。

亦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智能故事,正在这片津沽大地上上演。

比如科大讯飞,截止目前,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构建了覆盖“教学考评管”全场景的智慧教育产品体系,已在天津市全市范围内400余所学校常态化应用;在医疗领域,科大讯飞智慧医疗产品已服务天津11个区162个卫生服务中心和5所医院,涵盖智医助理辅助诊断系统、智能外呼电话机器人、导医导诊机器人和多模态输入法等,其中的“滨海智联网医疗平台”应用示范项目,已成为滨海新区智慧医疗示范标杆。

比如联想,去年11月全面落成的联想天津产业园中,每9秒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综合生产效率提升了200%,产品不良率下降了30%,综合能源消耗降低近10%......

还有天津港,有了人工智能,被5G、大数据、数字孪生技术武装的天津港插上“智慧翅膀”,综合效能提升40%以上,成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

在天津,人工智能赋能的效应,已然开始显现。

这也给产业提供了一个直观样本。

当前智能产业深入应用场景,大模型走向落地的关键时刻,大模型究竟如何造福人类社会,也由此更加具象了。

来源|AI蓝媒汇

0 阅读:15

蓝媒汇

简介:蓝媒汇由多位资深媒体人打造,专注互联网产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