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夏至节”,四时八节之一,记住:不管多忙,5件事别犯忌讳

小谈食刻 2024-06-20 07:49:29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种景象一旦出现,很显然就已经到了立夏,老话经常说“夏雨隔田坎”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时候。我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去干活,结果回来就会弄的一身湿,长辈还以为我们去野泳了,实际上,就是被雨淋的,家里没有下雨,但是没走几步,却是倾盆大雨,这个也是夏至前后独有的一个天气情况。

明日是公历的6月21日,会迎来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10个,它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习俗颇多,比如说祭祖,放荷灯、给牛改善伙食等。当然,我们对此如今已经不那么重视了,可是夏至节气的一个气候特征还是要去了解一下的。

夏至的天气特点?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在公元前7世纪,古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恪遵宪度》中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

到了夏至,真正的暑热就开始登场了,温度会开始逐步升高,而且降雨也非常的多,另外还相对比较的集中,多伴有大风以及雷电,因此我们也要格外注意,这个时候空气的强对流,以免造成意外。

在夏至节的时候,因为频频出现高温和暴雨天气,很容易就会形成干旱、洪涝灾害,抗旱和防汛都要抓。

明日就是“夏至节”了,它是四时八节之一,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如今虽然不放假,但是记住:不管多忙,5件事别犯忌讳。

1、 出门常带雨具

如果是在夏至前后出门的话,建议带上雨具,因为这个时候空气对流非常的旺盛,经常会出现局部地区的雷阵雨,而且会下的特别的急促。我们说,夏天落雨隔田坎,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突然遭遇雷雨天气的概率比较大,出门带上雨具的话,就会减少很多的麻烦,遇到雨急的恶劣天气,也可以及时应对。

2、 田间常割杂草

老话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在这个时候,雨水比较的充足,而且又是高温潮湿的天气,那么杂草和庄稼一样,会迅速的生长,但是相对而言,杂草会比庄稼更能吸收养分。

所以在夏至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把田间的杂草清理干净,不然的话,会和庄稼一起争肥料,导致作物生长不良。

3、 饮食多除湿气

夏至节是水节,这个时候雨水特别的多,而且在南方地区,此时也正好是梅雨时节,雨水多而且还一直连续的下,那么也就意味着,空气当中的湿气也非常大,此时我们就要多吃一些利尿除湿的食物,比如冬瓜、南瓜之类的。

人体湿气重,就容易感觉到困倦,这个时候,来上一点去湿气的食物,人也会感觉到舒坦。

4、 出门要防暑补水

夏至过后,天气温度会开始慢慢升高,我们会感觉到特别的炎热,而且这个时候,正午的太阳,也会格外的晒,所以我们就要注意防暑补水。

尤其是运动过后,一定要补充水分,以免身体出现缺水,导致中暑的情况出现,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5、 抓紧抢收作物

夏至的时候,很多的夏收作物都已经成熟,那么此时不能耽误了农事,要赶紧开始抢收,不然的话,很容易造成减产的情况发生,比如麦子,这个时候出现大风、大雨的天气,很容易使麦子发生倒伏。

要知道麦子一旦倒伏,就只能在水里捞了,麦子会严重减产。正所谓夏至东风摇一摇,麦子水里捞一捞。

明日是“夏至节”,也是古时的四时八节之一,我们一定要注意遵循传统,在生活还有饮食上,都要及时的做出改变,提到的5件事,可别犯了忌讳。朋友们,你们觉得立夏节气,还有什么值得去注意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6 阅读: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