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小故事七则

志怪细细谈 2024-06-08 14:08:06

1.两个秀才有幸到京城太学读书,一时租不到房子,去太学附近的柏林寺借住。和尚说:“空僧房倒是有一间,只是闹鬼,不能安住。”二人不信,以为和尚借故推诿,于是笑道:“我们读书人不怕鬼。”和尚不再说什么,两个书生入住。

二更后,一人熟睡,另外书生一时睡不着。这时进来七个黑漆漆的矮人。清醒的书生不敢动,只见矮人围着睡着的人,敲打他的四肢,良久方去。醒者悄悄下床,从窗缝中观察,七个黑人走到院子里的树下消失了。

早晨,醒者问同伴:“昨夜感觉到异常吗?”睡者说:“梦中有黑人敲打我的腿,手像冰一样冷。”检查大腿,上面出现青肿的印记。

两个书生一起到院子里的树下挖掘,找到七个锅,打碎后再没异常出现。《奇闻类记》

2.河间通判刘某,酷好女色,他常说:“如果没有女人陪伴,还有什么意思?”某次去长安办公事,在街上闲逛时,看到一个单独行走的美妇人。刘某跟在后面,走到无人处出言挑逗,妇人并不拒绝,把他带到一个宅子中住下。

二人相处愉快,只是夜间很冷。加盖了几床被子,刘某还是冷得发抖。早晨,妇人和房子都消失不见,刘某裸身躺在几层树叶下。他因此得了风湿病,终生都没治好。《广异记》

3.真文忠公,即真德秀,南宋官员,理学家。他未出生时,父母住在建宁府浦城县山区,家境贫寒。

当时有一位道人在山间修建了一个茅庵,修行即将成功。有一天,他要离魂入定,打坐前对童子说:“我离魂后,可能十天或者五天回来,千万不要动我的身体。”

几天后,忽然有人敲门,童子告诉来客师父还没回来。那个人说:“我知道你师父很久了。现在他已经被冥界录用,不能回来了。留着他的身体也没用,只会腐烂发臭。”童子很单纯,没有意识到是魔鬼作祟,于是哭着把师父火化了。

道人魂魄回来,身体被烧无可奈何,每天围着茅屋呼喊:“我在哪里?”呼喊声持续了一个多月,使得附近的乡里都感到不安。

有个老和尚听说了这件事,赶来厉声回应:“你说要找我,那你又是谁?”于是那个声音就消失了。当时真德秀的母亲正怀着孕,看到那个道人进入房间,随后真德秀就出生了。

真德秀从小就很聪明,悟性极高。因为家境贫寒,无法买书,他常常向别人借书,或者偷偷学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后来果真中举,初任官职为延平郡的属官。当时,倪文节(倪思)喜欢奖掖后进,并且知道真德秀的才华,想要把自己的词科学问传授给他。他常常借给真德秀一些书,但真德秀总是几天就还回来了,好像没看一样。

倪文节很不满地说:“我虽然不学无术,但你也不要这么看不起我,怎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还给我了?”真德秀恭敬地回答:“先生您善于诱导,我怎么敢自暴自弃呢?您的文章我都已经赶时间看过了,不敢久留所以送还。”倪文节随机抽查了几篇,真德秀都能背诵出来,倪文节大为惊喜,在朝廷上为他扬名。真德秀更加努力,成为了儒学宗师。《齐东野语》

5.湖广枣阳县主簿阚某是真定人。有一天,他找一个木匠修窗户,木匠忙了一整天,很晚才回家。木匠儿子当时七岁,问父亲为什么回来这么晚,木匠说了原因。儿子脱口道:“主簿是真定阚三?”

父亲很吃惊,问儿子怎么知道主簿的原名。木匠子说:“我前世是阚三邻居王二,他赶考的时候我还借给他十两银子。七八年过去,他到这里做官了。”接着又说:“我三十岁早死,死时祖母、母亲尚在,还留下两个儿子,不知道他们过的好不好。”

木匠去报告了阚某,阚某把这孩子召来见面。木匠子首先问母亲现今如何,二人叙旧,阚某确定这孩子是当年的王二无疑,感叹道:“想当年,咱乡土地庙里的鼓,还是你出钱造的呢!”

当时的县令是我朋友(原作者)朱绅,他听说后亲自去验证了这件事。他说那个孩子六七岁,神情动作却像中年人。《说听》

6.驼坊使臣

京城管理骆驼坊的小吏中夜醒来,听到门外有人对话,嗓音低沉粗浑。其中一人说:“明天你就要踏上万里征程,虽然辛苦,却马上脱离畜身。我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脱离苦海。”另外一个声音说:“不要戚戚,苦日子终会结束的。”小吏悄悄向外窥视,发现是拴在院子里的两匹骆驼在说话。

第二天,一头骆驼被征入伍,去了蜀地。小吏持续关注,打听从四川回来的军士,那头骆驼到四川后就死了。《投辖录》

7.江淮有个士人住在庄园里,他儿子二十多岁,病得很重。找了医生没有疗效,士人很担忧。

这天,士人忧心忡忡坐在桌边,忽然看到茶碗里冒起一个水泡,高出了茶碗。水泡上站着一个小人儿,一寸多高。仔细看看,衣服样貌就是他儿子。

士人惊得说不出话,张大嘴不知道怎么办好。片刻后水泡破裂,小人儿消失,茶碗上出现了一道细小的裂纹。

第二天,士人儿子病愈,并有了预言的能力,给人算卦十分灵验。《酉阳杂俎》

1 阅读:22

志怪细细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