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遭遇歧视怎么办

又柔看国际 2024-05-27 03:27:09

本团队专注并擅长于“情色”法律实践与研究、涉港法律实务和公司类法律纠纷,如对相关话题感兴趣,欢迎添加关注,避免日后错过重要内容。

香港政府致力促进平等机会,以及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多年来,香港政府推行了多项立法、行政以及/或教育措施,务使每个人,不论性别、家庭岗位、性倾向、种族,都能享有平等机会。香港政府于1996年根据《性别歧视条例》(第480章)成立一个独立的法定机构——平等机会委员会,以进行实施反歧视条例相关工作。今天跟大家分享在香港如果遭遇歧视可以怎么办。本文阅读时间大约5分钟,分为以下五部分内容:

一、在香港怎样情况下会构成歧视

二、认为自己受到歧视可以怎样做

三、如何向平等机会委员会作出投诉

四、提出投诉时间上的规限

五、法律行动

在香港怎样情况下会构成歧视

如任何人因为与另一个人之性别或婚姻状况不同,或因为该另一人没有怀孕、毋须照顾子女或没有精神/肢体残障,或因为该人或其近亲的种族,而令前者遭受较差的待遇,这类情况便属于“直接歧视”。

若要证实直接歧视之存在,便需要以不同的待遇作出比较。例如,雇主因为想聘用另一性别的人而不聘用受歧视者,但其实那人的工作经验和教育程度与受歧视者相近,这便可能会构成直接歧视。又例如受歧视者是单身的怀孕人士,但雇主只向已婚雇员给予分娩福利,这亦可能会构成直接歧视。

“间接歧视”是要所有人遵守或履行划一的条件或要求,但实际上该条件/要求并无充分理由支持,而这项措施亦会对某性别、某种婚姻状况、怀孕、须照顾子女或有精神/肢体残障、某种族的人士不利。举例,受歧视者因怀孕而未能与其他员工一起超时工作,雇主因而惩罚受歧视者,但又不能证明为何所有员工均要超时工作,该做法便属间接歧视。

认为自己受到歧视可以怎样做

如你在香港认为自己受到歧视,可以采取以下其中一个或多个的行动:

如投诉与工作有关,受歧视者可以向机构的管理层提出投诉,或者向机构的员工组织、所属行业的工会或社工寻求其他形式的协助。如投诉与提供货品、服务或设施有关,受歧视者可以向有关提供者提出投诉或要求改善。向平等机会委员会提出投诉(电话:25118211)。把个案交由法庭处理。

在事件仍是记忆犹新时,应尽快把相关资料记录下来。当受歧视者日后想提出投诉或采取法律行动时,这些资料可帮助受歧视者记起事件的细节。

如何向平等机会委员会作出投诉

受歧视者需要以书面形式作出投诉,并提供以下资料:

歧视行为之详情及有关日期;受歧视者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和联络资料,其他资料包括:性别或怀孕情况(关于性别歧视)、残疾性质(关于残疾歧视)、婚姻状况和子女数目(关于家庭岗位歧视),或种族(关于种族歧视);歧视者/答辩人的姓名或公司名称,与及他们的联络资料;受歧视者受歧视、骚扰、中伤或使人受害的佐证资料;受歧视者因受歧视而蒙受的任何损失或情绪困扰等详情;目击证人的资料(例如他们的联络资料和所目击的事件经过)。

受歧视者亦可填妥平机会的网上投诉表格,或将投诉文件邮寄或亲身交往平机会。平机会在接获投诉后首先会作出调查,以决定有关投诉是否有实质理据支持。如该投诉没有实质理据,平机会便会终止调查工作;反之,平机会可能会展开调解工作或采取法律行动。

提出投诉时间上的规限

如欲向平等机会委员会投诉,受歧视者需要在事件发生后的12个月内提出。如受歧视者决定往区域法院提出法律诉讼,便需要在事件发生后的24个月内提出,但在进行诉讼前应尽量寻求法律意见。

法律行动

若平机会调解不成功,投诉人可以向平等机会委员会申请法律协助,以便在区域法院提出民事诉讼,但平机会并不保证一定会提供法律协助。如基于个案的复杂程度,或衡量投诉人与答辩人的相对情况后,期望投诉人在没有协助下处理该个案并不合理,平机会便可能会提供法律协助。

法律协助可以是给予法律意见、由平机会的律师作为法律代表、在外延聘律师作法律代表或其他任何平机会认为合适的协助方式。平机会属下的专责小组会负责审批所有申请。

如受歧视者未能从平机会取得法律协助,可考虑申请由法律援助署提供的法律援助计划。受歧视者需要通过法律援助署的经济审查及案情审查,才可获得法援。

另一方面,除非受歧视者已完成平机会的投诉程序,而且证实调解并不成功,否则平机会并不会接受受歧视者的法律协助申请。如符合这项条件,平机会可在认为合适的情况下提供法律协助。

赔偿或补救方法的例子包括:为补偿情感伤害的金钱赔偿、经济赔偿(如收入损失)、写道歉信或作出合理的迁就(为协助投诉人履行职务或上学等)。

结语

如果认为自己在香港遭遇到歧视,任何受歧视者都可以选择不透过平机会而直接到区域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程序,但最稳妥的做法还是先咨询律师才采取法律行动。

本账号由数名国内外知名院校的法学博士、硕士联合运营,团队成员曾受邀在中央广播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栏目进行普法分享。

如果您有什么资讯或者法律知识想了解的,欢迎关注、点赞、转发三连后,通过站内信将您的问题发给我们,我们会挑选有意思的话题进行创作和回复。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章著作权归属本文作者,未经授权,禁止全文或局部转载。

0 阅读:0

又柔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