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谣传邓公想拆除毛主席纪念堂,面对记者,邓公用一句话表明态度

博览说历史 2024-05-04 02:31:04

毛主席和邓公是新中国的两位伟人,是新民主革命的两盏明灯。在我们心里,毛主席和邓公是最值得尊敬的伟人。其中,毛主席是共和国最主要的缔造者,邓公则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际上曾一度有谣言说邓公想拆除毛主席纪念堂,并还有国外记者远赴北京,专程向邓公询问了此事。

此事的前因后果到底如何,邓公和毛主席是何时开始相识的,邓公又是如何回应记者提问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借着本篇文章,详细地回顾一下邓公和毛主席的相识经历,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绵长的革命友谊。

1927年的夏天,随着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很多爱国人士和我党成员都受到了抓捕和杀害,白色恐怖的气息充斥着全国。

同时,这也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落幕。

就是在这种危险的情形下,各级党组织开始逐步转入地下开展工作。也是在这一时期,为了保密工作的需要,邓公的名字由“邓希贤”改为了“邓小平”,这个名字也伴随了他的一生。

为了商讨下一步的工作进程,党中央决定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召开会议,具体的会议地址和准备工作则交给了邓小平同志处理。

邓小平当时的职位是中共中央秘书,年仅23岁,正跟着党中央机关转移到了汉口和武昌。

接到上级的任务后,邓小平经过仔细评判,选择了汉口鄱阳街139号的一处公寓楼作为会议的地址。

这所公寓楼属于一位叫做洛卓莫夫的共产国际代表,位于英、法、俄租界之间,位置清幽偏僻,前门靠着一条小街,后门通着一条僻静小巷。

最妙的是,楼顶的露台还和邻居家的露台相邻。万一发生紧急情况的话,还可以便于撤离,是进行敌后会议的最佳地址。

8月3日,邓小平作为筹备工作的负责人,第一个住了进来,提前布置好各项工作,包括撤退计划和应付敌人临时检查的预案。

4天后,即8月七日,参加八七会议的代表们陆续到来。也是在这一天,邓小平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这是两位伟人的历史性会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首先提出了应该要发展党自己的军事武装,而不是只依赖民众运动。后来,毛泽东的这一想法被概括为著名的论断:“枪杆子里出政权”!

邓小平在这次会议上负责会议记录工作,现存的八七会议的文件记录,大都出自于邓小平之手。

实事求是的说,毛主席在会议上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给邓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深表赞同。

在之后的五十多年里,邓公一直追随着毛主席的脚步从事着革命工作。中间虽然经历了三落三起,但在邓公的心中,毛主席是新中国的伟人,对自己也有知遇之恩。

1980年8月21日,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来到了北京,并有幸采访了邓公。法拉奇性格直爽,见面后没有任何客套,就直接问邓公道:“毛主席纪念堂是否将在不久后被拆掉呢?”

邓公听了,毫不含糊地回答道:“恰恰相反,我们不仅不会拆除它,还会永久地将它保留下去!”

在邓公心里,毛主席是一位世纪伟人,一生功劳显赫,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值得被大家永久地怀念和尊敬!

1 阅读:231

博览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