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黄芪和它治中风有特效

恬恬说健康 2023-12-23 08:50:08

2000年春节,遇到一位七旬老人,是半身不遂二次发作的患者。患者在十年前,就曾得过半身不遂,并留下了右手不能持物、右脚无力、需左手持棍方可缓慢行走的“中风”后遗症。患者此次“中风”发作、变成了双腿皆无法走路,吃午饭时,需两位孙子扶架到饭桌前。

我为其医治,先开的是补阳还五汤,药味未增减,但加大了药量。患者服了6剂药后,病症丝毫没有改善。患者家人说“治不好了,这都是第二次发作了”等想放弃治疗的话。所幸患者本人对我十分有信心,强烈请求继续治疗。我自忖:该患者第二次“中风”发作,刚刚半个月、如果说让其恢复到十年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但是恢复到第二次发作前,持棍行走的状态,应该没问题。

于是我便继续开方治疗,因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地龙、红花、桃仁相对来说皆比较贵,我便取补阳还五汤“大补元气。活血化瘀"之方义,仅用生黄芪220克、三棱30克、莪术75克,水煮服用。患者吃头了剂药时,大便次数偏多偏稀,但精神不萎,气力不减。我告诉患者:“这是活血排瘀,新陈代谢旺盛的好现象。”患者深信不疑。速续服用,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三棱价格比较贵,索性三棱也减掉,为了不影响疗效,加大了价格便宜的莪术量到120克,又开了3剂。患者在服药的第了天早展,惊喜来告:“能走了。能走了,我又可以自己单独行走了。”我一看患者果然不用别人架着,又恢复到第二次中风之前的状态了。

患者还特别惊喜地告诉我一个神秘现象:“今天早晨天要亮时,我迷迷糊糊听到有一个声音在自己耳边说“快起来走去,快起来走去"。然后,我起来就能走了,你说奇不奇怪?”患者信仰佛教,我怕其执着于虚幻的神秘现象,于是哈哈一笑说:“这是因为你吃了药以后,体内产生了变化,影响了你大脑的神经,产生的一种幻听反应,不足为奇。”然后我详细地询问了患者服药前后的对比情况。患者说:“吃了这个药以后,大便更稀了,感觉胸口也不堵了(患者就诊前从未说过有胸堵的现象),胸口有种突然被打开的感觉,然后四肢就有力气了,眼睛看东西也比以前清楚了很多。”

我恍然大悟:脾胃主中气,主四肢,主运化,若体内中气不足,成有食积,或有瘀血堵塞中焦,必然影响到四肢。这使我联想小时候打闹,如果打到心窝部位,被打的人立马就会蹲下,一时全身雍软。四肢无力,这不就是中焦气机受阻,不能运达四肢,而手脚无力的表现吗!半身不遂的得病机制中,脾胃中气受阻,与外力受打击的反应有很大的相似性,只不过半身不遂是病理性的,加上元气大亏,非治疗难以恢复。况且人体中气足了。气升上来,自然眼睛视力,也会得到改善,而莪术不但有活血化瘀,还有消积导滞的作用,加上大补元气的生黄芪作后盾,正好一举三得,故面此病才能速愈。

我欣喜不已,从此以后治疗虚证半身不遂、脑供血不足、脑萎缩、脑梗死等证,在重用生黄芪和活血化瘀的中药时,往往同时重加莪术或配以其他消积化食导滞的药,如山楂、麦芽、神曲等,疗效在以前的“补气活血”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疗效。我还“举一反三”将“芪莪组合”用在老年人视力下降方面,也都是效果不凡。真是“只要你有心,病人也是好老师”,非亲历不得其味。

临床经验总结:

有关半身不遂的病因,清末名医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说:君言半身不达,亏损元气,是其本源,由此创立了以生黄芪为君的名方”补阳还五汤”。黄芪,味甘,气微温,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气、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常年服用生黄芪配以生葛根,具有大补元气,升清养脑之效。黄芪入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之经,其功用甚多,而其独效者乃补气之圣药,可升可降,气药之长也。专补气固血,多用黄芪补气加固血,如女性气虚之崩漏血已倾盆而出,将绝未绝之即,元气一旦解散,顷刻亡矣。此时重用生黄芪而为急救,多可成功也。

故而,治疗本医案之病,用药必须用大补元气之药时,非黄芪莫属。而生黄芪除了大补气外,还有流通性,治疗半身不遂最佳。黄芪增入莪术则补而不壅,通络而不伤正气。莪术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肝、脾二经,血分中药也。专破气中之血,癖可去,止心疼,通月经,消瘀血,治霍乱,泻积聚,理中气。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1 阅读:37

恬恬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