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有多不安分?三件事暴露他的真面目,贾政打他还是打轻了!

陋室文史 2024-06-20 16:23:25

来源:中国知网

自古以来,挨父母板子的小伙伴可不在少数,听说曹雪芹小时候,就没少在家法下吃过苦头。因此,才把宝玉挨打的桥段,写得那么走心,看得让人心疼。

宝玉挨打,不仅是《红楼梦》前四十回的重头戏,也是贾政回天无力,贾府后继无人的一个象征。

可是,仔细盘点过挨打的“三宗罪”, 就会发现每件事里,不但折射出宝玉骨子里骚轻的不安分,也让读者得以窥见这位含着美玉出生的贾公子的本来面目。

一、厌恶读书

宝玉出身来历不凡,长得又最像爷爷,一直被贾府老祖宗史太君视为掌上明珠,是孙子辈里最娇生惯养的。

但对父亲贾政来说,这个抓周时“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的儿子,将来不过是“酒色之徒”的废柴,从小便不大喜欢。

贾宝玉对八股文可是深恶痛绝,觉得那都是些沽名钓誉、混饭吃的玩意儿。因此,四书五经读了好几年,还是“大半夹生”。

一上课,他就心不在焉,眼神飘忽,完全不在状态。老师讲经典,他就像听天书。

翻开书,他也不知从何处读起。应对盘考,心里就十分焦躁,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害得晴雯替他撒谎作假。

比起私塾,他喜欢在丫头群里混,他更愿意与身边的姐姐妹妹们聊聊天,或者做做白日梦。

贾宝玉“纵然生得好皮囊,可腹内原来草莽”。但是他书读得不好,却并不代表他不爱读书。

只是他爱看的书,跟他老爸要求的那些正经玩意儿,八竿子打不着。而《太真外传》,武则天的宫闱野史,《西厢记》、《牡丹亭》那些当时不准小孩子读的书,他读的是津津有味。

所以,宝玉醉酒在秦可卿的闺房里休息时,曹雪芹也忍不住直接调侃,“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子里面盛着安禄山掷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二、雨村来访

“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

让寻常人听,这不就是那“何不食肉糜”的翻版么?

所以,当宝钗和湘云都劝宝玉用心读书,宝玉却用“禄蠹”将她们怼了回去。

因此,贾雨村来访荣府时,对着这位官场老手的各种套近乎、献殷勤,贾宝玉算是摆足了高冷范儿。他一脸的不在乎,俨然一副你我不是一路人的架势。

为了攀上关系,贾雨村似乎对见宝玉这事儿特别上瘾。但宝玉对于贾雨村“回回定要见”他的举动,却十分反感。

因为,对官场那套繁文缛节,避之唯恐不及的贾宝玉,一和贾雨村聊那些“混账话”,内心其实是崩溃的。

不只是因为他是个“当官的”,而且聊什么“仕途经济”,简直就是戳中了宝玉的死穴。

虽然宝玉对贾雨村避之不及,但父命难违,他只好硬着头皮应付。结果呢?他的敷衍态度惹得父亲不满,这也为他后来的挨打埋下了伏笔。

说起来也巧,宝玉刚应付完贾雨村,就听到金钏自尽的消息。

这消息对他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让他自责不已。他失魂落魄地在厅上徘徊,不料被父亲撞见。

贾政看到他这副模样,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他之前对贾雨村的冷淡态度,怒火中烧。

三、结交琪官

出了荣国府的门,贾宝玉依然不是个省油的灯。

在第二十八回中,他展示了自己“不安分”的另一面,与忠顺王府里那位王爷最喜爱的戏子——琪官,也就是蒋玉菡,搭上了深厚的友谊。

说起这两位碰到一块儿,真是惺惺相惜,宝玉对琪官的才艺那是赞不绝口,而琪官则对宝玉的温润如玉、平易近人深感折服。

“宝玉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玦扇坠解下来,递与琪官”。这手笔,这气度,难怪琪官会跟他称兄道弟。

两人的友情可不仅仅是表面的寒暄。

他们不光聊戏曲,还谈天说地,分享各自的悲喜。这种心灵上的交流,跟那些“塑料兄弟”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一来二去,两人竟互换了汗巾子,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要知道,汗巾子可是贴身的物件儿,若是一对男女,那就相当于 “定情信物”。

而且,他们俩换汗巾子这地儿,也不是在什么大雅之堂,而是在“方便”的地方,就是厕所里,“茅屋”之中。

《红楼梦》里的男人们,似乎都有那么点“双性恋”的倾向。

贾琏那点儿事,书中写得可是直白得很。宝玉跟秦钟之间,也颇有些“暧昧”。

但话说回来,咱们宝二爷讲究的是个“意淫”, 在老曹的笔下,宝玉的交往,无论男女,虽然总是透着一股子风雅、风流,但还有那么点审美趣味和三观的碰撞。

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他只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交流,而非仅仅是肉体上的接触。

这可不是单纯的滥欲滥交,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四、长史上门

十三四岁的贾宝玉,虽未必全然明了,自己已沾上了些许那略带点“弯”的世界,但他还是一脚就踏入了忠顺王爷的私密领地,与王爷身边的红人琪官有了瓜葛。

忠顺府的那位长史官,把王爷的话原封不动地传了过来:“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竟断断少不得此人。”

这番话听起来有点怪,从应答到谨慎,这描述哪像个“戏子”,倒更像是描述一个得力助手,比如秘书或者办公室主任。

暂且不提及这背后的风月之事,但其中的微妙关系,已然是呼之欲出。

再来说说,既然王爷这么离不开他,可见琪官受宠之深。

一个既聪明又稳重的人,为啥要突然跑路呢?这背后还隐藏着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和委屈呢?

更令人惊讶的是,琪官的出走,竟和宝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长史这么一说,贾政自然怒不可遏。宝玉一开始还想抵赖,结果被长史当场揭穿,连蒋玉菡送汗巾的过硬材料都抛了出来。

贾宝玉总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给人惊喜。

那条汗巾,本来只是他们之间表示好感的信物,没想到却成了埋在两人身边的定时炸弹。当忠顺王府的长史官上门找人时,这颗炸弹就毫不留情地爆炸了。

宝玉压根儿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竟闯下了大祸。他居然摸了老虎的屁股,和王爷的男宠纠缠不清。

然而,当王府长史软中带硬地提出交涉,而父亲贾政已是怒火中烧,雷霆暴怒。

宝玉是一触即溃,坦白从宽。

可是,如果蒋玉菡真被那忠顺府给逮回去了,只要脑补一下那画面,想想他将经历些什么,就让人不寒而栗。恐怕蒋玉菡只能自求多福了。

说起来,宝玉这算是把朋友给‘卖’了。

五、调戏金钏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可是个不折不扣的“风流公子”。

他的“轻浮”技能,可不仅仅限于和荣国府外贵族子弟和艺人的交往,甚至还波及府中的姐姐妹妹,甚至还有府中的丫鬟。

其中,他与金钏儿的互动,更是引发了一场不必要的悲剧。

贾宝玉趁着王夫人午睡,偷偷溜进房中,找金钏儿打趣。

金钏儿原本是个活泼的丫鬟,也爱与宝玉说笑,两人一来二去,便有些忘形。

贾宝玉见金钏儿手上戴着个红玉镯,便打趣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听了,只是笑而不答。

不巧王夫人刚好醒了,气的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她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这时的宝玉,一副坑队友的无赖行状。“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最后还是金钏一个人,抗下了王夫人的全部怒火。

要说这贾宝玉,也真是个“惹事精”。他本意或许只是与金钏儿开个玩笑,却未曾想到会惹出这般祸端。

金钏儿因此被王夫人赶出贾府,最后竟走上了绝路,投井自尽。

虽然她的结局是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但宝玉的那轻浮的行为,无疑是推手之一。

这事儿一出,贾府上下又是一片哗然。贾宝玉这次可真是“玩大了”,不仅害了金钏儿,也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

他或许只是想找点乐子,却没想到会闹出人命。

六、贾环诬告

贾环之所以带着几个小厮慌张乱跑,是由于被死人吓的。然后他成功的引起父亲注意,然后无意向父亲报告。有一个丫头跳井死了。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不仅让贾政原谅了他孩子般的莽撞,而且引起了父亲更大的疑心和震惊。

最后,当贾政令贾琏一干人去查处时,贾环才恰到火候地向父亲反映说,金钏之死,是由于宝玉“欺负不遂,打了一顿”造成的。

而且贾环说出谗言之前,还装模作样地“回头四顾一看”,“悄悄说道”,显示自己反映问题不仅十分慎重,而且也注意不要造成有意声张的印象。

贾环平时的表现,似乎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没有头脑、甚至是蠢笨的印象,然而从此处看,他还是很有心机的。

只是这种聪明用在了与宝玉的争斗上,而没有用来成就他的一番事业。

私藏琪官,逼奸母婢,无疑已经触犯了贾政的底线,贾政当即气得“面如金纸”,“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

气氛已经烘托成这样了,贾宝玉想不挨打都难。

七、宝玉挨打

总的来说,宝玉挨打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一是他与贾雨村会面跟个蔫黄瓜似的,半点儿精神头都没有。

全无往日的灵动和才气,虽然让贾政有些挂不住脸,但还不至于挨打,却给后面的风暴埋下伏笔。

二是他与忠顺王爷宠爱的戏子蒋玉菡勾搭。

长史上门定罪、索人,贾政颜面尽失,顿时火冒三丈,已经琢磨着要给宝玉点儿颜色看看了。

最后就是那贾环在关键时刻给宝玉来了个神补刀,说他把金钏给逼死了。

这事儿就像火上浇油,贾政一听就火冒三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直接就把宝玉给揍了一顿。

可以说,贾环这小子就是这场风波的最后推手。

但是,宝玉挨打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相当的必然性。

作为“荣府一哥”,宝玉身上肩负着延续家族富贵基业的重大责任,无论是贾母,还是贾政夫妇,都把他当作命根子一般,因而一家人总是希望他能够取得功名,光宗耀祖。

然而,宝玉对仕途经济完全不感冒,还大骂迷恋于功名的人是“禄蠹”,他跟他爹的正统观念唱反调。这事儿他爹碍于老太太不提,但心里的疙瘩却放不下。

如果只是对科举不感兴趣,那老老实实宅在家里,享受悠闲自在的小日子,贾政可能也就忍了。

可宝玉这货偏偏不领情,四处拈花惹草,竟然惹火上身,甚至会到“酿到弑君杀父”的地步。贾政无论如何也忍不了了。

贾政只知道宝玉喜欢跟家里的女孩子们打成一片,可他还没有听过,宝玉那“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的高论。

要是贾政还知道这样的胡言乱语,怕是气得直接就会用绳子把儿子给勒死了,哪里还用得上拿大板子抽。

结语:

要说宝玉挨打这故事,其实挺接地气的。

想想看,哪个家庭没遇到过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时候?

但宝玉那种不安分的闹腾,并不是咱们身边那些调皮孩子的写照。说他纨绔,其实一点都不过分。

学渣、没有男子之气、追星,甚至还有可能是个gay……随便哪一条都够让父母打个半死。

所以,不是贾政愤怒的阈值太低,实在是宝玉顽劣的品阶太高。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宝玉挨打:一桩一定会发生的偶然事件》——吴圣哲

2 阅读:239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