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豪赌AI,但还是靠组装

金角财经 2024-06-05 17:26:49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塞尔达

联想,最近大事不少。

最新的消息是来自中东土豪的输血,联想宣布获得沙特基金埃耐特(Alat)的战略投资,金额为20亿美元,约合145亿元人民币。

而在不久前,联想公布了2023/2024财年第四财季(即今年第一季度)和全财年财报,当季营收同比增长9%,增速较上一财季的3%有所提高;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18%。

但由于受到上半财年PC、服务器市场需求疲软影响,联想全财年营收依然同比下滑8%;净利润同比下滑37%。

看起来业绩于近期企稳,也获得来自中东的战略投资,但其实联想面对的冲击日益严峻。市场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联想出货量年增长率下跌19%;相比之下,华为在同样不景气的大环境里,实现了11%的增长。

在巨大的守擂压力下,联想把希望寄托在AI PC上。4月18日,联想集团在上海举办一年一度的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发布其第一代AI PC,共6款笔记本电脑。

不过,AI PC概念虽好,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还处于尝鲜阶段,吸引力打不过“性价比”。

更关键的是,对于联想来说,长年的“组装厂”思维,也使它在与华为等对手的AI竞赛中显露劣势。

这意味着,尽管马不停蹄粮草备齐,但是联想押注AI PC的前景依然充满挑战。

押注AI守擂

威胁联想的玩家,越来越多。

Canylys发布的2023年中国大陆台式机和PC市场报告显示,国内市场TOP5榜单中,包括联想、惠普、戴尔、华硕等厂商的出货量均出现了一定下滑。虽然联想出货量依然稳居市场第一,但年增长率下跌了19%,降幅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国内新势力崛起对联想形成明显威胁。在同样不景气的行业环境下,华为同期实现了11%的增长,市场份额也来到了10%,与第二名的惠普只有30多万台的差距;荣耀、小米等新PC厂商,正在加速追赶联想。

面对“华米们”来势汹汹的冲击,联想把守擂希望寄托在AI上。

在联想集团2024/25财年誓师大会上,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将加速AI,深化转型。AI PC之外,联想集团将基于异构计算打造人工智能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并围绕”端-边-云-网-智“的新IT架构打造混合式基础设施。同时,联想集团还将提供更多有关人工智能的咨询、设计、部署和维护方面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4月18日,联想集团在上海举办一年一度的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发布其第一代AI PC,共6款笔记本电脑,起售价为5999元。

最大的亮点是内置了个人助理“联想小天”,这是基于阿里巴巴70亿参数的模型开发而来,可以在本地为用户生成图片、PPT,写文档总结和会议纪要等,无须将需求传至云端。

杨元庆称,此次发布的第一代AI PC已经较为高端,配备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器)拥有10 TOPS的算力水平,随着英特尔、AMD、高通等新一代芯片在下半年上市,下一代AI PC的NPU有望达到40 TOPS左右的算力。TOPS是算力单位,1 TOPS等于每秒进行1万亿次运算。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认为,2024年是AI PC的元年,新出货的笔记本电脑中,将有45%具备AI功能。其高级分析师William Li认为,随着新的AIGC功能和用例不断涌现,AI PC的出货量和部署速度将在2025年至2026年加快。

杨元庆也认为,AI PC会带动PC市场的升级换代,今年10%的PC将被替换成AI PC。

不过,虽然是电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AI PC最终能否成为守擂的关键力量,联想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

AI不能靠组装

联想AI PC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

3月22日,微软宣布,推出首批专为商业用户打造的Surface AI PC,包括Surface Pro 10商用版和Surface Laptop 6商用版。该产品采用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通过集成NPU,能让用户在视频通话中呈现更好状态,并提供实时字幕等AI功能。

国内方面,华为、荣耀也在加速抢占市场。

3月19日,荣耀发布首款AI PC——MagicBook Pro 16,以“能读懂用户意图”为核心亮点。

荣耀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AI,发布了Magic Live智慧系统,2022年又打造以人为中心的MagicOS 7.0平台级AI能力,如今实现了平台级AI全面使能人机交互。截至目前,荣耀已持续投入100亿研发费用,达到2100篇AI专利,AI意图识别超600类。

荣耀认为,用户所有的设备都应该是可以随时发现,随时自组网,而且是可持续,不被打断的。荣耀对打破设备局限的思考还不止于此,它的根本目标是要做一个越来越懂用户的系统,越用越懂用户的AI。

4月11日,华为发布了全新一代笔记本电脑MateBook X Pro。与华为其他笔记本产品不同的是,MateBook X Pro是首款应用华为盘古大模型的笔记本电脑,同时与文心一言、WPS AI、讯飞星火、智谱清言等第三方生态伙伴合作,提供100余个AI智能体应用。

对于联想来说,在已经涌现了这么多提前抢占市场的竞品后,要推出真正有吸引力的AI PC并不容易,劣势也开始暴露出来。

过去,PC创新主要由芯片和操作系统厂商主导,联想等下游终端厂商更多被看作是“组装厂”。

联想虽然已登顶全球多年,但依然在产业链末端延续着“组装”模式,芯片是美国和中国台湾的,操作系统是美国的,存储芯片是韩国和日本的,屏幕和摄像头韩国和日本的。

而联想此前高调亮相的“AI Twin”,其实是与微软联合打造的;联想能够运行端侧AI,本质也是因为英特尔推出了Meteor Lake。

也就是说,无论是底层算力芯片还是上层软件应用,联想都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

“传统PC 30年没有改变了,大多数厂商都习惯了只是外层和非常浅地做点儿自己的东西,让他们现在转到主攻AI PC,难上加难。”有业内人士称。

更重要的是,联想至今依然没有成功建立起一个生态。

目前在AI PC跑得较前的玩家中,多数在生态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比如联想在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华为,其Harmony OS其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其PC、手机、车、PAD等各终端的互联互通,且华为在芯片领域也推出麒麟PC处理器、麒麟9000S手机处理器等。

这意味着,华为在生态建设的布局更长远,这为自己在AI领域的不断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相比之下,联想的PC业务尽管长期雄霸全球,累积了大量客户群体,但其他业务如手机等始终没有什么起色,生态远未成型。

而没有成熟的生态,就没有真正有广度和深度的大数据,后者正是AI的优质发育土壤,这可能让联想在AI竞赛中“输在起跑线”。

购买力不足

如果说能否建立技术壁垒是分蛋糕问题,那么消费者对AI PC的兴趣,就是影响蛋糕大小的问题了。

但从目前情况看,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AI PC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应用场景、办公效率、性价比等电脑买家更关心的问题上,AI PC其实并没有凸显出超脱的独特性。

一位联想专营门店的老板对媒体直言:“目前很少消费者会冲着AI来买电脑,AI PC的卖点跟普通PC的差异也不是很大,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AI PC现阶段还是个宣传口号。”

他进一步举例:“比如,从配置信息来看,传统电脑的计算能力通常依赖于CPU和GPU,而植入AI芯片虽然能提供更强的计算能力,但对普通用户而言,开个Word软件的速度没有大区别。如果只是满足日常办公、看剧,电脑整体的性能使用体验消费者感知差异并不大,再比如AI文章生成其他像ChatGPT软件也能达成,AI功能的感知也不明显。”

在一家苹果授权门店,有学生消费者表示,自己以教育优惠资格购买2024新款MacBook Air要8200元,而上两代搭载M1芯片MacBook Air仅要5999元,二者除了芯片、显示屏、外观设计、AI功能(AI功能还要等)上有些差异,其他差异并不大,但如果只是满足日常使用,还是搭载M1芯片MacBook Air性价比更高。

“AI PC的前景很难说,很像一张大饼。如今都是厂商造的概念,真的能做的话,第一有自己的数据,第二有自己的芯片,现在能造出这个的似乎只有苹果,但不成熟它又不拿出来。”有资深数码行业人士表示。

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陈舒歆认为,AI PC的推出的确会对整体市场起到促进作用,但短期会难有大的促进,因为整体市场大模型还没有落地,用户端的需求刺激还不足。

终端市场冷待也意味着,AI PC虽然是好概念,但现阶段带给消费者的还只是一种新鲜感,创新力度远远未能真正转化为购买力。

这些因素,都为联想“豪赌式”押注AI的战略带了一定程度的冒险性,因为AI PC的研发投入少不了天文数字级别的金额。截至今年3月底,联想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6亿美元,较一年前少了6.9亿美元。

此外,如今赛道随着各路玩家杀入变得异常激烈,联想自身又缺乏特别强的核心竞争力,加上这个领域要真正在消费市场形成红利又需时日,导致不确定性极大。

“追求长期效益、容忍短期波动”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当推进过程不顺时,形势就会对联想的股价和业绩造成极大负面影响,最终甚至动摇制定决策的管理层的信念。

这时候,就更考验联想从“组装厂”转型成“华为”的决心了。

参考资料:

ICT产业观察《AI PC,能否拯救联想》

财新《联想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高管称明后两年将是AI PC爆发期》

0 阅读:88

金角财经

简介:有价值的财经故事,有温度的商业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