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再干!1961年,抗日名将特赦后,周总理:我有特殊任务交给你

历史滴温度 2024-06-25 10:31:58

既然有缘相遇,可否点个关注?

以期来日重逢,共游历史长河。

1961年,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正在宣布第三批特赦人员名单。

廖耀湘有些心灰意冷,前两次特赦没有他,想来这次也会没有。

“9号,廖耀湘!”

他豁然抬头,怔了会再次确认没听错,才激动地站起身,双手颤抖接下特赦证。

等了十几年,党中央终于肯定他的改造成功,这可是天大好事!

可他没有想到,当走出功德林时,竟得到周总理亲自接见,握着他的手坦诚道:

“我有个重任想交给你,不知你是否愿意接受?”

廖耀湘有些迷糊,他是特赦战犯身份特殊,到底周总理要给他安排什么任务呢?

忽而阳光落在身前,他想起自己前半生。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不妨先点个关注呀。

1906年,在湖南邵阳市,廖耀湘出生于普通家庭,承载父辈让他光大门楣、名耀三湘的期望。

他自幼勤奋好学,自1925年从岳云中学毕业后,眼看国家危难当头,决定南下报考黄埔军校。

可命运弄人,从开始便弄。

长沙求学耗尽家财,想去广州已没路费,他因此错过黄埔五期招生,只能选择就近从军,来到湖南陆军当小列兵,熬过一年再考进黄埔军校。

他在校勤奋刻苦,成绩名列前茅,却因为个子矮小,长相普通,而得不到外出留学机会。

但蒋介石忽然看中他,让他进入留学预科班,让他自1930年,便留学法国圣西尔军校。

1936年,他学成归来时,国家已陷入危难。

廖耀湘满腔热血,从成为少校连长开始,历经卢沟桥事变,因为战场表现优秀,再次被蒋介石看中,成为第二参谋主任。

他没有参与围剿长征的红军,从一开始便投身于抗日战场。

很快日军逼近南京,古都已是危在旦夕。

他参加南京保卫战,苦守月余终究难保,千辛万苦脱险到汉口,不甘心就此认输,便上书蒋介石,提出国军改进的意见。

蒋介石看罢大喜,破格提拔他为少将参谋主任,而他当然心怀感激,以为能在抗日战场建功立业,没想到最终走上歧途。

廖耀湘和很多将领不同,不爱吃喝嫖赌,不擅人情世故,只想搞训练打胜仗,经常和将士训练,所在部队的战斗力极强。

1939年11月,昆仑关战役爆发。

他率领团队多次进攻,占据日军所抢占的阵地,切断昆仑关守军与南宁日军联系,成功拖住日军增援步伐。

对他而言,国内抗日不过牛刀小试,大放异彩是在缅甸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进行军事同盟,中国派军队入缅印作战,廖耀湘任新军二十二师副师长。

1942年,中国远征军奔赴前线,日军疯狂杀向缅北东吁地区。

没过几日,日军突袭英军阵地,打得英军落花流水,待中国远征军赶至,东吁地区已被三面包围。

当时廖耀湘发现日军阻拦,直接命令部队主力南下,主动抢占周边车站,成功打穿日军拦截防线。

日军顿时手忙脚乱,愤怒下打算全歼廖耀湘部队。

廖耀湘凛然不惧,亲临前线指挥,把部队分成三份,三路人马交替掩护,边与敌人打拉锯战,边实现阵地转移。

一打便是大半个月,廖耀湘率部歼灭日军数千人。

奈何英军指挥失误,缅北战场危机难解,他不得不率部转到印度,修整后杀了个回马枪,成功再把战线回推。

无论抗日战争,或是赴缅作战,廖耀湘从未曾手软,杀得日军胆颤心惊,赢得中国巴顿声誉,御敌于国门之外。

可他却没想到,竟然有一天,要举枪对着自己人。

蒋介石多次看重提拔,他身为军人只能听令行事。

内战爆发后,他眼看烽火四起,共产党颇得人心,逆转形势日渐上风,心中不禁思索挣扎。

跟着蒋介石,走到内战这一步,是对是错?

时间没有给他答案,战况告诉他最终结果。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正式打响。

长春和锦州陆续解放,蒋介石按捺不住,亲身飞往沈阳,指挥廖耀湘兵团作战。

廖耀湘打到这时候,早已身心疲惫,这时上司插手进来,愈发搅乱整体部署,但他只能听令行事。

哪怕他是五大王牌军之一,担任新编第六军军长。

他自认战术不输于人,本想抢占锦州,奈何东北野战军更强,兵团被多次穿插后,很快支离破碎。

彻底打不过,那就赶紧逃!

他从黑山一带逃脱,乔装成当地百姓,不料假冒入住旅店时,终究还是被共产党发现。

既然已经发现,便没必要隐藏。

他坦然接受结局,但心中傲气傲骨还在,叫嚣着若非时运不济,岂会败于共产党之手。

直到一个月后,一桌酒席瓦解他的锐气。

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竟然专门在哈尔滨设宴邀请,他们这些战败国民党将领。

廖耀湘心有不服,脸上毫不领情,拒绝与刘亚楼干杯,没料到看到一名老熟人走来。

郑洞国!

两人皆是黄埔军校出来的,在远征缅甸时曾并肩作战,可谓是他为数不多的好战友。

可是,他不是惨死于共产党之手吗?

廖耀湘满眼讶异,听到郑洞国解释,原来他是主动投诚的,却被蒋介石污蔑为惨死。

蒋介石骗他,是让他继续卖命罢了。

那一刻啊,迷途知返。

廖耀湘恍然大悟,回忆起当时战况,想起我党所作所为,皆是为民之举,原来这才是正道。

他有些羞愧,郑重捡起破碎杯子,倒满酒连干三杯,为自己的鲁莽道歉。

待得新中国成立,廖耀湘心境变化翻天覆地。

他不再拒绝关怀,积极接受改造,表现慢慢变得优秀,更是沉浸在学习中,不断充实提升自己。

他的彻底变好改变,自然也会被党中央看到。

1951年,解放军军事学院成立,院长刘伯承需要新增讲师,给学生进行授课。

廖耀湘没想到,自己会被邀请,有些受宠若惊,忐忑答应前去授课,果然被学生明嘲暗讽。

手下败将,岂能当他们的老师?

廖耀湘有些尴尬,就在这时刘伯承站出来,引用毛主席的话说服学生:

“革命不分先后,志同道合者,就是我们的同伴。”

学生顿时服帖认可,廖耀湘深有感触,结合自身经验,绘声绘色地讲解教学。

经过这一次,他愈发佩服我党的伟大胸襟和情怀。

当进入功德林改造时,他比任何人都认真,甚至能将数万字理论知识,一字不落地背诵。

他越来越想早些出去,想去看新中国的日新月异。

可惜事与愿违,在前两次特赦名单里,并没有听到他的名字。

他没有怨天尤人,只怪表现不够好,愈发积极学习,终于在1961年,迎来第三次特赦。

遭受前两次打击,他并不抱多大希望,只想着顺其自然也好。

就在这时,法官念道:“9号,廖耀湘。”

他呆滞许久,直到多次确认无误,才终于颤抖上前接过,那梦寐以求的特赦令。

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今天,可没有想到,还有别的好事等他。

可他没有想到,当走出功德林时,竟得到周总理亲自接见,握着他的手坦诚道:

“我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你,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接受?”

廖耀湘有些惶恐,想起自身特赦战犯身份,冒昧询问周总理,到底是什么任务?

周总理笑了笑解释,原来是想让他写一段过往的经历。

关于他和蒋介石的过往,关于他自身的革命经历,以此作为给后代的学习资料。

以自身经验,为后人做鉴,我党目光果真高瞻远瞩啊!

廖耀湘满心欢喜,爽快答应接受这个任务。

自那以后,他时常坐在桌前,回忆往事点滴,想起烽火已去,眼前岁月静好,不禁思绪如潮。

他先后完成《辽西战役纪实》《蒋军新六军迂回四平街的经过》等书籍,成为考察近代战争史的重要依据。

他因出色表现,成为国家文史专员,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史财富。

直到后来,他成为第四届政协委员,得到党中央对他工作的肯定。

烽火如风逝,新时代到来。

1968年,廖耀湘病逝,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那一刻,他终于放下笔,回顾前半生抗日,想的不就是这般日子。

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对此,您有怎样感受呢,不妨关注留言评论呀。

0 阅读:69

历史滴温度

简介:从历史长河里,感受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