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93%: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任重道远(一)千顺·万顺

钱诚溢彰 2024-05-25 11:53:33

在今日经济的汹涌浪潮中,数据犹如一颗璀璨的“芯片”,其潜在价值正被逐渐点亮与挖掘。2024年一季报的公布,正式拉开了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的序幕。尽管首批披露的25家上市公司“数据资源”总额高达15.34亿元,但经过细致的调整与修正,实际“入表”的数据资产仅为1.03亿元。这一数字虽小,却犹如星火燎原,预示着数据资产化进程已迈出坚实的步伐,预示着未来数据要素市场将迎来更为壮阔的天地。

一、开篇简述

在2024年一季报的画卷中,首批将数据资源纳入财报的上市公司崭露头角。这25家公司共披露了高达15.34亿元的数据资源价值,分别计入了存货、无形资产和研发支出等科目。然而,其中7家公司随后发布了更正报告,对原先的数据资源进行了删减或调整,涉及金额高达14.31亿元,误差93.29%。这一显著调整不仅展示了数据资产化进程中的严谨性和细致性,也体现了上市公司对数据资源价值的持续探索和精确计量的努力。不过,笔者认为,这一差错幅度之大,也显示了数据资产“入表”之难。

从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行业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共有9家公司涉足其中。但令人欣喜的是,钢铁、建筑装饰、机械设备等传统制造行业也涌现出对数据资产的重视。从会计科目角度看,11家公司选择将数据资源计入无形资产,8家计入存货,4家计入开发支出,另有2家公司分别将数据资源计入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

这7家发布更正报告的上市公司中,大多为制造企业,且此前均将“数据资源”计入存货。经过调整,剩余18家企业的数据资产“入表”金额定格在1.03亿元,大部分企业选择将数据资源计入无形资产或开发支出,仅有一家例外地将数据资源计入存货。

二、数据资产“入表”的划时代意义

数据资产“入表”不仅是会计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更是数字经济时代里程碑式的进步。它将数据资源正式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实现了数据价值的资产化,为企业提供了更为清晰、明确的数据资产管理依据。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深入挖掘和利用数据资源,推动业务创新与发展,还能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数据资产“入表”也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明确数据资源的价值和地位,建立数据资产的交易定价机制,可以促进数据资产的流通与交易,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市场的活力。这将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据共享与开放,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数据资产“入表”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然而,数据资产“入表”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数据资源的价值评估便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由于数据资源的特殊性,其价值往往难以直接量化,需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间接测算。这要求企业具备较高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准确评估数据资源的价值。

其次,数据资产“入表”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这包括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利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管。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规范数据资产的计量、转让和使用等行为。这将有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数据市场的公平竞争。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随着数据资产“入表”的推进,将催生出一批专业的数据服务业企业,如数据采集、清洗、标注、评价、资产评估等。这些企业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服务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资源。同时,随着数据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本进入这个领域,推动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数据资产“入表”的增值探索与实践

在数据资产“入表”的增值探索中,各地依托自身丰富的互联网数据资源,在数字资产管理和变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例如,浙江成功落地了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入表案例,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和合规性评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存证登记和挂牌交易。上海则发放了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为数据资产的变现提供了新的途径。深圳钱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钱诚·数字资产公共服务平台更是全国首个数字资产公共服务平台,为深刻认识数据资产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五、展望未来:数据资产化之路仍需砥砺前行

笔者认为,数据资产化之路仍然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资产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推动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开放。同时,还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研究和实践,确保数据资产的安全和合规使用。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全球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

总之,数据资产“入表”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数据资产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面对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未来,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勇于创新,共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迎接数据资产化新时代的到来!

(待续)

0 阅读:5

钱诚溢彰

简介:心顺、言顺、事顺,千顺万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