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奶行情低迷,新乳业如何持续“掘金”低温赛道?

野马财经 2024-05-29 21:04:54

笃定“鲜战略”,加码“新质生产力”。

作者 | 赵 晴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2023年,乳业行业面临需求增长放缓,原料奶阶段性过剩的压力。压力传导到2024年,部分乳企选择低价促销清库存。但新乳业(002946.SZ)不仅在2023年继续跑赢行业大盘,连续第5年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进入2024年,第一季度也依然保持营利双增。

在行业整体承压波动的背景下,新乳业靠什么逆势增长?5月21日,新乳业在2024年投资者大会上,揭秘了这一答案。

新乳业董事长席刚在讲话中着重提到两个有关“新”的关键词,其一是“新鲜”,其二是“新质生产力”。据介绍,过去十多年新乳业的成长是靠押注低温奶赛道,坚持“鲜战略”,在2023年公布的新五年战略,新乳业也选择继续聚焦低温。同时,新乳业逆势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创新和科技的投入布局,而这一部分正契合了当前对企业提出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此外,席刚还特别提到,新乳业上市后持续在每一年为股东分红,分红比例也在逐渐提高,甚至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和企业良性发展状态下,会进一步提高分红,“这是给我们股东最真实价值的体现。”

当前,乳制品行业复苏不及预期。不过,近日方正证券发布研报称,行业虽存挑战,但新乳业以“新鲜”为突破点,以新质生产优化赋能,叠加当前原奶成本红利延续,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行业整体“量价齐跌”新乳业“逆势”营利双增

过去一年,整个乳业行业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新乳业在财报中表示,根据中介机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由于需求端增长放缓,液态奶整体销量有所下降。

同时,来自乳制品原料端行业性的低迷,导致原料奶的销售价格也处于偏低的下行区间。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10个主产省原料奶销售均价为3.66元/公斤,同比下降11.2%;2023年全年均价为3.83元/公斤,同比下降7.9%。

这些压力都给到了乳企。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A股17家乳业上市公司中,净利润下滑的公司有6家,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但即便如此,新乳业依然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据财报显示,2023年,新乳业实现营业收入109.87亿元,同比增长9.8%;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19.3%;归母扣非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57.9%。此外,新乳业销售净利率4%,同比增加0.37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57亿元,同比增长50.6%。

新乳业于2019年登陆深交所上市,2023年已经是新乳业上市以来连续第5年保持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新乳业也继续稳固了百亿阵营地位,据Wind数据显示,A股17家乳业上市公司中,2023年“营收百亿阵营”中仅有4家。

2023年,新乳业的区域经销商整体实现增长,净增长148个,同比增加4.54%。此外,电商渠道,主营收入实现同比增长20.51%。

去年,面对行业波动,各大乳企持续通过与养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提升上下游一体化水平。而新建牧场的逐步投产,养殖水平不断进步,都对单产提升至关重要。

新乳业原料奶主要来自自有牧场、合作大型奶源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合作社。据新乳业介绍,公司与现有主要合作牧场的合作时间长、供应关系稳定,有效地保证了公司的原料奶供应。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新乳业全国范围内总共拥有12个规模化与标准化牧场,自有牧场奶牛存栏4.83万头,成母牛平均单产同比增加0.10吨/头年,乳脂、蛋白等原奶指标稳定保持在较好水平。

进入2024年,乳业行业复苏不及预期。但新乳业在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14亿元,同比增加3.66%;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加46.9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增加33.75%。

据Wind数据显示,A股17家乳业上市公司中,2024年一季度,新乳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净利润增速都位居前五。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一季度营收增速位居第一。

席刚表示,“重要的是保持好战略定力,在行业低谷时比同行表现更好。”新乳业判断,这波原料奶下行周期会相对较长,希望通过政策引导加快下游消费复苏。

加码“新质生产力”新品收入连续三年“双位数占比”

新乳业副总裁张帅提到,在过去几年,新乳业在科技和创新上做了很多的投入和布局,也已享受到了红利,未来五年还会继续加强科技投入。

新乳业把科技创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新包装、新技术、新设备等在内的生物科技,着力推动包装绿色发展,通过控糖技术、菌种开发应用、乳糖不耐受应对策略等重点课题研究,提升产品创新的科技价值;另一类是包括AI应用转换、智能化与自动化改造在内的数字科技,通过数字化升级进行供应链创新和效率提升。

张帅介绍,新乳业将着力“活性物质保留”研究,加大设备柔性定制与国产替代力度,致力成为中国乳品鲜活营养研究的领导者;着力控酸、控稳、控甜的生物工程定向调控,塑造健康美味的“真零”酸奶。

在被誉为乳业“芯片”的益生菌科技领域,张帅表示,新乳业将打通已有2000多菌株的菌种库、省重实验室支撑的科研平台以及产业链全链路建设核心知识产权保护的产业转化平台,铸造生物“芯片”创新护城河。

值得一提的是,新乳业还建立了“科技研究院+分子力量”的科技双轮驱动的模式创新——科技研究院负责生物发酵、酶工程、精准营养等基础科研、应用研发、创新与法规研究;新成立的分子力量公司主要负责具体科研服务、成果转化、品类开拓与创新孵化,形成科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平台的有机结合。

张帅强调,“科技研究院+分子力量”的创新点,在科技研发的同时孵化产业,依托于科技研究院用企业化的方法将科技转化为实际的商品,所以不光对内服务研发,还对外提供市场化科研服务、科技市场转化、品类创新,“这个模式是整个新乳业区别于其他同行创新的地方”。

数据显示,在“科技研究院+分子力量”的科技双轮驱动下,有效助力了新乳业推出差异化新品。

据财报显示,2023年,新乳业“24小时鲜活有机乳”上市,作为全国首款只卖当天的有机鲜牛乳,以“真新鲜、真活性、真溯源”三真区别于常温有机乳,打强“24小时”品类高端化,“24小时”高端系列产品同比增速近40%;“今日鲜奶铺”高钙升级“浓”牛乳,同比翻番;“活润晶球”产品完成 1000+倍迭代升级;特色产品气泡酸奶“乐汽”上新水蜜桃及可乐两个口味。

2023年新乳业的新品收入占比12%,连续三年占比保持双位数。

此外,供应链方面,以数字工厂、PMC 精益化管理与优化、奶源数字化为主,满足低温奶柔性生产需要,提升运营效率,完善了奶源管理的体系范围。

营销数字化方面,推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转型,“鲜活 go”对业务的支撑力度明显提升,2023年全域数字化用户数突破1900万人,同比增长近50%,全年周期购用户复购率和留存率显著提升。

方正证券认为,聚焦新质生产,新乳业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到终端服务的优化升级,建立起具有相对优势的护城河,实现在行业增长承压下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鲜战略”增长模式转向内生为主

“十多年来,市场环境每一年甚至每一天都有变化,公司也在不断成长,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新乳业坚定不变的,就是'新鲜'。”席刚在此次投资者大会上表示,“我们基于新鲜为用户创造价值一直没有改变。”

过去十几年,低温鲜奶品类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乳企开始重视这一品类,将其作为提升净利率的重要手段。2010年,席刚提出“鲜战略”,自此公司以低温业务为核心;2021年,公司发布“鲜立方”战略,明确继续做强“新鲜”,从品类、渠道、品牌、用户等几个方面推进“立体化”

2023年,新乳业推出2023-2027年战略规划,立下“做大做强核心业务,五年实现净利率倍增”的目标,其中依旧明确“做强低温”。

新乳业在低温鲜奶领域已深耕14年,成为低温鲜奶领域龙头企业。席刚表示:“我们一直坚持‘鲜’战略,保持这一相对竞争优势,需要我们团队不断努力,挑战自我。”

据东方证券研报显示,伴随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常温向低温升级趋势不变。经测算,我国低温鲜奶销量占乳制品总销量比重逐年提升,从2016年5%提升至2022年8%。预计常温向低温升级为长期消费趋势,消费升级的速度取决于居民购买力和收入预期。

此外,新乳业新五年战略还提到,内生为主、并购为辅的战略实现路径。

2022年及以前,新乳业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快速实现市场规模扩张,形成西南、华东、华北,以及西北、东南等区域市场布局,并完善了上下游产业链布局。

如今,确立内生增长后,新乳业将专注核心区域和核心市场。产品端做强“24小时”鲜牛乳、渠道端发展D2C,做强核心业务。根据公司战略规划,未来五年“24小时”系列为代表的高品质鲜奶年复合平均增长率不低于20%;将D2C业务作为渠道增长的第一引擎,推动2027年D2C业务规模占比达到30%。

同时,公司将加强各区域市场的深度和密度,以特色品牌进行区域扩张,提升各区域市场的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市场拓展由点向面,京津冀、华东、华南三大核心市场共同驱动成长。

新乳业内生性增长趋势,从前述包括新品增长在内的各项增长数据,便可见一斑。

你最喜欢的乳业品类是什么?你有尝试过新乳业的产品吗?欢迎留言评论。

0 阅读:35

野马财经

简介:关注金融创新的财经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