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吧!站着,也能把血压降了

安绿色养护说说 2024-06-10 10:29:48

非得要运动才能降血压!

躺平就不能降血压了?

不想累着,躺平,吃药降血压,是绝大多数朋友的选择,当然可以降血压,速度快还不受罪。统计数据也证实,风险下降效果挺明显。

那,站着也把血压降了,有必要吗?

最近和一位心内科医生朋友交流:现在药物降血压的方案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高血压,是人体血液循环的一种代偿效应,说明人体器官需要这样的血压。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私自用药,血压降得过低也会有风险。

在血管末端供血位置就可能存在问题,例如一种“分水岭”式脑梗,就是因为血管末端供血不足,两边大血管都不管,中间失压,最终导致出事。

所以,朋友们,确诊高血压后,千万不要自己瞎折腾,乱吃药,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对症施策。

基于上述原因,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对药物降压后的合理血压,用词是非常慎重的,需要大家严格遵医嘱。

欧洲版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就更激进一些,它明确定义了药物控压后的合理区间,认为控压后收缩压不宜低于120,收缩压在120-130之间,相对风险最小。

躺平式降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哦!

如果你认为自己胡乱去药店抓些药就能控住血压,那是在玩命!正确的方法是定期看医生,合理施策,最终才能有效降低风险。

躺平不得!

既然躺平式降压,并非真正的躺平。那参加运动,站着也把血压降了,感觉也没那么难了。

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出收缩压低于160时,可以先改善生活方式三个月。这一条也是运动降血压的理论基础。几十年的经验总结。

疑问:我血压160,去运动是不是有风险啊?

那当然有风险,人家血压130的,运动风险比你这160的肯定小多了。

这个问题要自己权衡利弊:

是躺着做俎上肉,还是站着逆生长一把?

风险和收益正相关。你只有自己做决定。

当然,本文将提供一些信息,让大家心中有数。

1.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高血压判据是以收缩压160为界。

2.ACSM建议,运动中应控制动态收缩压低于220,则运动中风险相对可控。

3.欧洲、日本的指南,都建议血压低于160时,宜优先尝试改善生活方式降压。

提醒:有些砖家用美国版指南中对高血压标准说事,美国版指南对高血压的认定标准是收缩压大于130。判据最严格,收缩压高于130是不是就不能运动了?但事实上,中国、欧洲、日本等的人均预期寿命都远高于美国。美国那一套不见得好用。

数据都摆出来了,运动降血压还是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的。

当然了,自己是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以上数据都是基于统计信息,无法保证绝对安全。

只是想说明一个事实:躺平式降压,不一定安全;站着运动降压,风险也不一定大。

以近期我给两位退休老哥的运动降压案例为参考:

案例1:60岁,身体健壮,有运动习惯,收缩压150。

评估:有健身习惯就意味着心肺功能正常,运动相对安全。

建议:直接参加中等强度有氧跑。这是降压成功率最高的运动,少废话,直接跑。

效果不错。

案例2:60岁,白领退休,宅族,收缩压160。

评估:宅族是猝死高发群体,收缩压又达到了运动降压临界值,不宜直接参加过大强度运动。

建议:先去三甲认真检查一遍,吃药先把收缩压控在120-130之间。再参加健步走之类的低强度运动。不宜直接跑步,等到按时吃药后血压老是低于120,再慢慢增加运动强度。

效果一般,但血压确实在下降。

运动控血压3个月,只要血压下降超过5,就说明值得。

站着也把血压降下来,一个字:爽!

0 阅读:0

安绿色养护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