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喜欢讨论《周易》之道,从《周易》中他悟出一个大智慧

正梧说历史 2023-09-22 14:31:05

毛泽东早年在私塾里读“六年孔夫子”的时候,自然熟读了作为儒家“群经之首”中华民族智慧之源的《周易》。

史料表明,青年毛泽东对《周易》仍然抱有强烈的探究兴趣。

据沈宜甲先生《我所知道的早期之蔡和森》一文中记载:

1918年,新民学会派毛泽东与蔡和森上北京联系赴法勤工俭学事宜,他们都有机会广泛接触潮水般涌进中国的各种新思潮。沈宜甲当时在蠡县布里村留法预备班任教,蔡和森经常满怀激情同他谈论十月革命,而毛泽东同他谈话的主题则是孔子的《周易》之道。

毛泽东的哲学著述和讲话表明,《周易》所揭示的“一分为二”及矛盾转化的朴素辩证法,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源远流长,其源头就包含在博大精深的《周易》之中。

《周易》是一部占卜书。它通过宗教神秘主义的形式提出了“阴阳八卦说”,从中阐发朴素辩证思想。“阴阳八卦说”,是在人们经常接触到的自然现象中,选取了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种物质作为“八卦”。

这“八卦”中,分为四对彼此对立的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如天与地、火与水、雷与风、山与泽等,其中最根本的是天与地的对立,即乾卦与坤卦的对立,从卦象上看则为阴和阳的对立。它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斗争和转化,是世界上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其中包含了“一分为二”和矛盾转化的思想。

在“一分为二”的思想因素方面,它表现了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如:

吉与凶的对立统一:由于这是一部占卜的巫书,吉凶这对矛盾几乎贯穿于全书。

乾与坤的对立统一:乾与坤的对立统一即天与地的对立统一,从卦象上来看,则为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从含义上来看,乾是刚健进取,坤为柔弱顺从,二者也是对立统一的。

泰与否的对立统一:“泰”是通泰即开通的意思,“否”是闭塞的意思,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谦与豫的对立统一:即谦逊和骄傲的对立统一。

损与益的对立统一:即减少和增加的对立统一。

这类“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在《周易》的卦辞和爻辞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在矛盾转化的思想方面,如:“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认为平地和山坡、去往和复来都是相互转化的。《周易 》不仅列举了若干对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范畴,来说明任何事物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最突出的是《乾》卦的卦辞。

“潜龙勿用”,是说龙处于潜伏状态还不起什么作用,这时事物的发展还处于隐蔽的阶段。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说龙已摆脱潜伏状态,出现在地面上而初露头角。这时事物的发展已由隐到显了。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预示已处于大发展的前夕,一定要谨慎对待,绝不能掉以轻心。

“或跃在渊,无咎”,龙已跃进了深水之中,龙一得水就具有了腾飞的客观良好条件,这预示着事物有了大发展的可能。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巨龙已从深渊里往上腾飞,冲向了九天,这时事物不仅得到极为迅速的发展,而且进到了它的最高阶段。

“亢龙有悔”,龙由天上跌入泥潭之中,陷入了困境。这说明事物的发展到了顶点,走向它的反面,由胜利转化为不顺利。

在《周易》的《乾》卦里,以巨龙出现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切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不仅说明了事物发展由隐到显,由慢到快的变化过程,尤其说明了“物极必反”、一切事物发展无不向自己对立面转化了去的辩证法道理。

由于有《易周》的良好开端,几千年来,在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一分为二”及矛盾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比较丰富的。特别是宋明以来,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均注目于“一两观”的探讨,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实践的丰富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周易》中朴素辩证法思想进行了彻底改造,对唯物辩证法核心的矛盾规律作了科学表述。

毛泽东在1937年8月所写的《矛盾论》中说:

“我们中国人常说:‘相反相成’。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这句话是辩证法的,是违反形而上学的。”

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说:

“按照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面是斗争的,又是统一的,是互相排斥的,又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

毛泽东在1963年12月起草的党内指示《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中,在阐述到同辩证法的核心矛盾规律相对立的形而上学的主要特点时说:

“所谓形而上学,就是否认事物的对立统一、对立斗争(两分法)、矛盾着对立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走向它们的反面,这样一个真理。”

这些话表明,毛泽东是用“一分为二”及矛盾转化来表述矛盾规律的。

毛泽东用“一分为二”及矛盾转化来表述对立统一规律时,批判地汲取了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矛盾观和“一两观”。他在谈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时,就是与从古代就已形成的“两点论”和“一点论”联系起来考察的。

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说:“一点论是从古以来就有的,两点论也是从古以来就有的。这就是形而上学跟辩证法。”

接着,他引用《周易》中的成句说:“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

27 阅读:3286
评论列表
  • 2023-10-02 12:02

    中医的中学也是周而易之,后有子午流注

正梧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