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华国锋秘密询问吴德:你在卫戍区的搭档是否可靠,吴作何回答

百年小人物 2024-06-13 13:55:54

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叶剑英、华国锋等人雷厉风行,将党从危难中拯救了出来,共和国也由此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动用中央警卫团的力量外,北京卫戍区的部队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时,中央警卫团受汪东兴的领导,华国锋自然不担心其忠诚度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但对于北京卫戍区的情况,华国锋曾秘密召见北京卫戍区的政委吴德谈话。

叶剑英元帅曾对华国锋表示:坦克六师驻扎在北京郊区昌平,这个坦克师的动向要特别关注,以免其影响到中央的行动。

得知这一情况后,华国锋立即询问了吴德的态度,谨慎的吴德沉默片刻后,说道:“关于这一点,在我跟司令员吴忠沟通过后,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答案。”

华国锋点点头,接着又追问他说:“你觉得你在卫戍区的搭档吴忠如何?他靠得住吗?”

吴德毫不犹豫地说道:“他一定靠得住,没有问题。”

虽然华国锋跟吴忠将军接触不多,但他知道毛主席生前就很信任这位将军。他再次向吴德询问相关问题,也是因为此事事关重大,参与的人必须保证绝对可靠,所以他才会反复求证。

实际上,叶剑英元帅在几天前还委托海军政委苏振华,同吴忠进行过沟通。吴振华是吴忠的老首长,两人在战争年代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苏振华对这位老部下也是十分信任的。

当吴忠从苏振华口中得知叶帅对北京卫戍区的情况有些不放心后,他果断立下誓言:“首长,北京卫戍区完全服从叶帅和华国锋的命令,至于其他人,绝对调不走一兵一卒。”

苏振华将吴忠的态度转告叶帅后,叶帅重重地点了点头,对即将到来的风暴充满了信心。

吴德在告别华国锋告别后,便直奔吴忠将军家中。两人见面后,吴德压低声音,严肃地问道:“吴司令员,如果昌平方面出现了意外,我们是否已经有了应对措施。”

吴忠听后,紧紧皱着眉,低头沉思片刻后,郑重回答道:“还有一个坦克团。我会时刻关注昌平那边的动静,一旦有情况,立马行动。”

跟吴忠确定完方案后,吴德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离开前,两位搭档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眼神坚定,一切尽在不言中。

吴德很快便向华国锋汇报了这一情况,华国锋听后心里也有了底。

于是,在制定具体行动方案时,华国锋胸有成竹地表示:“北京市这边,吴德同志会根据部署,只待一声令下便会行动。”

就这样,在北京卫戍区和中央警卫团的内外密切配合下,这次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行动万无一失,取得了重要胜利。

毛主席曾称赞“吴德有德”、“吴忠有忠”,可见,他们二人的党性原则、政治素养是深受毛主席信赖的。

1968年4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吴忠调任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承担起了保卫北京地区的安全工作。两年后,吴忠便升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在这一特殊时期,吴忠奉命负责北京的安全,足见毛主席等领导对他是十分信任的。

这一时期,因工作需要,吴忠与周总理的交往也变得密切起来。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吴忠克服重重障碍和压力,有力保障了北京卫戍区的稳定和北京地区的安全。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在北京病逝。听闻噩耗,吴忠悲痛不已。在北京卫戍区工作期间,他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很多工作,也对周总理更加敬佩和爱戴。尤其在复杂的形势下,他更是将周总理视为自己的主心骨。

周总理逝世后,广大人民群众自发来到天安门广场举行悼念活动,然而,吴忠却在这时接到了“卫戍区出动人员进行劝阻”的命令。对此,吴忠表示“这样的命令,无法执行”。最终,他只下令部队维持秩序,不干涉人民群众的悼念活动。

不久后,吴忠被命令调集卫戍区部队,同首都民兵在天安门广场清场。一向严格执行命令的吴忠,这一次一直拖了两个半小时才忍痛执行命令。

后来,在回忆起这次事件时,杨俊生曾评价吴忠说:

“对于上级交代的任务,吴忠从来都是不讲价钱的,不打折扣的。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他对上级的指示采取了拖延的态度。……在这次事件中,吴忠同志有头脑,有主见。”

吴忠的赤胆忠心在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又一次得到了证明。

1977年9月,吴忠出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当时,越南不断蚕食我国边境,对我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军委决定进行自卫反击。

1978年底,许世友主持召开军区作战会议,会上,吴忠主动请缨,要求到最前线指挥作战。

不久,吴忠便来到了边境线上勘察地形,搜集情报。经过多次作战会议讨论,最终组建了强大的装甲突击集团,并确定了主要的突击方向。

说到指挥装甲部队作战,吴忠自然当仁不让。

33岁时,吴忠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机械化师师长。这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个机械化师,全师配备有苏式武器装备。

为了让这支新成立的机械化师尽快形成战斗力,吴忠一上任,便抓起了文化学习、干部培训和战术训练这三大重点。

吴忠以身作则,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两年后,他已经掌握了俄语,学完了初高中的全部课程,有了师长作则,其他战士们也一个个斗志昂扬,机械化师经常灯火通明,战士们都在努力学习。

攻下文化关之后,吴忠又投入到了实际操作中,为了尽快掌握新装备,他更是废寝忘食,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学会了驾驶坦克和射击。

此后,只要部队有了新的装备,吴忠总要率先摆弄一番,直到搞清楚它为止。担任第一机械师师长的这段经历使得他在日后的实战中有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也正是考虑到他对机械化兵团作战有经验,广州军区才最终决定了让他指挥装甲突击集团作战。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中央军委于1979年1月20日下达了免去吴忠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命令,这让吴忠陷入了苦闷之中。

吴忠曾在过去几年间担任北京卫戍区的司令员,在中央的这次清查行动中,他自然也在调查范围之内,这也是正常的工作流程。

不过,由于当时吴忠率领的南集团部队即将奔赴战场,临阵换将,这是兵家大忌。思来想去,许世友将中央的免职命令暂时扣了下来。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吴忠及部队战士们也听说了这一消息。

这些天,吴忠夜以继日地工作,白天前往一线,研究作战方案,晚上则整理资料,直到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时,他才开始思索着自己的去留。虽然处境尴尬,但吴忠还是选择了留下来指挥部队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吴忠立即回到北京,接受了有关部门长达八年的审查,八年间,吴忠有问必答,实事求是,没有任何怨言。最终,吴忠终于等来了自己无罪的结论。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1990年2月26日,吴忠在海南病逝,享年69岁。这位开国少将就这样走完了自己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参考资料:党史博览2017年12期、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 阅读:194

百年小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