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现两只“纯种”中国大鲵,在我国因“放生”而处境吊诡

说蓝星 2024-03-07 07:45:32

《山海经》载: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中学课本中的中国大鲵,它大概是最早出现在80后眼中的保护动物,和大熊猫一起停留在一代人的记忆中。只是,中国大鲵的保护却走上了和大熊猫完全不同的道路,称得上喜忧参半。这也是为什么当它作为入侵物种出现在日本时,依然被日本动物专家称为“了不起”的发现。

日本《读卖新闻》2月底报道,京都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基因分析发现,一度被认为“濒临灭绝”的野生中国大鲵,竟出现在日本的水族馆里,而且还是两只“纯种”的中国大鲵。这个发现让很多日本的生态专家非常振奋,广岛大学的清水教授则认为:“发现一种被认为灭绝的物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能人工完成繁殖,这将是对一个物种的拯救。”

中国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属于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的类群。大鲵的存在比恐龙都悠久,却始终没有多少变化,被视为“水中的活化石”。最大体长可达到1.8米,寿命可达60岁。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大鲵作为食材被引入日本。而到达日本之前,大鲵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已混迹了千年。其身有特殊的山椒味道,故被俗称为“大山椒鱼”。长期以来,中日都有酷爱吃鲵的稳定食客,时至今日依然如此,这也是为什么会在日本的水族馆发现“纯种”中国大鲵。

1988年,因为种群数量下降了80%以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将大鲵的濒危等级评定为极危。中国大鲵得以从餐桌美食,变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鱼生发生改变,本来是好事,只是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不到四十年它就又从保护动物重回餐桌。

而这次回归餐桌,这让中国大鲵的处境更加吊诡。

因为本来是濒危物种的中国大鲵,愣是被国人给当成经济鱼类养活了,还频繁登上了央视《致富经》。但是,数量有几十万只的中国大鲵,却依然难改其极危的尴尬处境。因为野生的中国大鲵,几乎更少了。人工养殖的大鲵根本不是“纯种”,为野生环境带去的,是一次不知后果的大乱炖:未知的疾病、混乱的基因、掠夺野生大鲵的生存空间。

关于大鲵,曾有这样的描述:找到一只野生的日本大鲵平均需要1.2小时,美洲大鲵则需要2.2小时,然而找到一只野生的中国大鲵要花上4个月,足见如今中国野生大鲵之珍贵。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出现在日本水族馆的中国大鲵。

中国大鲵

中国大鲵隶属于隐鳃鲵科,现存最古老的化石,可追溯到一亿六千万年前。

在19世纪之前,中国大鲵一直被视为一种鱼类,因鸣似小孩啼哭而得名“娃娃鱼”,在典籍中还有“啼鱼”、“狗鱼”、“脚鱼”等别称。但实际上它和青蛙、蝾螈一样都是两栖动物,还是现存最大最珍贵的两栖动物。虽然刚出生时才几厘米长,但长大后能达到1米以上,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个体为1.8米,重达百斤。

中国大鲵的头大而宽,躯干扁平,四肢粗短,尾如蒲扇,长相非常符合两栖动物一贯的画风,基本上属于越长越丑。幼鲵有着粉红色的羽状外鳃,随着长大外鳃会慢慢收起,转变成用肺呼吸。所以,大鲵在水中需要换气,基本上半小时就得换一次。不过,皮肤是大鲵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当水中含氧量较高时,大鲵则可以长时间伏于水底。

中国大鲵是肉食动物,在宽阔水缓、砾石较多的小溪中栖息,常以鱼、虾、蟹、蛙等为食,偶尔也会捕食水蛇、鼠类。不过,大鲵很少在白天捕食,基本都是夜出晨归。大鲵的视力不好,主要通过嗅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信息,它们的皮肤可以感知水中的震动,其捕猎方式也很原始,多数是守在滩口乱石之间,于猎物经过时突然张嘴毙敌。

别看大鲵黏黏糊糊的,但咬肌却非常发达,牙齿又尖又密,杀伤力惊人。但它们的牙齿不能咀嚼,只能囫囵吞下后慢慢消化。大鲵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耐饥力很强,只要饲养在清洁凉爽的水中,甚至一年以上不喂食也不致饿死。而在自然环境中,传说它们能两三年不进食,寿命也能长达到60年之久。大鲵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利用自己发达的腺体,分泌大量黏液让天敌望而怯步。

中国大鲵曾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范围之广,甚至直追四大家鱼,除西藏、内蒙古、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而造成其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还是栖息环境的恶化。大鲵喜阴畏热,白天多栖于洞中,它们的性腺只有在黑暗下才能发育,强光不仅会让其停止生长,严重还会死亡。

时至今日,大鲵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依然属于极危。野外数量罕见,人工数量可观,这就非常矛盾。但中国大鲵的处境就是这么诡异,都快保护成“家畜”了,但依然难改其即将消亡的处境。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大鲵曲折的保护过程。

诡异的处境

为了挽救中国大鲵,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采用驯养繁殖和保护并举的策略,建立了大量的大鲵保护区,其中国家级的保护区有两个,分别是1995年建立的湖南省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和2001年建立的陕西省太白县大鲵自然保护区。

1998年是中国大鲵保护区兴建高峰期,各省分别建立了大量的省级保护区。所以,即便当时大鲵的黑市交易猖獗,野外仍可偶见大鲵幼苗。大鲵的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真正危险反而是来自污染和驯养。

我们先说驯养,挽救中国大鲵一直采用驯养和保护并举的办法。在保护取得成效的同时,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也一日千里。为了补充野生群体,我们还将人工养殖的群体再放回野生环境中。这个行为以今天的视角看,不仅没有起到反向补充的作用,还让野生大鲵遭遇的灭顶之灾。与此同时,化肥和农药使用导致水体大量污染,而中国大鲵的皮肤非常敏感,直接影响大鲵生存和繁殖。

那么,放生大鲵的行为,为何会起到反作用呢?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我们对大鲵的认识不够深刻,由于大鲵是两栖动物且各地外观几乎一致,大家自然把中国的大鲵都当做同一物种保护。但实际上,大鲵不善迁移,分布虽然广泛但严重趋于片段化和岛屿化,想要做跨地区的基因交流几乎不可能,早已形成了独特的的种群遗传特征。

以目前的数据判断,中国大鲵的种群至少包含了5个独立的演化支系:中国大鲵,祁门大鲵,华南大鲵,江西大鲵等 。但当时的保护并没有能深入到基因层次,养殖的大鲵也根本不是“纯种”,而之后放生自然也是“大乱炖”的放生,这带来完全无法预知的后果。未知的疾病、混乱的基因、掠夺野生大鲵的生存空间的杂交大鲵,还有农药和化肥的水污染。

其结果就是,养殖场里的大鲵并没有因为基因大混乱而变得难吃,甚至品质还有所提升。但自然环境下的中国大鲵,却变得越发的罕见。而保护起来也更加困难,因为杂交的大鲵掠夺了原本“纯种”大鲵的生存空间,甚至连基因都给“污染”了。保护“纯种”中国大鲵的困难程度也指数倍的提升。

新的保护思路

由于中日都有吃大鲵的群体存在,所以中国大鲵很早就作为食材被引入日本。

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我们拥有了完备的肉用大鲵繁育技术,人工大鲵已经完全填补了野生大鲵的市场需求。在全国也建立了大鲵的自然保护区,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行动,几乎让所有人都知道,野生大鲵吃了动了是要踩缝纫机的。唯独剩下杂交大鲵的这一问题,所以如何保护中国大鲵,成败就真的只是解决这一个问题了。

最坏的结局就是,“中国大鲵”的四个品种或将不复存在,只剩下被叫做“中国大鲵”的一群杂交大鲵。也正是处于这个原因,IUCN给予中国大鲵和华南大鲵依旧是“极危”,祁门大鲵和江西大鲵则为“未知”。

那么,解决杂交大鲵的根本问题,在于找到“火种”。只要能找到纯种的大鲵并加以繁殖,自然能让其发展壮大。从这个角度讲,日本这次发现的“纯种”中国大鲵,还真的非常有价值。同时也给我们保护中国大鲵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大鲵的寿命相当悠长,而我们是近几十年才开始大规模繁育。也就是说,杂交大鲵都还能年轻,只要找到几种长寿的大鲵,就肯定是纯种的大鲵。而水族馆或其它作为种鲵野捕回来的个体或许还活着,它们就是拯救“中国大鲵”的星星之火。

但是,这也许真的就是最后的机会了。再过十几年,这一代大鲵也消亡殆尽后,即便是有再新的技术,再好的环境,历史也不会给“中国大鲵”第二次机会了。

结语

动物的保护之路从来都是曲折的,微小的偏差就可能带来颠覆的影响。我不敢想象一直在研究“中国大鲵”的科学家和保护人员,在发现“中国大鲵”原来有四个亚种时,内心是怎样的五味杂陈。但最后关头的发现,也给了中国四种大鲵的重新拯救的机会。希望中国大鲵的保护能取得新的突破,保护好中国的物种多样性。

创作不易,欢迎关注。

0 阅读:2

说蓝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