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欧楷!敦煌出土唐人楷书真迹,原来我们都练错了

爱美人墨图 2024-05-21 07:45:50

在书法的广阔天地里,楷书以其端庄、严谨的特质独树一帜。而提及楷书,人们往往会想到欧楷,这一在楷书领域享有“显学”般存在的书法流派。自清代以来,欧楷便备受推崇,有“无欧不点元”之说,意指学习书法的人几乎都会涉猎欧楷。从姚孟起、林则徐到黄自元,这些历史上的书法大家,无不是欧楷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当时风靡一时,影响深远。

欧楷被人写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印刷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走进现代的书法世界,会发现欧楷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田蕴章、田英章、卢中南等当代书法名家,他们的作品也大多以欧楷为根基,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欧楷作品在追求极致的结体险绝和笔画精致时,似乎走上了一条过于追求完美的道路。

田英章的“田楷”,太像印刷体了

这种极致的完美,让欧楷作品显得如同天仙般美丽,无可挑剔。然而,正是这种无可挑剔的完美,让人们在欣赏时感到了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来源于作品的工整、严谨和完美,它们仿佛是一座座高山,让人望而却步,不敢轻易亲近。这种美,美得让人敬畏,美得让人不敢轻易触碰。

田英章的田楷

以田英章为代表的书法家,他们的欧楷作品无疑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然而,正如有人批评的那样,这种美过于单调、乏味,缺乏一种质朴的美,一种人间烟火的气息。在国家级书法比赛中,田楷类的欧楷作品鲜有入展,这或许正是因为它们过于追求完美,风格单一,难以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看过《古文四十三行》,小编直叹,欧楷也食“人间烟火”呀

当我深入思考这一现象时,不禁开始怀疑:真正的欧楷就是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吗?难道欧楷只能以这种极致的完美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吗?

就在小编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时,一件敦煌出土的书法作品《古文四十三行》给了我答案。这件作品虽然并非欧阳询的真迹,但它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欧楷应该是什么样子。

《古文四十三行》全卷纵30厘米、横123厘米,是唐人书写的欧楷字。在这件作品中,字迹并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欧楷那样笔画没有一点虚尖、结体没有一点缺陷。相反,作品中清晰可见尖锋入纸的小虚尖,笔锋的调换、衄挫、转折、勾挑等纤毫毕现。这些细微之处都展现出了书写者的真实情感和自然状态。结字虽也保留了欧字的险峻,但同时也颇显稳健。这种风格凌厉、瘦硬的作品,颇有几分金石的味道,韵味高古。

这才是真正的有“人间烟火”味的欧楷呀!它让我看到了欧楷的另一种可能性——不是完美无瑕的天仙,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温度的书法流派。它让我明白,书法不仅仅是追求技巧和形式上的完美,更重要的是要表达书写者的真实情感和自然状态。

《古文四十三行》让我重新审视了欧楷这一书法流派。它让小编认识到,真正的艺术不在于追求极致的完美,而在于表达真实的情感和自然的状态。这种认识不仅适用于书法领域,也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当我们真正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

可惜的是,这件作品在出土时,就被法国人买走,现在收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

面对这件欧楷作品,你的感觉如何?是不是刷新了你的认知?

如需本作品的高清无水印电子版,请关注并私信我!

1 阅读:346
评论列表
  • 2024-05-23 09:52

    欧颜柳赵楷四家,从结体上看我认为柳体比较好的,笔画棱角分明-结构缜密,天覆地载,穿插避让,进退有序,显现出楷书的端庄与威严!

爱美人墨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