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宗室制度有多松?爵位世代相传,镇藩不治藩,人手一支兵马

梨评历史 2024-05-29 08:11:19

之前写过唐朝、宋朝和清朝的宗室爵位制度,这三个王朝的宗室管理手段算是各个王朝里不错的了,即保证了宗室能够拱卫皇室的目的,也避免了宗室力量过于庞大,威胁朝廷的统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供养的负担。

当然有好的自然有差的,最典型的就是晋朝实封了,紧随晋朝的就是元朝了,但元朝又比晋朝好一点点,毕竟他们的权力没有晋朝诸侯王那么大!

忽必烈进大都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元朝宗王们在封地里没有绝对的统治权,即镇藩不治藩,但和晋朝一样,宗王都手握一支兵马,严重威胁朝廷的统治。

成吉思汗时期:分封诸子,成为国中之国

元朝源于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国,其制度必然会受到这个影响,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成吉思汗在立国之初就定下了较为宽松的宗室封赏制度,毕竟游牧民族有分家产的习俗,成吉思汗自然也遵循。

立国之初,成吉思汗就将打下的疆土分封给自己的儿孙和兄弟们,形成了西道诸王兀鲁思与东道诸王兀鲁思,所谓“兀鲁思”,在蒙语里就是“封地”的意思。

成吉思汗去世前疆域

当时获封的包括术赤、察合台、窝阔台、阔列坚四个儿子以及铁木哥斡赤斤、拙赤合撤儿、别里古台三位兄弟以及侄子按赤台等等。

其中儿子们封在大营以西的疆土,形成西道诸王兀鲁思,兄弟侄子们则封在大营以东的疆域,形成东道诸王兀鲁思,至于拖雷,则按照幼子守灶制度,继承成吉思汗自己的营地,掌控本部。

而获封的宗王在封地内享有绝对的权力,可以自由任命官员、征税、征兵等等,领地内的百姓要既要交税给成吉思汗,又要交税给宗王,即“国赋”和“王赋”。

同时宗王还可以在封地内任命千户,形成依附关系,相当于一个国中之国,在成吉思汗生前,自然会听从成吉思汗的命令,但他死后,各个宗王开始不服号令,西边几个儿孙们最终形成了几个汗国。

当然除了儿子们,一些功臣们也会被分封,但他们的土地还是归大汗所有,他们被称之为“投下”。

很显然,这样的分封是不利于集权的,比如术赤就不按时朝觐成吉思汗,甚至到后面都不奉行大汗的诏令了。

术赤儿子拔都日后建立金帐汗国

但没办法,成吉思汗的疆域太大了,从东到西横跨万公里,光走就要走上一年,而且大部分地方还是季节性的无人区,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是无法有效统治的。

因而交给儿子兄弟们分开治理,虽然被分权了,但都会统一于黄金家族的旗帜下,是比较符合当时的统治情况的。

窝阔台时期:五户丝食邑制度,约束宗王权力

到了窝阔台时期,因为不断南下,掠夺不少汉地,对于俘虏的人口,蒙古贵族们的办法简单又粗暴,直接在控制的地方就地安置,然后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产,而且宗王们可以继续封授蒙古千户和封地,形成依附关系。

而归附蒙古的汉人世侯们也有样学样,直接导致民众不知有朝廷之尊,而知有诸侯,这明显不利于窝阔台对中原汉地的统治。

在耶律楚材的改革下,窝阔台颁布了五户丝制度,即用赋税供养朝廷和宗王们。

蒙古大军

所谓“五户丝制度”,即规定天下每两户出丝一斤,以供养朝廷,每五户出丝一斤,以供养分封在这里的宗王和贵戚,避免宗王将治下民众视为私产而掠夺。

又在原先金朝统治区设立了中州断事官,由蒙古大汗任命官员和宗王任命的官员一起参与治理中原土地,试图收回一部分治权,其目的自然是约束宗王的权力,加强集权而已。

然而耶律楚材的提议虽好,但真正执行的没几个,各个宗王依旧遵循兀鲁思分封的传统,在封地内自行任免税官和委任官员,一如成吉思汗时代一样。

忽必烈时期:削藩宗王,形成皇子出镇制度

由于分封制实在是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忽必烈称帝后不得不实行封爵制度,但忽必烈毕竟是在蒙古各个宗王的拥护下夺取汗位的,比如要保证宗王们的利益,但保证宗王利益又与皇权不断冲突。

四大汗国

因而一开始,忽必烈采取的是比较温和的方式来进行削藩,因而封爵制度仅仅是在原先分封制上进行的调整。

根据规定,元朝的封爵为八等,分为王爵、郡王爵、国公爵、郡公爵、郡侯爵、郡伯爵、县子爵、县男爵,其中皇族和蒙古贵族封王爵(宗室为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则为郡王),其余都是国公以下。

另外除了蒙古贵族爵位有食邑外,汉人国公以下爵位没有食邑,爵位仅仅是荣誉称号。

而王爵,忽必烈也将其分为六等,其登基是根据亲疏嫡庶来划分的,其王爵名号要么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名,要么就是食邑路州名等等。

元代铜鎏金兽钮印

至于王爵的地位,则根据受封印章进行区分,第一等为金印兽钮、第二等为金印螭钮、第三等为金印驼钮、第四等为金镀银印驼钮、第五等为金镀银印龟钮、第六等为银印龟钮。

同时忽必烈还改革了原先的五户丝食邑制度:

每户科丝二十二两四钱,二户计该丝二斤一十二两八钱。其二斤即系纳官正丝,由正丝、色丝各半。外将每户剩余六两四钱积至五户,满二斤数目,付本投下支用,谓之‘二五户丝’。以十分论之,纳官者七分,投下得其三焉——《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八《中堂纪事》上

而且一般亲王是不能驻守在食邑的,也不能去掌管食邑的行政内容,且宗王们不能封授蒙古千户和封地,断绝依附关系。

当然规定是规定,执行起来又是一回事,毕竟忽必烈刚继位那几年,其他各支斗争异常的激烈,忽必烈必须保证自己皇位的稳固。

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封第四子那木罕为北平王,出镇漠北,统领诸王之军,目的是防范海都等拒命的西道诸王,北平王后改为晋王,成为漠北诸王之长;

至元五年(1268年),忽必烈封第六子忽哥赤为云南王,镇守云南;

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封第七子奥鲁赤为西平王,负责镇守吐蕃地区;

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封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以镇戍河西,后改为秦王。

1294年时期的元朝疆域

这些皇子分封的宗王,都负责当地的军政,有着很高的自主性,也可以看出,元初的宗王分封,本质上还是原先的兀鲁思那一套。

而随着南宋的被攻灭,忽必烈又得到了江南之地,也将宗王制度推广到江南,但并没有分封皇子出镇江南(后分封了镇南王,封地在扬州)。

和北方的五户丝食邑制度不同,忽必烈在南方建立的是江南户钞制,即将江南的一部分土地和民户拨赐给宗王们当食邑,其中每一万户,需要上贡一百锭钞。

至元宝钞

然而元朝毕竟是一个集权式的王朝,必然和独立性较高的宗王们产生矛盾,况且各个宗王们权力时代太大了,不仅威胁到朝廷统治,内部也是纷乱不休。

比如忽哥赤被人弑杀、那木罕在前线被俘、忙哥剌的王妃居然刺杀了王相赵炳等等,可以说镇守边疆目的没达到,反而徒增各种混乱。

也因此,忽必烈意识到,给宗王们太多权力,势必会影响朝廷的统治。

但元朝毕竟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也要防着汉人,行政权可以交给地方官,但军权必须由宗王们掌握,也因此忽必烈虽然削弱了宗王们的实权,安排流官治理地方,但军权依旧交给宗王们,至于宗王的部队则需要靠朝廷派出。

因而和晋朝那样的实际分封,其实有很大的区别的,至此,元朝形成了独特的宗王出镇制度。

所谓的宗王出镇制度,即朝廷所封的宗王爵位世代相传,虽然有封地,但治权在朝廷而不在宗王手上,宗王权力集中在军事上,侧重于军事镇守。

这种方式适应了元朝集权的需要以及防范汉人以及当地叛乱的镇压需要。

当然后果就是造成日后元朝皇位频繁的政变更迭,毕竟有了军权之后,自然生起了称帝的野心,尤其是漠北的晋王。

毕竟忽必烈规定晋王为漠北诸王之长,可以节制各地部队,自然让漠北的晋王做大,而且自忽必烈之后,元朝不少帝王都是来自于镇守漠北的宗王,可见元朝皇位更迭的频繁。

宗王出镇

坏处虽然有,当然好处也有,毕竟肉总是烂在锅里,不管怎么斗争,皇位还是忽必烈后人的。

这一点,被朱元璋学去了。

朱元璋日后的分封皇子,学的就是元朝这一招,罢武将改为皇子镇守边疆,给了皇子们军权,然后治权在朝廷,就是为了防范武将擅权,即便儿子们日后会作乱,但江山总归是姓朱的。

只是没想到自己刚死,孙子就大刀阔斧的削藩,然后朱棣靖难,将塞王们内迁,走上了和朱元璋原先不一样的道路,这一点估计朱元璋是没想到的。

参考资料:

【明】宋濂:《元史.诸王表》

【明】宋濂:《元史.百官志》

【清】屠寄《蒙兀儿史记》

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2003)

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2007)

14 阅读:3919
评论列表
  • 2024-06-10 13:14

    蒙古大军已经打到莱茵河畔德法一带,而且西欧沿海在古代穷的像鬼一样,欧洲富裕地区早就被蒙古铁骑横扫,西欧也已经战败准备投降。这时突然蒙哥在四川钓鱼城病死,蒙古大军才放过西欧纷纷回去抢皇位去了! 否则西欧早完蛋了!

  • 2024-06-10 13:12

    中华民族历史是56个民族共同书写! 汉族只是中国及中华民族组成部分。不要有大汉族主义错误思想,科学换位思考,是后来中国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帮助分担养活了汉族地区过剩的人口负担才对。中国56个民族不分大小都是平等的,汉族只是中国一部分,不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人口多是现在,古代汉族人口并不多,何况汉族地盘小,历史上统一中国所有历史疆域的是元朝蒙古和满洲清朝,汉族同胞从未完全统一过中国所有历史疆域。中华民族文明不等于汉文明,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的文明,人民币上5个民族文字,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不止汉族代表,而是中国56个民族的代表。汉族古代人口并不多,解放前全国才4万万同胞,中国古代就没有少数民族一说。何况汉族地盘小,中原的主人是蚩尤等民族,而不是炎黄,黄帝本身就是半个游牧民族。是炎黄打跑了中原的蚩尤等民族才占领中原的。另外,现代汉语虽带汉语二字,其实是为了适应中国56个民族共同掌握和学习现代科技进行改革的通用文字,比如哥是胡语,兄才是汉语;床是胡语,榻才是汉语。中国民乐团很多是胡琴,普通话更是胡语汉语融合的,国粹京剧也是多民族多剧种融合的。。。历史上中华民族文化早就互相融合了,根本不止汉族一家。

  • 2024-06-10 13:08

    现在西方有个分裂中国的阴谋是,宣传辽金元特别是蒙古族不是中国人,汉族才是中国人。因为蒙古元朝西征欧洲,统治欧洲长达数百年之久,是傲慢的欧洲人的耻辱 ! 如果把元代蒙古历史与中国分开,他们在精神上就可以认为蒙古统治欧洲把欧洲人当奴隶,只是野蛮人胜利的偶然事件。 但是,元朝蒙古属于中国东方文明历史一部分时,那么,蒙古西征就变成了历史璀璨的东方文明,对欧洲西方文明的绝对碾压 ! 这对傲慢的欧洲人是奇耻大辱 ! 这就是中国东方文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 但是西方人和汉奸,就是要阴谋在精神上打压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 说蒙古元朝不是中国,中国少数民族是驱除鞑虏蛮夷的对象,不是真正中国人,从而分裂中国。这是他们的阴谋,而一些蠢汉奸也跟着被洗脑附和。另一方面,西方伪造历史,仿造中国古代编年史伪造西方历史建筑和文献,碳14追踪,欧洲古代史诗和古建筑证据都是假的,是想洗刷工业革命前东方文明碾压西方的耻辱,想在精神上压制东方中国的璀璨文明历史。

  • 2024-06-10 13:07

    蒙古及前朝的匈奴侵略统治欧洲长达数百年,也把先进的中国四大发明,和阿拉伯先进的数学、天文等等带到落后的欧洲,欧洲西洋古典音乐基础的“八音节”,就是蒙古征服欧洲带去的。蒙元时期横扫欧亚,打通世界上所有地域、民族、商业、文明、宗教等等壁垒,使得改变世界的东西方丝绸之路兴盛。落后的欧洲人才用上了茶叶、丝绸、陶瓷等来自世界第一发达国家---中国的这些高档货,中国古代科技更是让欧洲人开了眼界。蒙古人侵略统治欧洲几百年,也把世界上所有好东西带到欧洲,才给落后的欧洲带来文艺复兴的种子,诞生工业革命。人类科技靠积累,而知识积累靠记录。而中国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解决了全人类对知识的记录问题。上世纪最先进的机械打印机是美国制造的,拆开后仍与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雏形一样。人类科技是接力棒传递的,中国是古代世界第一发达国家,贡献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和横跨中欧的古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商业之旅,欧洲贡献工业革命,美国贡献好几次新产业革命,现在正重新回归世界第一的中国将再次向世界贡献量子在内的新科技产业革命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

  • 2024-06-10 13:06

    大家别上小日本当了。“崖山之后无中华”是小日本想分裂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以及想洗白侵华罪行把侵华罪行往中国古代内战上靠而编的阴谋。世界大国都是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国有古代内战在世界上都很常见。但小日本根本不是中华民族56个民族里面的。历史上中国这片土地上很早就有56个民族在此生息繁衍,互相发生内战,最后融合,中国这片土地自古就是56个民族共同的“历史舞台”。每个民族都自称我族,而中国意义的我族是指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才是中国意义的我族,中华民族才是完整中国。 而小日本从来就不是中国这片土地上,不是中华民族这个历史大舞台上的成员。右翼小日本至今对侵华罪行不认错,必受严惩,血债血偿!

  • 2024-06-10 13:04

    中国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组成完整中国。56个民族都为整个中华民族、整个中国做出了历史贡献。以蒙古族为例,若没有蒙古族,今天的很多地盘都不是中国的: 蒙古征服了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大理等等地盘,并在历史融合进程中,将这些统治的地盘并入大清版图,为中国版图向西扩张,做出了历史贡献!

  • 2024-06-10 13:08

    辽金元(蒙古)是中国历史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元朝首次将中国所有历史疆域统一成一个完整中国并实现中国版图最大化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中国56个民族不是谁融合了谁,而是像科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互相作用一样,是互相融合的。普通话是胡语和汉语融合的、国粹京剧是多民族多剧种融合的、中国民乐团很多乐器是胡琴。。。元朝的元,取自中国汉族道教《易经》大哉乾元,大元。蒙元时期蒙古大力扶持中国汉族道教,武昌长春观是成吉思汗赏赐丘处机兴建道教十大丛林而建,蒙古索永布也有道教太极图。中国的省,是蒙元时期真正推行的行省制沿用至今,蒙古人吉当普重修了都江堰造福百姓,蒙古人推行行省制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管理做出了历史贡献。。。中国56个民族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是一家人。

  • 2024-06-10 13:11

    若不是两次台风,忽必烈的蒙古大军早就灭了小日本。

  • 2024-06-09 23:58

    元史的诸王世表,简直就是垃圾中的战斗机

    秦北汉 回复:
    胡说八道!元朝首次完全统一了中国所有历史疆域功不可没!
  • 2024-06-10 13:10

    蒙古是北方游牧民族集大成者,也包括林中百姓。匈奴,鲜卑,柔然,契丹,蒙古是一脉相承的。阿尔泰,图瓦,卡尔梅克,布里亚特等等,都是蒙古部落。

  • 2024-06-10 13:10

    当初,是蒋介石签约《中苏友好条约》出卖外蒙古同胞的,台湾也是蒋介石分裂的,至今没有回归中国 ! 蒋介石才是中华民族真正历史罪人!大家搜视频《李敖谈蒙古国独立内幕:蒋介石出卖外蒙,是中华民族的罪人!》铁证如山。

  • 2024-06-10 13:05

    一些西方反华势力收买的汉奸网络水军挑拨民族矛盾,阻止外蒙古回归中国。他们还想把中国55个少数民族和边疆土地搞分裂后,只剩下中原汉族了,再挑拨你是河南的,我是湖北的,按照秦国,赵国,燕国,楚国,鲁国,魏国,,,,南蛮 东夷 北狄 西戎 来肢解汉族。总之,他们想把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肢解成欧洲一样的多个小国,这样对霸权主义国家永远够不成威胁。大家不要上当!

  • 2024-06-10 13:07

    世界大国都是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国有古代内战在世界上都很常见。 中国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汉族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子集,中华民族才是母集。 每个民族都自称我族,中国意义的我族是指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才是中国意义的我族,中华民族才是完整中国。世界大国都是多民族组成的国家,网络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分裂就去分裂美国啊!加油!

  • 2024-06-10 13:04

    汉族不等于中华民族,汉族不等于中国。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才是完整中国。连汉族古代也不是一开始就是汉族的,而是中原诸部落,南蛮部落,东夷部落,北狄部落,西戎部落,慢慢融合成汉族。其他中国少数民族也是一样的,由很多部落,慢慢融合成55个民族,加上汉族,中国一共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才是完整中国。因为,中国56个民族在历史融合中,都将各自民族的族群人口和世代生活的土地,都融合并入了中华民族,并入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才是完整中国。所以,与古代汉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我族”不同,中国概念的“我族”是指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才是“我族”,才是完整中国。

梨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