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洗碗,看似干净,其实很脏!这6个洗碗坏习惯,你家占几个?

韩胖说装修 2024-06-22 23:51:41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大家都把重心放在食物的本身上面,却忽略了平时使用碗筷等餐具。

很多致命的东西,往往藏在微不足道的细节里面。比如,一些不正确的洗碗筷习惯,稍微不注意就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今天跟大家分享6个洗碗筷的坏习惯,也就表面看着干净而已,其实很脏。具体是哪些习惯,快看看你家有没有?

一、洗完的碗碟都撂一起

很多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把洗好的碗碟撂在一起,下次要使用就直接拿。

有研究试验表明,洗好的碗碟直接撂一起储存,和洗干净放在置物架上晾干,这两种方式进行对比。

3天之后,晾在置物架的餐具,细菌总数为8000cfu/套,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而撂一起的餐具,细菌总数为560000cfu/套,比晾在置物架的餐具,高出了70倍的细菌数。

餐具撂一起之所以不提倡,是因为这样不利于干燥。如果餐具一直保持潮湿状态的话,容易滋生出细菌、病毒,自然容易“病从口入”。为了健康考虑,洗干净的碗筷要立起来,放在通风的地方沥干水分。

二、洗碗布长时间不换,甚至还“一布多用”

有研究数据表明,北京地区,每平方厘米洗碗布的细菌数为150-17.76亿个。上海地区,每平方厘米洗碗布的细菌数为62.5-8.75亿个。

相对比之下,马桶圈的细菌总数才不过3000万个。由此可见,洗碗布用久了之后,比马桶还要脏。

因此,洗碗布要定期更换,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个月。

众所周知,抹布是家里最脏的布,擦台面,擦桌椅,擦墙壁,擦灶台,擦油烟机等等。上面沾染了很多的污渍、油渍、细菌。

抹布里面隐藏着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沙门氏菌等19种病菌,可以用“细菌之王”来形容。

如果洗碗布“一布多用”,到处乱擦的话,那就和抹布没有区别。试想一下,拿着一块沾满细菌、病毒、污渍的布去洗碗,岂不是越洗越脏。

三、碗筷从来没有消毒

细菌和病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多人只关注碗筷上面有没有明显的污渍、油渍。

碗筷表面看着干净,并不大代表卫生就达标了。殊不知,幽门螺杆菌等细菌,最喜欢找上那些从来不消毒的餐具。

为了家人的饮食健康,建议要定期给家里的碗筷消毒。就算没有消毒柜也没关系,可以放进锅里面蒸煮。在开水里面煮个20分钟,就有很好的消毒效果。

四、滥用洗洁精,并不是越多越好

洗洁精是厨房最常见的清洁用品,几乎家家户户在洗碗筷的时候,都会用上洗洁精。

有些人陷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洗洁精放得越多,碗筷就洗得越干净。

殊不知,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首先,洗洁精放太多的话,可能会导致洗洁精洗不干净,造成化学物质残留。如果摄入人体内部的话,容易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并且,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这些活性剂很可能含有环境雌激素。长期过量使用的话,甚至会导致人体雌性激素合成代谢与分泌。最直观的表现:女性月经紊乱,子宫内膜增生的概率提高等等。

还有一个最直观的缺点,就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每天浪费一点点,日积月累之下,也是一笔很大的花费。

五、碗筷长时间浸泡

在这个高节奏的工作生活当中,有些人比较忙,吃完饭之后都来不及洗碗筷。丢进水池里面,放上一些水浸泡,等晚上回家一起洗。

这种行为看似无伤大雅,实际上却隐藏着很大的卫生和健康隐患。

首先,餐具上面附着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最适合在温度20℃-30℃的环境繁殖,我们把碗筷长时间泡在水里,刚好给了病菌适宜的环境、充足的时间繁殖。

除此之外,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竹木筷子。在潮湿的环境下,非常容易出现发霉的情况。一旦筷子发霉,不仅难看,最关键的是霉菌的主要成分是“黄曲霉素”,这是公认的最强致癌物质之一。

有研究数据表明,正常情况下,碗筷的细菌有1000个。然而,在水里浸泡10个小时以后,细菌总数飙升到开始的7万倍,简直就是一池子的细菌!

六、碗筷还没晾干就收起来

碗筷还没晾干,就急着收进橱柜里面,这种习惯还是很常见的。

这种行为看似避免粉尘落上面,实际上有一些比粉尘更大的危害在暗地里发生。

潮湿的碗筷,在橱柜这种不通风的环境下面,容易繁殖各种细菌、病毒,对人体的伤害更大。因此,我们一定要等到碗筷都晾干之后再收起来。

文末总结

以上6种洗碗的坏习惯,看看你家占了几个?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尽快改正过来,避免“病从口入”。

0 阅读:65

韩胖说装修

简介:每天为你分享精彩装修案例,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