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的咳嗽,教你一个中医方法,把肺中痰湿郁热都排出去,就好了

王主任知识说 2024-06-08 12:19:13

咳嗽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是身体里排邪的一个过程。

最近来门诊上就诊的咳嗽的患者,都比平时多了三四成。有些人咳嗽,没个十天半个月很难好,甚至更长时间。有些人咳嗽疯狂吐痰,有些人痰卡在喉咙里呼噜呼噜的,有些人就是干咳,痰咳不出也咽不下……

很多人反映吃了一段时间止咳药后不但没好,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

前面说的吃各种止咳药这些措施,其实是压制型思维,是把邪气往里压,不让症状爆发出来,不让邪气发出来。如果一咳嗽就止咳,咳嗽是止住了,但异物没法排出来。这就好像身体报警了,你第一时间关掉了警报声,看起来表面平静了,但问题还在。

中医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咳嗽问题?

一般来说,导致身体咳嗽的邪气,大概有这么4种:郁热,气滞,水饮,痰结。

通过症状分析,判断是哪种类型的邪气,对应方法也就有了。

第一种,郁热型咳嗽。黄帝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温病。人如果在冬天没有藏好“精”,到了春天就会得温病。所谓的温病,就是津液不足,偏热的能量状态。

比如说:如果冬天大汗淋漓伤了津液,纵欲耗伤肾精,吃过多辛辣食物伤了津液,身体就处在“津液不足”的状态里。津液不足就会产生内热,肺中缺乏津液又有内热,自然就会出现咳嗽,伴随有发烧、口干等症状。

这时候适合的组方:麻黄、炙甘草、杏仁、生石膏

第二种:气滞型咳嗽。简单说,就是身体里气机循环受到障碍,肺气降不下去,就出现了咳嗽。身体里气机循环为什么出现了障碍?原因有很多,比如吃多了,胃肠不通畅了;比如说生气了郁闷了,肝胆气机不畅等。

如果是胃肠不通的话,这时需要消食化滞,理气开胃

组方: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如果是肝胆气滞型的话,就需要疏肝健脾、祛痰止咳,把身体里的气机疏通了,肺气能往下降了,这种咳嗽就会好了。

组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生姜、甘草

第三种:水饮咳嗽。因为脾胃虚弱,或者气机闭阻,如果再感受风寒邪气,身体的运化彻底停摆,导致肺胃里水饮囤积,水饮压迫胸腔,从而导致咳嗽。这种咳嗽往往比较剧烈,躺平后咳嗽加重,这是典型的“小青龙汤症”

组方:麻黄、芍药、细辛、桂枝、干姜、半夏、五味子、甘草

第四种:痰结型咳嗽。最难治的咳嗽类型,就是这种“痰结型”,病因错综复杂。我们常说“痰”两种,无形之痰和有形之痰,无形的病理产物,慢慢就成了有形的病理产物,比如:痰、结、核、痈脓等,因为病理产物的形态不一样,中医采取的方法会不一样。

比如说化痰,最常用的方子,有“三子养亲汤”“桔梗甘草汤”之类;

如果痰很硬,可以用:鲜竹沥、鱼腥草、枇杷叶、桔梗、生半夏、生姜、薄荷油;

如果是有明显的化热,可以用:玄参 麦冬 桔梗 甘草;

如果是已经成了痈脓,可以用上:芦根 薏苡仁 冬瓜籽 桃仁;

总而言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咳嗽,

一定是有邪气堵住了身体的通道,那么,中医思维就是要把邪气清理出去,保持通道的通畅,让肺气宣发回到正常,这就是中医治咳嗽的核心思维。

我是中医耳鼻喉王主任,很多人觉得咳嗽难治,其实是没有从根本病因入手。治咳嗽要掌握病情的主次轻重,抓住主要矛盾点,给予精准的用药,病轻药轻,病重药重,否则事倍功半,耽误病情。

2 阅读:130

王主任知识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