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背刺中方?2000亿基建项目绕过中国,中国乐了:结果反转!

地史故去 2024-06-17 08:57:17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在2023年丢了一个沙特方面基建项目的大单子,这个单子要是做成了足足有2000亿人民币进账。本来沙特方面的领导人都已经跟中国方面谈好,就差签协议了,结果临门一脚被美国人截胡了,他们还找来了印度合作,2000亿人民币的大单子落到了美印两国手里。

遇到这种情况,站在中方的立场上任何人都会很气愤,外界也普遍认为沙特背刺了中方。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慢慢意识到了沙特政府的智慧,先前像是被排除在游戏以外的中国,反而看着入局的国家乐的不行,美印两国拿到这个基建单子并不是结束,后续还有反转。

沙特与中国的基建合作算起来已经有年头了,自从1987年两国建立友好关系开始,中沙之间的基建项目合作基本上就没有停止过。

仅近10年来看,中国帮助沙特完成了30多个基建项目,总价值达到了190亿美元(接近1400亿人民币),并且验收质量和建设速度都有目共睹。

在诸多成功的合作履历堆叠下,可以这么说,如果沙特要做大型基建项目,中国应该就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想想也知道,全世界再也找不出比中国的基建单位更负责、性价比更高的团队了,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驰名全球,恰恰证明了我国在基础建设和生产方面的实力。“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中国被称作“基建狂魔”自然有其原因。

但也并不是说中国有“基建狂魔”这个外号就只能干基建、只愿意干基建,而是因为中国人一直以来就重诺守信、充分具备了攻坚克难的精神,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好,而不是喜欢上赶着做脏活累活。

为了贯彻中国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诺言,中国的基建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并不是我们能做的其他国家做不到,而是有些项目只有中国愿意接,并且在同等的条件下,中国团队的表现往往更加优秀。

就比如中铁大桥局花费了整整8年时间,帮助孟加拉国建设好的帕德玛大桥,其桥梁地基地质条件松软、加固难度极高。

美国在孟加拉国招标时开出了44亿美元的价格,但其实依旧百般不愿。最后是中国接下了这个活,不仅只花费了美国人1/3的价格,在建设过程中还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原本的设计图。好在最终结果完成的很漂亮,这就是中国基建的实力。

或许很多人也注意到了,美国并不是单独承接下这个项目的,他们拉上了印度一起。因为沙特的这种大规模基建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果美国用自己本土的工人进行填补,那成本可要高上太多了。

而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再加上本身不发达与社会劳动体制发育不健全,近年来甚至出现了巨大的“劳动力无就业能力”的问题。为了延缓这一趋势,或者说解决这一趋势带来的种种问题,印度跟美国很快就顺利达成了合作。

在美国看来,他们提供技术和管理人员,印度提供廉价劳动力,两者一定能打出一次漂亮的配合,但在实操过程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首先是语言问题,印度需要大量有英语能力的尾部管理层,这样才能做好协调工作,这一点从实际上来看就很难做到,中方的基建团队则完全不用担心这种情况。

其次,印度的劳动力溢出是多方面的,并不完全局限于建筑行业,而且印度本身自己国家也需要发展建设,熟练工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不可能因为沙特的一个项目就把本国的人员全都派出去。

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劳动力溢出问题,先不说印度建筑行业的熟练工愿不愿意出国,如果大量人员离开,印度国内又会产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基建行业的严重迟滞和断层。

印度政府也很为难,他们想要解决问题,又不能得罪美国,想要彻底解决问题,还是要看美印之间最终的协商结果。

美国在这个节骨眼上抢中国的单子,就是为了跟中国进行战略对冲。中东是美国重要的战略规划地区之一,这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美国一直垂涎欲滴,他们绝对不允许中国将手伸进他们的势力范围,所以才选择了这一做法。

同时沙特也不敢得罪美国,将这个商量好的大单子让出去,也是为了平衡一下日渐紧张的国际关系。但现在美印似乎在基建项目推进上陷入了僵局,如果他们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未来接手的依然还是中国,只不过兜兜转转下闹了个笑话而已。

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 2023-05-08 《美媒:美国、沙特、阿联酋和印度拟联合打造铁路网络,联通整个中东》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5

地史故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